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大典 作者:昨日癫 :18恢复默认 作者:昨日癫 這個工程量是宏大的,此时并沒有人能够真正的让陆青去信任和依靠。 所以到最终,這块硬骨头還是需要陆青自己一步一步的去慢慢啃下来,慢慢一步步的內容都精细到那群人可以清楚的明白,并且执行的地步。 很多东西在大框架和整体方向定下来之后,其实就已经减轻了大部分的难度。 对与陆青来說,剩下的那些內容简直就是和读读书,写写字,数数一二三四五一样,毫无难度,甚至半点挑战都沒有。 可他所要接触的那部分人,最后政令执行的那部分人的底线往往是他這样一個正常人难以知晓、甚至难以琢磨的。 這些日子以来,除了乌穆的各种恶劣的手段外,最让陆青无法忍受的就是這群连话都說不好的青夷官员。 陆青学会了一点点的青夷语,但基本上是只能停留在日常的交流中,在更具体,更详细的內容上,往往需要其他人作为翻译。 但即使是有了這样一個翻译的人员之后,在和那些较为底层的青夷的官员——如果能称之为官员的话,陆青认为這些人和地裡的农夫,或者军营裡的小兵一样,只在某种地方有着一定的能力和优势,在其他地方似乎就是一块白板,不說白板都是在侮辱白板了,简直就是和木头差不多——和他们交谈的时候,陆青总是头脑发涨,额头的青筋直跳。 乌穆许诺他的是权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却狡猾的对着他忽略了很多的东西。 如今他的做的事情,几乎是想象中那种挥一挥羽扇,出几個计谋的情况大相径庭、 看来他是做出成张良了,只能勉勉强强做個萧何。 而如今青夷的情况,也沒有比当时刚刚建立成功的大汉好到什么地步。 臣属官吏的选拔更是已经到了简陋不可言說的地步,這让陆青原本简单的工作变得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就像是养着几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一样,许多的东西他都得掰碎了,炖烂了,一点点讲到最为细致的告诉那些人。 但最算是這样,也往往会出现這种他在上方滔滔不绝的讲述,下方的小吏干瞪眼,事后什么都沒有听进去的情况。 這让陆青更加的坚信,乌穆所决定的语言的改变是正确的。 若是這样一直下去,青夷就算是一代两代仍然能因为武力的强大,或者单于的威势和英明的见地而倾向,但最后也必定会因为這些细枝末节而变得衰败不堪。 這也让陆青明白了为何草原上的势力更迭比中原王朝要快速的多的原因。 這次他们算是摸着石头過河,草原上的独特生态环境和人文风俗让许多的內容都不能生搬硬挪過来,需要一点点的去查阅青夷的史实中的先例去改变。 不過做這件事情的是陆青的话,那一切似乎都不足为虑了。 三月初三晴 桥都城上方,万裡无云,天空湛蓝的仿佛刚刚用水洗過一样。 众人护卫和拥簇的龙撵和马车缓缓的从皇宫内驶出,金黄色的旗帜在风中招展着,连带着也吹起了护卫们头盔上的红缨。 街道两边的人群鳞次栉比,摩肩接踵,拥挤的望向那缓缓行驶的金黄色帷账的马车和撵轿高呼声不断。 “陛下万岁·” “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拥挤的人群被一排身穿着银白色盔甲的侍卫们挡在道路的两旁,但即使是如此,人们依旧是拥挤着想要在前方再看上一眼。 坐在马车上的景安公主正在母妃的怀抱中悄悄的往窗外看去,见到外面的景色后俏皮的笑着。 姜奕坐在高高的龙撵上,這一路有些漫长,不過幸好如今他已经能够耐得住性子,开始和周围的百姓挥手致意,表现的十分从容而又有威严,往往能够得到百姓的欢呼声。 在京郊,文武百官早已经齐聚京郊,恭敬的有序站立在祭祀台下,等待着圣驾的到来。 人们面色各异,有焦急等待的也有面色暗沉的。 