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途中 作者:昨日癫 :18恢复默认 作者:昨日癫 和风日立 上午,姜思乐刚从驿馆醒来,匆匆洗漱,吃了早食后,又急匆匆的上了马车。 车队像是乌龟一样缓慢的前行着。 一般到了晚上,若是附近有城镇,就会疾驰到城镇的驿馆歇息。通常前行探路的卫士,已经通知完驿馆做了准备。 但若是周围沒有城镇,或者城镇過远,李将军就会選擇就地安营扎寨,待到天亮之后继续出行。 经历了坐马车——到驿站——坐马车——就地安营——坐马车…如此几天之后,他们终于快接近出发之后的第一個大城镇,那是姜思乐的封地之一:江州。 江州,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是最为着名的鱼米之乡之一。 江州還有一大特产:江州士子。 在朝堂之上,江州的官员占的比重并不少,其中职位最高,最为显赫的便是,当今的户部尚书刘璠,這位大人可是掌管這天下钱粮。 江州士子多才俊,不愧是人杰地灵之辈。 在绿枝的诉說中,姜思乐对于第一個旅游景点:江州也是十分期待。 中午队伍停顿休整时,姜思乐便下马车,跑到升为骠骑将军的李彦成身边问东问西。 李彦成无奈的诉說起,他曾经路過江州的见闻,比如什么‘江州富豪一掷千金博美人一笑’‘江畔的听风阁有前朝着名李姓诗人的题诗’…… 不光姜思乐与绿枝主仆二人听得津津有味,坐在旁边的壮士们,也都伴着李彦成口裡的八卦巴拉着午饭。 說到兴时,那坐的不远处的黑脸壮汉就开始啪啪的鼓起掌来。 這让李彦成又好笑又无奈,催促着众人赶紧上路。 他们這一行人是真的多。 光是姜思乐的随身侍从便有九位宫女、十二位太监,加上姜思乐与绿枝,便有二十三人。 但不光如此,還是护卫,而且是三队不同首领不同来路的护卫。 人数最多的便是李彦成率领的和亲使团的卫士,他们多是由京营和禁军抽调的,总共有两百人。 别嫌弃這两百人少,這些人会跟着姜思乐生活在青夷,听从她的指挥。最后完完全全会成为姜思乐的私人部队。 第二队便是太子在临行时送来的四十五位壮士,這些人也是会随她到青夷。 并且由于這些人多是家奴,忠诚性非常高。 就算是姜思乐让他们去砍了青夷单于的头,他们也不会犹豫。 最后一队是青夷的骑士,有一百人。這是青夷派来护送的卫士,但姜思乐想,多是怕她半路死去,拿不到那七個州的金银。 這群骑士的领头人叫做阿义时,也是個冷冰冰的汉子。 在路上时,姜思乐曾经示意绿枝找這人搭话,探听些底细出来。 可這人就跟個木头似的,只会冷哼。偶尔看姜思乐的眼神,就像她是什么红颜祸水一般,不仅瞧不起,而且避之不及。 “真无趣……”姜思乐嘟着嘴,百无聊赖的掀起马车上明黄色的窗帘,看着那外面千帆一律的树林。 “殿下忍忍吧,到江州也不過就一日的路程了。”绿枝拿出些零食,多是早就准备好的肉干、柑橘。 這一路走来绿枝也是累的辛苦,姜思乐不信任其他人,莫說伺候了,近身都不得。 那太监宫女都被安排到了最后面的马车上,所以平日也看不得人影。不過想想也知道,待遇不会很好。 现在姜思乐不管走到哪,都要绿枝陪着。绿枝对着马车无奈的笑了笑,真是甜蜜的烦恼啊殿下真是倚重我! 一匹棕色的马行到了马车旁边,姜思乐一抬头,就看到,正是那個讨厌的阿义时。 姜思乐摆過头去,放下帘子,正不想理他。 突然前面的马车停了下来,還传来了吵闹的声响。 摇摆的窗帘依稀可以看到那匹棕马加快向前驶去。 马车上的姜思乐也蹙起细眉,有些担忧:“你去看看。” 绿枝听话的下了马车,不一会又回来說道:“前面有人围着车队乞讨呢,被李将军赶回去了。” “行乞?” “对,而且人数還不少,看样子得有個一百人。也就是靠着人多势众,才不要命敢拦咱们的马车……”绿枝气愤的說道。 姜思乐脑筋一动,便感觉不对。“這么多人?可人人都說,江州可是鱼米之乡?這一两年又沒有天灾,怎么弄出這么多個乞丐来?” 绿枝在這方面說不上话,只能猜测道“许是沒有了营生?” 姜思乐掀起马车的门帘,跳了下去,绿枝也慌张的跟了下来。 二人走過前面的几辆马车,便看见李彦成和那個阿义时正在驱赶伸着手行乞的乞丐。 姜思乐一看,那哪裡是什么乞丐,简直就是一堆披着人皮的骨架子。他们不论男女老幼,都是身上裹着一层破烂的麻布,面色饥黄,有的還带着些惨白。 他们的那体格,莫說是李将军,便是绿枝這個弱女子上去,一推也得倒上三四個。 不過看着那胸骨都突出在外的骨架子,挨上這一推估计就命不久矣。 他们多是嘴中呢喃不清的喊道: “大人行行好……” “求贵人给些粮食吧……” “求求您了……” “粮食……给我粮食” 李彦成已经让卫士将這些人挡了過去,却也下不去手,只能缓慢疏通着,前面的将士高喊着疏散,但形势僵持着。 這时,他身边的阿义时似乎在說些什么,但是李彦成皱着眉让他退开,還对着他提了提腰间的剑。 紧接着阿义时又說了什么,十分挑衅的用刀指着李彦成,李将军涨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