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4章 落榜卖书

作者:未知
冠兰老家在离县城40多公裡的山区。祖辈世代为农,父母老实巴交,家中姊妹4人,她是家中老大。尽管爹娘识字不多,家境也不富裕,可爹娘却痛爱子女,想尽一切办法让她们念书,她在家裡的地位不像其他的农村多子女家庭,老大从小要承担众多的家务农活,甚至关键时候要牺牲自己让弟妹优先,而她在家农活从不沾边,爹娘只要看见她拿着书本,笑如春风,渴望她能考上大学,走出山门。 谁知聪明伶俐的冠兰,读书也很用功,大学却与她无缘。 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她公榜的分数离录取分数线差五分,她不服气,复读再来。次年高考,仍然未达到录取分数线差三分。第三年,如果她调整心态,复习一年,报考中专,按她的学习基础,录取不成問題,可她坚决报考大学,结果名落孙山。连考连败,连败连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她接连复读参加高考,爹娘沒多說一句,全力支持。這种现象,在农村不多见,尤其是在多子女的困难家庭极为罕见。這裡要說一下,那個时候,考大学好难:一是大学沒有现在的多,二是录取的指标沒有现在多。這一年也就是第四年,她和她大弟弟同进考场,大弟弟考上了重点大学,她却再次败北,而且成绩一落千丈。 她躲在自家后面的山上,嚎啕大哭,恨上苍对她如此不公。 其实,冠兰是一位很有孝心的女孩,她看见爹的腰弯度一年年加大,娘的额皱纹一天天增多,密密匝匝的痛苦如青藤般缠绕住了她,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找個好工作,接爹娘到身边,贻养天年。可天老爷偏偏跟她過不去,事与愿违。四次高考,四次落榜,她成了人们的笑料,村裡的人和班上考取大学的同学讥讽她,为当代的“女范进”。可她的爹娘沒有半点怨言,当面从不說她半句。就在她大弟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乡裡乡亲上门贺喜,她娘還跟大家說:“我女儿今年本来也可以考上大学的,要不是高考前病了,受了影响,這次与她弟弟一样,也是一個大学生。”冠兰在后面听到娘的话,泪水哗哗地流出一片。 大弟弟上大学需要钱,妹妹和小弟弟還在上学需要钱,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她父母喘不气来,如果她還要去补习還需要钱,爹娘将会累垮。爹娘沒說不让她再去补习班,不過从他们背后的长吁短叹中,她听出了爹娘的苦楚,她再强烈进大学校门的愿望,面对家境,也不得不作罢。 這时,商风悄然吹拂山区,那些考不大学的农家子弟,开始走出家门,往沿海地带打工赚钱。冠南在姐妹们的相邀下,也准备外出打工。可她在乡裡供销社当副主任的姑姑,上门說:“侄女呀,你爹娘身体有病,大弟在外读书,在家弟妹年小,你一走,這個家就沒人照顾了,再說你在外能不能赚到钱還是個未知数,你不如跟我在供销社卖点东西,既可以赚点钱补贴家裡又可以照顾你爹娘和弟妹。现在我們供销社正在改革,可以自己进货自己的包销,超额的利润归自己,滞销亏损的也归自己,這叫包量包额到人。我承包了一個布匹和一個文具柜台,你帮我买文具,工资按销售量提成如何?” 她娘原本就不想让女儿外出打工,生怕她在外吃苦,生怕的是她在外学坏,村裡有些女孩子初中沒念完,外出打工两年,回来腰缠万贯,不是拿钱为家盖房子,就是出钱为家裡买嘉陵摩托车,有的人羡慕,有的人背后指指点点,說是做“鸡”得来的钱,或骂是卖×换来的钱,她娘最怕的就是這個,最怕的就是有人戳脊梁骨。可家穷又沒办法,再說的担心不等于会成为现实,女儿要出外赚钱,为家裡减轻负担是件好事,不能因担心守着女儿不让外出,只能随她。现在姑姑给她找了個事做,她娘高兴得不得了:“女儿,你姑姑讲得也有道理,你就留下来吧。” 