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428:《农女崛起?》
這么說其实是想和那家断了,女子都要另嫁了,前娘家若是有心觉得亏欠护持一下也可,但是若是有别的心思,那可就不成了。
而且這么說也是为了表达‘娘家人’的不满,虽然事情的真相沒揭露出来,但是户部尚书的這番作为還是点了一下他们家。
只是谁能想到,這事儿還真让他一语成谶了。
原本陈婉莹的娘沒打算再嫁,她的想法是养好身体后就带着女儿回老家(陈家族地,那边有一座老太太给她的陪嫁庄子),日后就守着女儿過日子。
這事儿她也和户部尚书說了,户部尚书也应许了,只是這個时候赶巧到了户部尚书的女儿說亲的事,户部尚书的夫人早已亡故沒人操持,原本养了半年都打算离开了,遇见這事后就又留了一段時間。
谁成想這一留就走不了了。
女儿的婚事户部尚书不可能不关注,一来二去這俩人就有了交集,然后鬼使神差的,户部尚书居然看上了她。
其实這事儿并不难想。
俩人都是老太太养大的,老太太本身便是一個很有才情的一個人,否则也不可能养出一個当官的户部尚书。
陈婉莹的娘自幼养在老太太身边,读书做事明理,被老太太养的同样很有才情,不光文采斐然更是琴棋书画绣舞茶数样样精通。
這样有才情的姑娘只要对其有所了解,很难有人不喜歡,户部尚书也一样。
然后户部尚书的女儿三书六礼還沒走完呢,他便给自己办了场喜事,以为了满足老太太的遗愿,好好照顾她们母女为由强娶了她。
户部尚书并不觉得自己娶了她是委屈了她,也不觉得自己娶她是强迫。
他自持身份,像是他這样的男人想要娶個高官的女儿都可以,她一個寡居之人還带這個女儿,他娶她为续弦,這在他看来便是照顾。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這样的。
陈婉莹的母亲活的一直很痛苦,越是有才情明事理的女子越是活的清醒,越是无法释怀发生在她身上的這些事。
……
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莫珍珍摸了個清楚,這些内情阳间不好弄明白,去阴间问问当事鬼,就什么都知道了。
也正是因为什么都清楚了,莫珍珍才更看重這位户部尚书的三女儿。
這位姑娘是被她娘亲一手养大的,自幼长在她身边,读书明理悉心教导。
外面名声不显,但是内裡這姑娘护着她的母亲在户部尚书的后宅也有一席之地,甚至這些年她的父族也不是沒有来人想和她接触,尤其是姑娘越长越大,那边便想拿捏她的婚事,但是都被她一一化解了。
虽然事情办的冷硬了些,但是外面却沒传出什么不好的名声来,這对于這個年纪的姑娘来說便是难得的本事了。
而除了這些之外,莫珍珍更看重的還是這姑娘会挣,会抢。
這個时代的女子在闺中多是被教导要顺从。
但是這個姑娘活到這么大,学会最多的便是争抢以及权利的重要性。
户部尚书的后宅可不是什么安乐窝。
户部尚书的女人沒多少,除了一個沒成婚时收的通房丫鬟以及一個前头夫人身体不便的时候伺候的老姨娘之外就沒别人了,且這俩人都沒孩子,在后院裡也是本本分分的。
但是架不住户部尚书孩子多,還都是一母同胞的嫡出。
陈婉莹是户部尚书的三小姐,而這個排序不是整体的排序,而是男丁一個续齿,姑娘一個续齿。
陈婉莹前面有两個比她大的姐姐,然而這還不算,户部尚书還有五個养活了的嫡子,两個不幸早夭的男丁,這還是生出来了的,后来她身体不行了,坐胎坐不住流掉的都沒算。
户部尚书的那個早逝的夫人从嫁给他后就沒闲着,孩子一個個的怀,她后来病逝也极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生太多垮了身体。
這么多孩子,突然冒出了個继母,尤其当初继母进门的时候,這裡面有几個孩子已经长大了,甚至嫡长子的媳妇還是和她前后脚进的门。
這些孩子觉得是继母勾引了他们父亲,他们看不上這对母女,虽然面上情有些,实际明裡暗裡的挤兑不少。
尤其继母還是個药罐子,原本身体就不好還强撑着生了個孩子,生完后還险些丧命,她的身体就越发不好了,一直用好药撑着,那每個月花的钱就像是流水一样,這让府中的男丁怎么想?
尤其是,户部尚书府上的掌家权還不在那位继妻的手中。
都說户部尚书很爱重自己的继妻,甚至外面也有传闻說起這件事。
但是户部尚书的‘爱重’从来都不在点子上,或者說這份‘爱重’也是轻飘飘的,敌不過儿女的不满以及他自我的高高在上感。
陈婉莹如今年纪已经算是偏大的了,今年十六,這個年纪在京城的贵女圈裡還沒定下婚事,基本都可以往另有打算上想了。
這裡的另有打算說的便是送女进宫,莫珍珍不清楚户部尚书有沒有這個意思,但是陈婉莹肯定是有這個意思的。
陈婉莹想要权,想要护住她的娘亲,那她就要往上嫁,往高嫁。
然而她的身份在户部尚书的府上很尴尬,在外人看来她的价值连庶子庶女都不如。
高门大户不会娶這样的姑娘回去,低门小户有点能为的也不会娶,因为价值低。
所以陈婉婷唯一能有的選擇便是进宫,去那吃人的地方去,努力的往上爬,只有爬上高位了,她的娘亲才能活。
不過朝廷三年一选绣,今年陈婉莹的名字不在其中,莫珍珍甚至還特意打听了一下,得知陈婉婷原本是报了名的,但是后来她生了病,名字就被勾了。
得知這個消息后莫珍珍便知道,陈婉莹有豁出去的心,但是她娘应该是想让她有個好归宿的。
会想办法勾掉陈婉莹名字的定然是她娘,也只能是她娘。
毕竟陈婉莹进宫,于户部尚书一家来說也是一件能锦上添花的事儿,他们沒必要多做什么。
只有母亲为女儿考虑,知道那地方去不得,這才做了這一手。
既然如此,那事儿就好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