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十章 破碎的幻梦(1973—1975) 第二十章(6)

作者:罗斯·特裡尔
日渐激烈的意见冲突折磨着中国政界。西贡的陷落解放了越南南方人民但沒有改善中美关系。

  “我們(在越南)失败了,”基辛格1975年春悲哀地对一位中国官员說,“你们该收拾一下残局。毛泽东比他的同事更清楚基辛格指的是什么。

  “越南是一座有四個方丈的庙,”事后不久毛泽东对江青說,“任何给過它施舍或救助的人都是它的施主。

  福特来访期间,毛泽东显得精力充沛。实际上,那时他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与1972年毛泽东同尼克松的会谈相比,這次同福特110分钟的谈话內容更详细,時間更长。毛泽东不断地打着手势,說到点子上时朗声大笑,连身躯也抖动着。他似乎感觉到来访者是坐在他的书房中的最后一位美国总统。他十分振作,以最后一次证实自己的活力。

  据贝蒂?福特說,当毛泽东看见她的女儿苏姗时,他的“眼*有报道說,基辛格在他们下福的北京一家饭店的房间裡,发现一张西伯利亚的地圖。其上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是‘.统治东方”的意思。但地圖上标的是中国過去用的名字:海参成。

  1975年12月,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和国务卿基辛格应邀到中国访问。這是毛泽东会见福特和基辛格。

  “眼睛亮了起来”。

  但是,在這次最高级的会谈中双方都感到局促不安。中美两国官员以及那些看過毛泽东与福特会谈的新闻片的中国人都清楚地看出毛泽东将不久于人世了。然而,继续执行這项政策的邓小平和福特,都不是那种能够向各自的国民颁布明确命令的强权人物。

  苏联問題曾使毛泽东和尼克松在1972年走到一起,而在1975年却成了毛泽东和福特之间的障碍。在美国人看来,对中国的开放本身就是一個结局,中美在亚洲的紧张关系已度過了危机;与中国的缓和同样是与苏联的缓和。

  从毛泽东的观点看,這一策略的落实有赖实力而不是和平。

  他从中国的立场出发,认为中美应并肩反对苏联的全球霸权主义,因为遏制苏联“霸权”的工作不是中国单方面能胜任的。

  由于有一件棘手的事,這次最高级会谈失败了。福特出于本国政治的考虑不改变对台湾問題—關於正常化的主要障碍—的立场。毛泽东也不停地批评美苏缓和,并向他的客人解释說缓和“只是使克裡姆林宫受益”。悲剧在于双方這种战略上的分歧看不出有达成合作的迹象。

  毛泽东以前也曾反对過缓和,那是在50年代后期,虽然方式不同,但理由是一样的。在那些日子裡,他的朋友是苏联而不是美国。当时他认为缓和对苏联有害。到1975年,這两個超级大国置换了地位。

  不過,从民族主义和长远的观点来看,毛泽东的战略是一致的。他不想让苏联和美国相互打仗,也不想让它们联合起来对付中国。他只希望它们相处得不那么安闲自得,以腾出時間使中国强大起来,并赶上它们中的任何一個—或者是两個。

  在一系列令人痛苦的对话中,毛泽东对他的护士吴旭君說,他临死的时候不要她站在一旁,“我母亲未去世前,”他解释道,“我对她說,我不忍心看到她痛苦的表情。我要对她有個美好的印象。所以最终我在外未归。我母亲同意了。你能理解我为何不要你看到我临终么?”這护士伤心地說:“我們永远不会谈到死的問題。”可是毛泽东坚持要谈。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吃了不少鱼,”他說,“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裡喂鱼。你就对鱼說:‘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他以沉思的口吻对有关他自己的葬礼向昊旭君作了這样一個合适的评论:“今天我們這個大会是個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們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从古到今,沒有人不死。這是生物发展的法则。”毛泽东曾是一位激情青年,现在他是一位激情老人。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