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魏忠贤对张贵服气,继续努力抄家,拜
魏忠贤收住了笑容,瞅着张贵,一言不发。
他原以为這位国舅爷听到有這么多银子会兴奋,甚至会给他一张笑脸的,然后求着他多给一些银子去搞什么工业。
但魏忠贤沒想到自己抄得這么多银子沒被国舅爷看上。
“一千万两?”
而且,魏忠贤此时听到张贵這么說后,心裡還有些不服气。
他真想问问张贵,你這么厉害,干嘛不立即去抄一個我试试,要是可以,我把提督东厂的位置让给你!
魏忠贤明面上也不敢這么和张贵說话,而是笑着說道:“国舅爷的本事,自然是比咱家厉害。”
一时,二人到了天启所在暖阁。
魏忠贤先向天启禀报了抄沒骆思恭的情况。
天启听后道:“不错!”
魏忠贤看了一眼张贵道:“皇爷過奖,奴婢比国舅爷還是差点,国舅爷說他将来能为朝廷一次性抄出上千万两白银出来,奴婢觉得国舅爷是有這個本事的,虽然這個奴婢自问是办不到的。”
天启因此也看向了张贵:“魏忠贤說的是真的?”
张贵把叶向高的东林名单呈递到了天启面前:“陛下看看就知道了,這些全是叶向高自己写出来的东林官员名录,這裡面,李三才、周延儒這些被叶向高都說成是大贪官的,皆被臣要求叶向高预估了其家资,而這些哪一個不是家资上百万两?這就是臣這样說的底气所在了。”
天启看着名单,沒好气地道:“东林诸官中,竟有這么多贪官!难怪骆思恭說叶向高清廉,跟叶向高自己都說贪的官员对比一下,他的确算是清廉的。”
魏忠贤在一旁算是服气了,也才知道敢情张贵說的是真的,一個骆思恭的确算不上什么,叶向高甚至也不算什么,叶向高背后的這些东林官员才是真的富。
“皇爷,不如来個瓜蔓抄吧。”
魏忠贤甚至還主动提议起来。
天启听后点点头:“這件事,你来办,這名单上被标明了贪婪成性又无用处的一個一個的查办,一個一個的抄!”
“奴婢遵旨!”
魏忠贤回道。
张贵知道魏忠贤這下子有的忙了,可以說,因为自己让叶向高提供的這份名单,让魏忠贤的抄家大业才刚刚开始。
“朕听說,户部给你的庄田不是很好,而你還是要了,是一個叫西山的地方?”
天启這时又问起张贵别的事来。
张贵点头:“西山挺好的,臣打算就在那裡搞工业品,准确地說,是建立一個工业区,炼钢、织造都集中在那裡。”
天启听后点首:“朕可是一直等着你說的让带滚动轴承的马车成为工业品,进而大规模用于国家与百姓呢。沒钱,记得找魏忠贤要。”
“是!”
张贵回了一句。
回府补了一天觉后,张贵就开始筹划着去西山搞工业的事。
为什么在西山搞?
自然是因为张贵知道西山不适合耕种,却又富含煤矿等能源,自然更适合做工业开发,关键還离京师近。
张贵先让人去把韩珪叫了来,且道:“听闻有個叫宋应星的人,现在在吏部等着选官,你持我這封信去见他,然后带他来见我。”
說着,张贵就把案桌上的一封信递给了韩珪。
“是!”
韩珪拿着信就去了吏部。
沒多久,韩珪就带了宋应星来。
宋应星一见张贵就立刻拱手一拜:“给国舅爷问安!国舅爷学识渊博,精通自然之学,不知可否收晚生为弟子?!”
韩珪很是错愕地看着宋应星,心道:“你一個举人,怎么跟我一样,也来巴结国舅爷,要认国舅爷为师,是你儒林可以做你老师的人不够嗎?”
韩珪自然不知道宋应星属于士大夫阶层中喜歡自然科学一类的理工男,读书人中能为他老师的的确少。
大明读书人中也的确不全都是鄙视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之辈,也有像宋应星這种重视科学技术的,而因此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本叫《天工开物》的科技著作。
宋应星此时要拜师张贵,自然也是因为张贵给他的信裡展示了一些宋应星還不知道自然科学知识。
“娘的,堂堂举人也要当恩辅弟子,這不是要抢自己這個大师兄的威风嗎?”
韩珪說着就心道:“恩辅和读书人一向人不对付,肯定不会答应的。”
结果,张贵這时却道:“韩珪知道的,吾从不拒绝好学之人,你既然要认我作先生,那就作先生吧。”
“弟子這就行礼!”
宋应星說着就跪在地上行了大礼,然后两眼放光地看着张贵道:“恩辅在信中所提到坩埚炼钢和柳條炒钢的确很好,以及所谓的元素论也着实新奇,韩昌黎說,闻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恩辅在這方面明显在弟子之上,为弟子师父是弟子的荣幸!”
张贵点点头,看向了韩珪:“看看,這才是真正喜歡鲁班之学者的样子!”
韩珪尴尬地笑了笑:“是!”然后,心道:“完了,我在师父面前要失宠了。”
“你们俩应该互相认识了,现在就跟我一起去城外,招一批流民。”
說着,张贵又对被满桂派来帮他训练家丁的满桂之弟满桦吩咐道:“你带上你的家丁和我們一起去,到时候替我选一批流民青壮,为接下来组建太康伯府家丁队做准备。”
“大师兄!”
“师弟!”
“是,国舅爷!”
韩珪、宋应星、满桦三人以及满桦麾下的一队家丁便跟着张贵一起来了城外。
时值寒冬,朔风不断,雪如扯絮般下個不停。
张贵与韩珪、宋应星二人坐着一辆华盖马车。
满桦则骑马带自己的一队家丁护卫着马车。
张贵是正一品大员,按制,在他出城时,城门内外官校要疏散人群,清出道路来。
所以,张贵出来时就见城门内外大道上已站满军士,而在军士后面的雪地裡,则跪着许多女童男童,這些孩童头上插着草标,面黄肌瘦,背后站着其父母,皆是衣衫褴褛,两眼无神。
這些孩童自然不是来喊冤的,而是希冀张贵来买他们回府,好给他们自己和他们父母一口活路的。
城外這些插标卖身的更多,甚至见缝插针一般挤了几排。
无论守城军士怎么呵斥,還是有越来越多的流民携家带口地聚集過来,等着张贵這個权贵来买。
韩珪、宋应星二人作为明代人自然是司空见惯,才来到這個世界的张贵倒還有些不适应。
来到城外,穿着大氅的张贵,抱着铜手炉下了马车后,就踏着碎琼乱玉,一边走一边道:“韩珪,你派人去联系這裡的牙行,让他们带人来给我們挑。”
“哎!”
韩珪答应着就派自己的小厮们去了。
接着,张贵就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问道:“這些流民,怎么都不烧火取暖?”
“炭价太高,今天早上才涨了三成,每到這年岁,京城权贵皆会囤积煤炭、木炭居奇,进而逼沿河而生的流民用更低贱的价格卖儿鬻女,乃至逼有田者卖田都是可能的,毕竟如今這北方越来越冷。”
宋应星回道。
张贵听后道:“敢情是我何不食肉糜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