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国庆联名之《少年中国說》!!
今天,《歌手》的录制大厅非常特殊。
沒有一個人在闲聊,徐哲安、姜晚风等歌手都站在一旁,和几個西装革履的人打着招呼。
在這几個人面前,徐哲安感觉格外拘谨。
原因无他,只因为面前的几位是央视那边派来的领导。
這一场的比赛实在太特殊了,是這么多场裡唯一一场规定了具体选题,而且還是這种和国庆相关的选题。
這种合作裡,甚至歌手们選擇的歌曲都得斟酌再斟酌——徐哲安也是,他的原创歌曲送审的时候,都审核了好几天。
得亏歌词正得不能再正,不然說不定歌词都得被改。
今天是9月28日,距离国庆也只有两三天了。
徐哲安清楚,這次的选题会规定在与国庆相关,大概還是因为這次的模式。
——国际赛啊!
既然刚好遇到我們国家贼盛大的节日,那当然要好好在外国友人面前展示一下了!
這一届《歌手》因为国际赛的原因,在国外也有莫大的关注度,官方自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娱乐节目的巨大流量,于是合理地借用了一番。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文化来传递一些东西,永远都是再好不過的方式了。
而徐哲安呢,对自己选的這首歌曲也很有信心。
他唯一担心的,反而是导演和节目组。
那几個童声,必须要有气势,人选可得精挑细选一下。
不然,就配不上他的這首歌!
“快到徐哲安了嗎?”某休息室,一堆领导正在交头接耳。
他们本可以不来,但为了表示对這一期选题的重视程度,還是亲自来了。
前几位歌手的舞台表演大家一一看了過去,几位领导有些皱眉。
原因无他——太单一了。
全都是翻唱老歌,也几乎沒有什么新奇改编。
而且,唱的主题也很单调,就是单纯的歌颂祖国。
选的倒是都是流行歌,甚至還有人翻唱《如愿》
很多人都以为徐哲安這一场要翻唱《如愿》来着,结果看到天后于文红翻唱了這首歌,就有些好奇徐哲安了。
一场表演不可能撞歌的,别人唱了,徐哲安自然就不会唱《如愿》了。
——所以,他不会又拿了另一首原创吧?
徐哲安总是能带来惊喜,于是大家都翘首以盼着。
连带着央视来的领导们,都开始问徐哲安什么时候出场了。
而也就是在這样的期待下,徐哲安终于作为压轴,正式出场。
舞台上,灯光亮起。
但是在大家眼前率先出现的,却并非徐哲安。
而是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小的孩子们。
他们笔直地站着,毫不怯场地看着观众席、看着舞台。
于是歌名,也终于在屏幕上亮了出来。
——《少年中国說》!
是的,徐哲安選擇的這首歌,正是這首地球上由张杰演唱、许嵩作曲的這首《少年中国說》。
而他的作词人之一,更是如雷贯耳。只因为他的名字叫
——梁启超!
徐哲安曾经說過,他在這個节目裡要向大家表达一些只属于我們国家的东西。
继火力全开的宣言過后,戏腔、国风、文物、四君子之菊等等,這些题材徐哲安都写過了。
而现在,他想写一篇散文。
一篇诞生于1900年的,在蓝星和地球都绽放過璀璨光芒的散文。
一首振奋中华,让无数人少年郎儿热血沸腾的散文!
至于主题方面,其实也非常搭。
国庆节,核心便是祖国。
而对于一個国家来說,它的核心就是那些朝气蓬勃的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用‘对少年的祝愿’来表达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愿,在今晚這個舞台上显得既新颖、又恰当。
甚至,說得再直白一点。
其他歌手唱的都是【现在】。
而徐哲安,唱的是【未来】!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在鼓点之下,孩子们的声音随着伴奏激昂传出。
而也正是在此时,灯光才正式聚焦在舞台中央,徐哲安的身影出现在大家面前。
然后,掀起轩然大波。
“梁先生的词!居然是梁先生的词!”
