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崩離析

作者:大餅醬
“什麼?職役要再調整回去?”太一滿臉懵逼地看着鬆平容保。

  婚禮的儀式已經進行完畢,見鬆平容保全程心事重重,太一終於忍不住在賓客離場後出言詢問,沒想到得到了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回答。

  德川慶喜帶來了幕府最新的指令,要求鬆平容保重新擔任京都守護職,要知道職務調整剛過了兩三個月,甚至原工作的交接也纔剛剛完成。

  “幕府是在耍人玩嗎?”不論是陸軍總裁職還是京都守護職,都算是重要職役了,這翻來覆去的調換,難免讓人覺得不太嚴肅。而且會津方面已經開始有序撤離了,現今又出這麼個幺蛾子,猶如小孩子過家家一般。

  其實最初對於鬆平容保離京,官家都表達了不捨之情,甚至加賜正四位下參議的官位予以挽留。要知道德川慶喜也不過是正四位下刑部卿,而雖然位次一樣,但在律令制下,參議比所謂八高官官地位更高,可以參與太政官議事。

  在律令制下,朝廷的最高議事機構是太政官,相當於天朝內閣,其中太政大臣(太閣)、左大臣(左相)、右大臣(右相)、內大臣(內相)爲太政長官,大納言、中納言爲太政次官,共同組成“內閣會議”。

  而參議則是作爲非太政官的身份入閣議事,參與國策制定,包括刑部卿在內的八省卿是都沒有此待遇的。由於能與太政官同權議政,在島內對於參議一官,也仿唐制雅稱爲“宰相”。

  參議是實打實的官位,與“朝議參與”這種臨時性的身份有很大不同,表明官家希望會津侯能夠更進一步參與國家大事,體現出了格外的隆寵,就是傳達一個意思,官家不想讓他走。

  雖然在局勢穩定之後被“趕出”京都,多少有些引人遐想,但鬆平容保的屁股坐得還是很正的。既然幕府表明態度讓自己離京,那就斷然沒有接受官家“籠絡”的道理,委婉拒絕了此次加官,態度堅決地表示將會如期離京。

  事情都做到這個份上了,幕府一句話又不讓走了……

  “看來傳聞是真的了。”鬆平容保嘆了口氣。

  “又有內幕?”太一很好奇。

  “最近我忙於交接政務,沒怎麼參與朝廷會議,還是事後聽中川宮說起。”鬆平容保苦笑着搖了搖頭,“刑部卿在政見上與四侯起了分歧,據說場面鬧得挺僵的。”

  最初很多人認爲長州被趕走了,理應到了大家團結一心搞建設、謀發展的時候,卻是忽略了人心的複雜。在沒了外部威脅後,組織內部開始出現了分歧,而這裏面很大的責任要歸咎於德川慶喜。

  與年初開始刻意邊緣化會津藩一樣,德川慶喜似乎急於重塑幕府權威,與積極推進“公武合體”的四賢侯產生了嫌隙。

  要知道“公武合體”模式,是基於幕府、朝廷、雄藩三方合作爲前提的,而前期在肅清長州等激進派,實際上是朝廷和雄藩合力推動的。特別是在八月十八日政變中,幕府的番軍幾乎沒有承擔什麼任務,最後只是由新軍參與了對“天誅黨”叛亂的鎮壓,戰功也乏善可陳。

  幕府是保存了實力,但也導致朝廷與雄藩的聯繫更加密切,重點體現在了官家對會津侯鬆平慶永、薩摩侯島津久光信任。這裏面暫且撇開官家對“王城守護者”的倚重,在構建“公武合體”模式過程中,島津久光起到了官家和朝廷智囊的作用,在包括攘夷等核心議題上,官家重點採納了這位的意見,甚至斥責長州的敕令都是島津久光代擬的。可以說,島津久光和鬆平容保現今相當於官家的一文一武兩大顧問,起碼在官家眼中是如此的。

  作爲自小被悉心培養的職業政客,德川慶喜站在幕府的角度,自然看不得朝廷與雄藩走的如此之近,迫切的想要重新樹立權威,將雄藩從朝廷議事體系中排除出去。雖說有些操之過急,但總體思路方向並沒有錯,錯就錯在德川慶喜在實操中的格局小了。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咪咪閱讀,安裝最新版。】

  外放鬆平容保是第一步,對於這位親緣很近的表兄弟,德川慶喜實際上還是倚重的,起碼是以陸軍總裁這樣的高職將人請走。但到了削弱薩摩影響的時候,德川慶喜下了一步怪棋,直接導致剛剛建立起的穩定關係破裂。

  事情的起點是官家在參與會議上,開口詢問“攘夷”計劃。其實早先四侯與幕府方面已經商議過此事,並且達成了一致,認爲即使通過再高明的談判手段,短期內實現“破約”的可能性也不大,應當作爲長期努力方向,當下最重要的是學習西洋技藝,推動國家變革。

  因而,在會上包括島津久光、鬆平慶永等在內的衆人,都委婉的向官家表明了態度。

  官家的想法其實很簡單,自己這裏宣揚攘夷重新獲得了一定權力,最後總不能一點事情都不做吧,那樣的話如何向四民交代。但衆人態度堅決,官家在反覆沉吟後便表示,既然完全“破約”做不到,那麼適當的有些小變化總行吧,比如說關閉幾個港口什麼的。

  四侯在前期已經統一過口徑,進一步表明開港貿易的數量和地點,都是前期幕府代表反覆與外夷討價還價的結果,現今已經沒有進一步擠壓的空間了。

  官家聽後自然是失落的,不過數百年來歷任官家都沒有接受過治國的教育,既然大家都異口同聲表示不行,那也便只能從善如流,沒有什麼額外的念想了。

  此事本可以到此爲止,未曾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早先在參與會議上與四侯步調一致的德川慶喜突然插嘴了,表示幕府願意爲官家排憂解難,提出要與西洋諸國談判,推動關閉位於關東的神奈川港(橫濱)。

  德川慶喜橫插一腳,有分化朝廷和雄藩的考慮,但這一表態的站位着實有些低了,很有些在官家面前與諸藩爭寵的嫌疑,不只島津久光等四侯,中川宮朝彥親王等重臣都驚了,因爲大家都知道這個承諾根本無法完成。

  但得到德川慶喜的承諾,毫無所知的官家卻是甚爲欣慰,覺得果然還是幕府比諸藩靠譜,關鍵時候頂得上去,對德川慶喜更加信任起來。

  德川慶喜目的是達成了,但真是將島津久光等人得罪慘了。衆人心裏不禁嘀咕,感情自己費勁替幕府在官家面前擋事兒,回頭卻被幕府擺了一道,顯得好像自己等人在搪塞推諉官家一般,真是裏外不是人。

  推動“公武合體”最爲積極的島津久光最先不幹了,沒過幾天便上書辭去了“朝議參與”的職務,帶着自家藩兵回鹿兒島種田去了。

  而土佐藩作爲“公武合體”的最先發起方,山內豐信通過此事,發覺幕府可能沒有與雄藩分權的打算,失落之下也向朝廷辭官歸藩。在其帶動下,比較傾向與幕府的宇和島藩伊達宗城也心領神會,緊跟着辭去了“朝議參與”一職。

  作爲幕府政務總裁職,又剛剛接手京都守護職的鬆平慶永是撐到最後的,不過他認爲德川慶喜的做法反映出了幕府保守勢力的頑固,“公武合體”實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心生失望之下,沒過多久也辭官歸藩了。

  一時間,京都竟出現了無人可用的境地。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