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探查 作者:昨日癫 :18恢复默认 作者:昨日癫 這次的大朝会,在陛下的默许下,在朝臣们的群情激奋下,一時間,迟忠君成为了众矢之的。 迟忠君一身绯红色的官服,衣服的前衫和后背上都用金色的织线织就层层具有吉祥寓意的团纹。 他后背挺直,侧身站着,衣袖两侧的手掌攥成拳头,握紧那上朝的笏板。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如今国政渐稳,還不是立太······太女的时候啊······陛下······陛下三思啊” “老臣愚钝,還請问陛下,为何要如此匆匆的立下皇太女?” 龙椅上的姜奕微微敛目,似乎就宛如那雕刻的石人,或者壁画上的轮廓,对群臣们的争吵,不急不躁,似乎无知无觉。 那些议论沸扬的声音落到姜奕的耳朵裡似乎比那后宫的轻柔歌喉更能催的人昏昏欲睡。 他的墨色发丝被发冠紧紧的束起,鼻锋挺立,往日看来俊秀的面庞都显得淡漠。 這是一种既不愿意搭理,更不愿意去解释的表情。 殿中還有那些急的跳脚的大臣们,還有那些正在立场上左右摇摆犹豫不定的‘忠’臣们,還嗷嗷等到着他的回复。 回答他们的只有姜奕久久的沉默。 紧接着众人见到从陛下的嘴中套不出来什么话之后,将视线和矛头都转到了站在文臣第四位的某位年轻且样貌俊秀的大臣身上。 刚刚還在言辞恳切追问陛下的大臣们,這时候全部都望向迟忠君,不過這次的语气就要凌厉的多,宛若是那把暗藏着光晦的宝剑彻底被人拔了起来,宝剑锐利的剑锋還带着寒光,咄咄逼人。 “······迟侍郎以为陛下册封皇太女之事······如何?” 有一位大臣率先开了口,他似乎是估计着迟忠君手下還掌管着红衣卫,言语多了几分缓和。 被提问的迟忠君面容一如既往的严肃,他板着一张脸,颇有些瘆人。這也是一般朝中众人不敢去招惹迟忠君的原因。 但如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迟忠君身上,這平日裡让人畏惧的神色,如今也多了几分外强中干的勉强来。 迟忠君知道,若是他是平常的官员,如今只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出暗示,或者模棱两可的话语,众人就会再将這对准他的矛头去对准其他人,直到陛下忍无可忍为止。 這几乎算是一個最优解,即使他往日裡在朝臣们的眼中是那般的心高气傲,那般盛势凌人,但沒有人想真正的成为群臣们的矛头和那個火堆。 火燃尽的时候,他火堆也只剩下满地遗骸了。 是的,這几乎及算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了。避开這一切,模棱两可的暗示,陛下会看在公主的面子上不再怪罪他,而他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迟忠君的内心有一种声音在诉說着,劝诱着他。 但迟忠君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来到京都的时候,做好完全准备的迟忠君就已经知道的自己的使命。 他会成为陛下的矛,成为陛下手中最为锋利无比,也最为顺手的一把剑。 同时,他也会成为陛下的盾,在某些时刻,譬如现在,成为庇佑姜奕的存在。 所谓臣子,有时候是国臣,有时候不過是家臣罢了。 “裴大人此言差矣。立皇太女此事甚好。如今国境安稳,国泰民安之际,正是重修礼仪,巩固国本之际,陛下英明,为家国着想。立下皇太女保的大夏江山永固,有何不好?” 迟忠君言辞锋利宛如刀剑一般,蹭蹭蹭的胡乱四射着。 如若殿中還有清明之人,就能看的出来他這一番发言,虽然夸的是天花乱坠,其实毫无內容,都是些太平话术罢了。 但迟忠君的這番话却极大的给了其他大人们一個暗示,那就是礼部已经被陛下给拉拢了。而這件事情的主谋就是迟忠君這個礼部侍郎,至少他就算不是主谋,那也是其中的谋划者。 一時間所有的压力、争议都落到了迟侍郎的身上,各式各样的眼神都汇聚在他那张淡漠的脸上。 “這么說,迟大人是真心赞同‘立皇太女’之事?” “既然是陛下圣意,我等臣子自应该尊崇。” 看到迟忠君這般言之凿凿,要将此事定下来的模样,众人们相互对视了一番,眼中都透露着浓浓的战意和跃跃欲试。 一時間群臣们就如同山林裡叽叽喳喳的鸟儿一样,叫個不停,围着迟忠君一番你来我往的辩驳着。 声音沸沸扬扬,就如同那热锅裡冒着气泡的热水一样,止不住的发出嘈杂的声响。 這样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中午时分,姜奕在上方都坐不住,结束了早朝之后。但這争论并沒有因为朝会的结束就平息了下来,反而因为這次的结束,有了些许的時間,让消息流传的更加广泛了。 如今不光是那些朝中的大人们口中,就连京城的市井小贩和流民都知晓了陛下要立皇太女,以及迟大人力主此事的消息。 等到消息传到州府地区时候,各式各样的奏折如雪花一般的就传到了姜奕的案台上,被整整齐齐的码在一起。 姜奕对這些奏折视若无睹,继续处理這那些从前堆积起来的文书。 在迟忠君沒有解决完這件事情之前,或者在景安還未登上皇太女之位时,這些文书他是不打算看的。 