等到圣驾到达山上的祭祀台前的时候,众臣们已经在春日的寒风中等待了三四個时辰。 正午时分 金色的光芒照耀在大地上,也照耀在那高台上。 黑压压去一群人齐聚在這裡,等待着大典的开始。 身着這红色祭祀衣服的景安公主被母亲亲手从马车上抱着下了车,這娇小的女孩只当這是一次玩耍一样,面上带笑的不住四处张望着。 這個小女孩在今天之后,就将会成为大夏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姜奕的地位的继承者。 “时辰到了,還請陛下和殿下登台。” 负责礼仪的官员恭敬的走到身边提醒二人道。 “景安来,握住父皇的手。” 姜奕笑着转過头去,伸出一只手来,对向新奇的望向四方的景安公主。 景安公主也顺从并亲昵的握住了父皇的手。 一大一小两個身影登上了高高的用石头堆砌起来的古老的台子上。 二人拜完上天和大地之后,姜奕就牵着景安公主的手,转過了身来。 一片的侍卫正高声诵读着立皇太女的圣旨。 “上承天意,下应民心。朕之独女景安,聪慧才思敏捷今特地册封为皇太女” 一份诏书读完,台下鸦雀无声。 原本群臣在祭祀天地之时都已经跟着恭敬的拜倒在地,但皇太女之事多有人反对,谁也不愿意在此时彻底败下阵来。 在一片寂静之声中,只听见迟忠君大人高声喊道。 站在他身边的群臣们相互看了看,但都紧闭着双唇不愿意开口。 一些官吏刚想要顺应迟忠君的话语开口,就察觉到周围人的沉默也跟着闭起嘴来。 但就算是他们不张口,迟忠君对這個情形早就有了准备。 原本护卫在祭台两侧和围在场所周围的侍卫们都高高的举起手中的长矛,欢呼着,呼喊着。 辉宏壮大的声势震撼了许多人,也有不少官吏也开始应和在那庞大的声音上跟着一起呼喊道。 這硕大的声势让姜奕满意的勾起了笑颜,他抱起身边四处张望這的小女儿,让她好好的看到這盛大的声势,和黑压压一望无际呼喊着的人群。 “景安瞧瞧,這就是你父皇的江山。” 小景安公主只傻笑着东张西望着,她似乎对面前的那群沉默的臣子们很感兴趣。 景安公主拽住姜奕抱着他的那個衣袖,用稚嫩的声音說道:“父皇,這些人为何不說话啊?” 這句话让侍立在不远处的崇安身上一個哆嗦,头低的更低了。 姜奕面上的笑容淡了点,嘴角依旧翘起,似笑非笑,笑容中带着些神秘莫测的味道。 “或许是這些人不喜歡景安” “怎么会?”小景安气着嘟起嘴,她的年岁虽然小,倒是对某些方面却懂得很快。 “怎么会有人不喜歡景安?”說着小景安就在姜奕的怀中不乖的乱动起来,想起来像是想要起身去质问那群依旧匍匐在地的大臣们。 姜奕在暗处拍了拍她的屁股,警告道:“别乱动景安当然是最受欢迎的,只是他们還在還不认识景安呢乖乖的,别乱动“ 這样景安才在姜奕的一阵安抚過后,在他怀中放弃了挣扎。 乌穆出征之后,乌去疾和陆青之间的交往来复的時間愈加的长了。 他们在大夏的人员也传回了關於姜奕立自己小女儿为皇太女的事情。 在這件事情上,陆青和乌去疾的想法和看法一致,都觉得這位皇帝有些执拗,或者是說感情用事。 毕竟对一個正值盛年的皇帝来說,立太子有些過于早了。而且這次立的還是世间本就少有的皇太女。 二人仅凭想象都能知道這次事情在大夏朝堂上的阻力有多大。 但是他们毕竟也不是大夏人,或者也很大夏的朝廷或者姜奕沒有什么关系。 所以他们在聊到這些话题的时候,往往也只是调侃而已。 和大夏不同,青夷的集权非常非常的严重,而且并沒有好的或者能够真正独立并且有思考有贡献的文官或者說官僚的体系。 在青夷,一切都是向单于的命令靠齐。 要么服从,要么叛乱,似乎在這两者的中间并沒有一條中界线。 這种情况再有的时候就很方便。 就比如說這次的变法,在变法开始之前,陆青等人就已经开始做了心裡准备,但沒有想到,這次的进展能够如此的顺利,虽然在其他地方出现了一些‘小問題’,但反而在青夷内部宛如一只坚强的手去执行下去一样———无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