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五章 奋 斗(1927-1935) 第五章(7)

作者:罗斯·特裡尔
然而,却是朱和毛与发怒的蒋对峙。从1930年12月至1931年7月,他们共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他们以少胜多的战例在军事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毛采取灵活的战术,诱敌深入(把国民党军队引到他们不熟悉的山裡),以置换空间這种方法,毛掌握了時間的主动权,他看着敌人逐步分散兵力,一旦发现敌人有明显的薄弱环节时,就集中所有的兵力围歼,他称這种战术是“以十当一”。

  由于灵活的战术使得毛的军队能够利用与当地农民的鱼水关系,并使他那众多的军队能简装行动。在第一次“围剿”中,蒋介石投入十万军队对付毛的三万人;第二次,蒋把人数增至二十万,而毛的队伍還是三万;第三次“围剿”,蒋介石飞到武汉,亲自督战,指挥着三十万兵力,而毛的军队则只有蒋军的零头。

  反“围剿”的胜利是毛多年来最辉煌的一页。上万名国民党士兵最后倒向共产党一边,许多国民党军官被击毙,毛只损失很少的战士。朱毛军队缴获了大批枪支,他们在战利品中還发现了一些奇怪的机器,他们从未见過也不知怎样使用這些玩意儿,這就是无线电发报机。

  1931年夏,毛抒情至极地填了一首词,对其令人激奋的內容来說,《反第二次大“围剿”》這個题目似乎平淡了些。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裡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毛和朱有可能击退蒋介石,但要击退28個布尔什维克就是另一回事了。1931年对毛来說是喜忧参半,他把人民战争的思想付诸实施并取得了成功,但他在中央的处境却是十分不利。

  由于当时异常的环境,毛也就有了自由行动的可能。共产党总部远在上海,江西的苏维埃政权又是一种新的政权形式,它曾一度成了自由王国,在很多方面偏离了党的准则。1931年,紧张的军事气氛,更加强了它的自主性。

  所有這些,都可以从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得到印证。這是中国共产党迄时为止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共有610名代表。开幕式于1931年11月7日清晨举行,這一天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十四周年纪念日。

  28個布尔什维克给這次大会以很大的影响,但是他们不能控制大会。毛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這一脆弱的政权可望包括有华南地区多半很少的几十個苏维埃),這是毛当时的最佳头衔。他成为了一個政府的首脑,尽管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還不知道這一政府,也不知道毛泽东這個人。毛身边還有两位副主席,张国焘是其中之一,這個地主的儿子一直与毛合不来。

  在上海,王明和博古取得莫斯科同意后,决定巩固在中央的正规统治。1932年,他们开始了计划中的下一步,中共中央由上海搬到了江西,這個最富有生气地显示共产党的精神的地方。“从1931年到1934年,我在中央根本沒有发言权。”毛后来抱怨說@。

  28個布尔什维克反对毛的什么呢?還是两個老問題——军事战略問題和土地政策問題。在落后的中国,要靠枪杆子和农民保证革命的最后胜利。28個布尔什维克无论在军事思想還是土地政策方面与李立三的本本主义都沒有多大差别。

  在28個布尔什维克的眼裡,毛只不過是一名农民游击战士,他的军队已被游民思想所腐蚀。他的灵活的战略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在28個布尔什维克看来是忽视了根据地的占有。“夺取主要城市”他们叫喊,仿佛1927年和1930年的惨败沒有发生過似的。

  总之,28個布尔什维克将毛看成是《水浒传》中那样的农民反叛者,而不是一位布尔什维克式的无产阶级军队的领袖。

  在江西,毛根据人民战争的要求调整了他的土地政策。“鱼”需要“水”,沒收财产要谨慎从事,不要与中农为敌。在共产党的修道院裡长大的28個布尔什维克,伸出优雅的手轻易地抓住了把柄,毛执行的是“富农路线”。

  28個布尔什维克对中国共产党前十年的歷史似乎毫无记忆,那段時間也沒给他们留下任何创伤。另一方面,他们所說的也不是假的,他们的批评有时是有很好的理论根据的。

  毛确是把一些封建主义色彩(例如,家族政治)绘入了治理农村的蓝图。毛還不精通马克思和列宁,头脑中還残存着一些《水浒传》的思想。

  甚至在语言的使用上,毛也和28個布尔什维克展开论战。他认为简单地将“Soviet”(苏维埃)和“Bolshevik(布尔什维克)直译過来,普通农民根本就不懂它们的含义是什么,许多人都以为“苏维埃”是一個人的名字,“布尔什维克”,更是象刀叉一样不为中国人所熟悉。毛总是尽量避免使用“布尔什维克”這個词,他還找到了一個有具体意义的词来代替“苏维埃”——“工农兵代表会”。

  但是,在28個布尔什维克看来,毛這种做法恰恰证明了他对马克思主义把握得不准确。

  1933年,毛被解除了制定政策的权力(尽管他還拥有他的政府头衔)。此时,蒋介石调集了不少于四十万人的军队,开始了第四次“围剿’’,但毛已不是此次反“围剿”的负责人。

  周恩来负责這次反“围剿”,1932年8月(译按:应为10月)在宁都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他取代了毛的职务,成为红军总政委。

  在這些年中,周沒有站在毛的一边。他相信阵地战,他认为這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他觉得毛行为古怪,在宁都会议上,他俩曾言词激烈地展开過论战。@当然,周并不象毛那样强烈反对28個布尔什维克。

  红军打退了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這是中国共产党歷史上一個有争议的問題,是周在28個布尔什维克思想指导下的战术起了作用,還是毛朱留下的影响赢得了這次反“围剿”的胜利呢?但无论如何,這次反“围剿”的胜利使毛更加孤立。他的“胆怯的游击主义”也因此而被看成象自动化时代的纺车一样落后。

  1933年4月,反“围剿”胜利后举行了一次会议,它把毛的军事威望打入了地狱。毛沒有参加這次会议,他的疟疾又犯了,再一次遭受挫折而卧病在床。

  那位基督徒医生赶了来并命令毛住院四個月,但他恢复的比這要快。不久,他就责备傅连璋医生为他受用的過奢伙食。他說:“我們不要忘记现在是战争时期。”這一下轮到這位医生看起来象得了疟疾。傅回忆道:“突然,我的脸红得象只胡萝卜。”

  毛已经很长一段時間沒有写過东西,1933年,他写了几年来的第一篇文章《必须注意经济工作》,這是他第一次涉及经济問題。自从把军事指挥权丢给周恩来后,毛就象生手一样热情十足地将自己投入到基层工作的研究之中。

  他骑马巡视苏区,核算收获的粮食,组织贩盐队到国民党占领区走私必需品。他又开始聆听农民的声音了,自离开井冈山后他很少這样做。

  中央发起了扩充红军一百万的运动(1933年初還不到五十万人)。每個根据地周围都筑起了土墙,称为“铜墙铁壁”。毛指出,這样扩红会夺走农田裡的劳动力。他還认为,這些土墙会使红军陷入阵地战。毛在~篇谈群众生活問題的报告中說:“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