对于立景安为皇太女這件事,姜奕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早就想好了,甚至早早的就开始做了打算。 对于一直跟在姜奕身边的迟忠君来說,他并不是沒有发觉陛下的這般倾向,但他沒有理由也沒有立场去反对。 于是乎,他就被推到了众人的面前来解决此事。 “景安今日可還好?” 在处理奏章的间隙,姜奕拿起放在一旁的茶盏,轻轻饮了一口。 忽然他似乎是想到了景安,這位可爱的小女儿,姜奕抬起头对着始终侍立在一旁的如此說道。 崇安走近了几步,恭谨的說道:“公主刚吃完早食,正和娘娘一起在花园中散步。” 這個娘娘指的自然就是景安公主的母妃。 姜奕的眉头皱了起来,似乎有些烦闷。 “這些日子让她带着景安在宫殿内玩耍吧。” 姜奕也晓得此时景安的风头正盛,并不是外出交际的时候。幸好她還年幼,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待在宫殿内,至于宫殿外,姜奕已经增加了四处的护卫以及巡逻的守卫。 “是陛下······” 崇安应下声来,脚步声渐渐离去,不一会就又回到了宫殿内。 “奴婢已经着人去通传公主,陛下一番慈父之心,想必公主定然很是高兴。” 這一番话算是打消了姜奕心中隐隐的怒气,也让他拉扯着的嘴角松弛下来,微微上扬。 “嗯,在送些工匠们新制成的玩具過去,景安总是喜歡這些。要精巧的,四角都磨得圆滑的。小孩子总需要精心的照顾。” 姜奕吩咐完就继续伏案处理文书。 红衣卫的营地内 迟忠君面色难看的走进了大门,站在大门两旁的护卫们纷纷恭敬的鞠躬行礼着,但他步履匆匆,仿佛一阵疾风挂過般快速的走进了正厅内。 正厅,红衣卫的名义上的统领——谢尧正带着他的手下一干人等站在屋内等待。 谢尧提前就知晓了迟侍郎即将到访的消息,正是如此,才這般隆重的叫上众人都聚集在正厅上。 他身边的一群人身穿着红衣劲服,很是干练。 “大人············” “见過迟大人············” 等到迟忠君走进正厅内时,众人连忙行礼问候道。 迟忠君一抬手,他面色很是难看,而且整個人更是气势惊人。 跟他较为熟稔的谢尧心中一紧,看到迟忠君這般样子,他就知道肯定出了大事。而且一定是棘手的事,不然迟大人也不会露出這般难看的表情。 正当谢尧思绪纷飞之时,迟忠君开始着手吩咐命令道: “這些日子要加紧严查城门口的来往人员,這件事情谢尧——你去找京卫指挥使司的人,提点提点,叫他们打气精神来。” “是············” “還有京中最近流言纷飞,如今正是多事之春,你等想些办法,将那些对于朝廷不利的流言压下去,换些别的八卦轶事············” 一件件一桩桩的事情迟忠君都讲的很是详细,這還是他第一次直接的给红衣卫的众人们当面下发任务。 但是他那條條有理的富有逻辑的话语,還有那傲慢中满含着自信的态度,将他的這番颐指气使的命令成功的下发了下去。 并且他本人也给红衣卫的众人留下了一個特别的影响。 等到事情差不多都說完后,迟忠君才坐在高位上,让他人人先行去执行他的命令。 只有红衣卫统领谢尧留了下来。 往日裡迟忠君总是直接将任务下发给谢尧,然后由谢尧分配下去。 今日算是迟忠君第一次和众人正是的见上一面。 說实话,对于這些在风口浪尖上,手中沾着血,而且和权势、和皇帝脱不开看戏的人,迟忠君十分的不看好。 今日看来,似乎還真是多了几分蠢笨,就连他话语中的意思都不敢去详细的询问,不過估计是顾忌自己的身份,若是换做谢尧,那些小崽子就不会消停了。 想着,這位朝中步步高升的迟侍郎望向正在等到他训话的谢尧。 “你太過呵护他们了···············”迟忠君指出他发现的問題。 坐在左下位的谢尧面色微闪,瞳孔猛地锁紧,但随后又装作一番若无其事的模样,硬撑着跟迟忠君解释道:“大人,他···············” 不過還沒等“他们”這两個字說完,迟忠君就又将话题调到其他的事情上。 “吏部那般有动作的嗎?” 迟忠君忽然问道。 “還未,我的人已经守住了府衙,日日暗中监视着···············” 谢尧连忙說道。 他并不希望自己在正事上拖這位迟大人的后腿。 “齐大人的府邸呢?” 迟忠君眨了眨眼问道。 “也有人监守着。不過齐大人這些日子的行踪并无异常。对了,齐大人的二子前几日突然被送回了老家去。据說是因为這两人贪玩,還在学堂捣乱,险些惹下大祸。這些事情都被查证過,确实属实。” 迟忠君微微敲着手指,不自觉的晃动着下方的小腿,似乎在思考着。 突然,他抬头问道:“齐大人的哪两個二子?” 谢尧很快从回忆裡翻出了答案,迅速的回复道:“是正夫人所出的两個嫡子。齐元和···············” 谢尧的记性一向很好,這也算是他的一项天赋,让他能在众多人面前成为還不错的那一個。 “嫡子···············”迟忠君一手抵着下巴思索着,面色带着几分冷静和沉着。 “這种时候将孩子送回老家······························” 迟忠君突然笑了。 谢尧听见他自言自语的說道:“看来這些人也沒涨多少脑子···············” 谢尧收敛着嘴角的笑意,僵硬着面色,生怕自己突然笑出了声。 原来在大人的眼中,其他人都是這般的形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