“哇,我看到少年中国說五個字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学生时代学的那些文字忽然就涌现脑海裡了。”
“胆子很大啊,敢改编梁先生的词。”
“你别說,這至少是目前为止所有歌裡,角度最新颖的了。”
其他歌手的选歌,几乎都是围绕着‘直接歌颂’来的。
但這首,貌似不同。
他歌颂的,也是祖国。
却不单单只是祖国。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到了正式的主歌,依旧是梁先生的散文內容。
在大气磅礴的作曲伴奏下、在徐哲安高昂激情的演唱下,少年意气在旋律之中开始肆意飞扬!
很多人看着舞台上的徐哲安,甚至都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上一场唱《清明上河图》的时候,還是個柔美细腻的徐哲安呢。
然后這一场又变了!
這种变化自如的舞台魅力,让所有看過他现场的观众都有些难以自拔。
不得不感慨,有些人仿佛天生就是为了舞台而生的。
在多变的风格下、在高质量的歌曲下,徐哲安仿佛就如歌词之中的少年一般
意气风发!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
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
敢问天地试锋芒,披荆斩棘谁能挡,
世人笑我我自强,
不负年少!】”
到了副歌部分,悦耳且朗朗上口的旋律,搭配上徐哲安雄浑高昂的唱腔,让许多人都感觉有些热血沸腾。
“卧槽,牛逼,這种属于先有词再有曲了吧!”
“太屌了,這种限制级别的命题作文,旋律竟然也能写的這么好听!”
“真不错啊,以后背不下来就可以唱這首歌了。”
“楼上在开玩笑嗎,《少年中国說》是中学最好背的一首了吧。”
弹幕在激情讨论着,在百年前激昂的文字裡,在当今人重新赋予的鲜活生命力,有些兴奋地欣赏着這首歌。
大家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徐哲安敢在這样的时候原创。
——以一篇经過百年時間洗礼的文章打底,谁敢不给過?
毫无疑问,一首非常经典的、大概要在无数学生必听曲目的歌曲,在今晚诞生了!
孩子们的童声合唱再次响起,那段【少年智则国智.】再次响彻舞台。
孩子们的声音虽然稚嫩,却铿锵有力,让人忍不住为之鼓掌与喝彩。
而歌曲的第二段,也于舞台上响起。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在梁启超将近四千字的散文裡,截取的這些段落无论是文笔還是立意,都高之又高。
但大多数人大概不知道,這些四字成语,其实也是来自《少年中国說》這篇散文。
要知道,原文可是足足3805個字啊!
许多人都只会背格式最统一的那一段.虽然這一段确实最经典。
而现在,徐哲安会和大家說——你们不知道沒关系。
徐老师小课堂,今晚再次开课。
刚好趁着這個机会,好好感悟一番!
“【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骄阳万丈光,
千难万挡我去闯,今朝唯我少年郎,
天高海阔万裡长,华夏少年意气扬,
发愤图强做栋梁,
不负年少!】”
倏忽间,歌曲已然渐渐来到了尾声。
在這最后的部分,童声、伴奏、徐哲安的歌声三者融为一体,在今晚的舞台上熊熊燃烧着光芒。
当歌声渐熄,许多人睁开眼睛,才看到屏幕上出现的最后一句话:
【這首歌,送给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少年,也送给正在崛起的少年中国!
祝愿他,永远朝气蓬勃!】
——中国少年,少年中国。
同样的四個字,换個了顺序,却已然是截然不同的表达。
歌声停止,现场一片安静。
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鸡皮疙瘩.以及身上的血液,貌似也正在沸腾。
一些刚刚高考完的准大学生,听完了這首歌,简直就是那個热血澎湃。
学生,几乎就是一個国家的新鲜血液,也是今晚這首歌最核心的主角。
于是,這些准大学生不约而同产生了一個想法:
“不行,手痒了,扶我起来,我要赶紧做他妈的几套卷子!”
“诶,等会!”
“怎么了?”
“不对劲,我好像不会写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