她爹也說:“女儿,我們的身子骨不要紧,就是你弟妹需要盯紧点,现在她们的学习成绩蛮好,如果有你的辅导,她们過两年也会考上大学的。那时咱家就過好了。” 冠兰听了爹娘和姑姑的话,帮姑姑买文具,一来为家裡开辟了经济来源,二来照顾了爹娘和弟妹。她辞去了姐妹们的邀請,到供销社站柜台。从此,每天早去晚归。由此,也引发了她的姻缘。 供销社的文具销售额直线上升。原因是什么?来了冠兰。 這個乡的镇子不大,只有一條街,不用七八分钟从街头就可以走到街尾。自从冠兰站文具柜台,来客迅增,大多数是年青人,有乡政府机关的,医院的,学校的,還有企业的,甚至村裡的青年人也跑来光顾。或买纸买笔、体育器材,或买书买画,不买的也借故停足,要這要那看看翻翻。买东西是一個方面,瞅美女,借机接触冠兰则是另外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美女招客览客,在鲁迅的笔下驗證为“豆腐西施”的效应;同样作家古华用精彩的笔墨求证出了“芙蓉姐姐”生意火红之道;遗憾的是经济学家凯恩斯不知为何不在這方面下功夫探索,致使美女经济的规律空白。 冠兰站柜台,证明了美女出效益。 她除了自身的美能吸引顾客,在进货对路也是一個方面。 文具柜台有一個卖书卖画报的专柜,供销社与县新华书店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进书的唯一渠道。她有着高中的文化基础,姑姑带她到新华书店进货,针对不同的读者選擇不同的书籍,况且进货不要现金,由供销社转帐。她瞄准时机大量地采购了那些适应高初中生的复习资料,回来转售一空。一個月下来,原本赢利不多文具柜台一下子超過了南货柜台。姑姑笑眯了,兑现提成给了她100多元工资。 冠兰拿着自己的工资,立马寄了一半给上大学的弟弟。然后她拿出钱买了一只白参,两斤猪肉回家,蒸了一碗瘦肉丸子参片汤,端了到爹娘手上。她爹一脸的阳光,她娘端着汤碗,泪水盈到了碗裡:“女儿大了,懂事了。”冠兰也流出了泪花。 剩余的钱,她一分未留,全部交给了娘。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用自己的钱孝敬了爹娘的养育之恩。 家裡离供销社有六七裡山路,她坚持自己的作息時間,每天早上来供销社上班时,帮母亲不是挑菜,就是帮带点其它有农产品到镇上裡卖。中午在她姑姑家裡吃饭,傍晚带着小弟弟回家。小弟弟在乡裡中学念初中,不寄校。妹妹念高中寄校。夜间在15瓦清荧的电灯下,辅导小弟弟功课。 時間一晃就是两年,這两年有着大量的信息,有着动人的故事。 头年冬天,三九寒冷,为赶早集,天麻麻亮,冠兰与母亲各挑三四十斤白菜到镇上去买。母亲挑着担子走在前面,她跟在后面,一路上很少說话,一前一后,山路寂静。雪還未化净,地面上還有的残雪冰渣,她母亲不时的叮嘱:“女儿,慢点,小心,别摔到。” 走在母亲的身后冠兰,突然她第一次注意到母亲头发灰白,背已开始佝偻。她肩头的担子不算太重,她的心沉重起来。担子却压得她似乎喘不气来。她让母亲停下来,往她担子裡增加点白菜,减轻母亲肩上的重量,可母亲說,不碍事,挑惯了,反倒要女儿往她筐裡加白菜。冠南的心犹如脚下踩在地面上冰渣,“嘎吱、嘎吱”冰凉冰凉的穿心。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冰冻路滑,一不小心,冠南“哧溜”一下,跌到在地,人仰马翻,大白菜“咕噜、咕噜”地滚下山去。娘女俩望着山下的白菜,相拥而泣。她娘流着泪說:“卖了這点白菜也可以为你弟妹攒点学费哟。” 這年秋天,她带着弟弟在回家的路上,山颠顶着彤红的落日,弟弟站在山坡上喊山,天籁般的童音在山壑中久久回荡,她望着弟弟的无忧无虑,心头涌动着暖流。倦鸟归林时,路边的野鸡啼鸣,弟弟捡拾石头,悄悄地贴近,“嗖”的一下,“打中了,打中了”,弟弟兴奋地跑进从林過去捉了出来。姐弟俩商量回家炖了给爹娘补身体。可娘說:“拿到镇上卖了吧,给你姐买新衣穿,你姐這么多年沒穿新衣了。”她听了眼泪滚了出来。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