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战争前奏
远在关内,传来了曹昆贿选的消息。
谁都沒想到,一场轰轰烈烈,维护法统威严的选举,最后竟然成了一场闹剧。
而一听到這條消息秦川就知道,第二次直奉大战已然不远。
果不其然,沒出三天,秦川就收到了消息。
說是大帅那边已经收到了南方孙先生发来的电报。
欲要联合奉军,以及南方的皖系等人,出兵进京,反对直系的荒谬行径。
大帅举棋不定,召他们到帅府中议事。
其实秦川心裡清楚,大帅早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打算打這一仗。
歷史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此刻只不過奉系内部争论不一,他要统一众人的想法罢了。
這场会议可以說是走個過场,也可以說是大帅要說服众人的重要一关。
面对這些,秦川早早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连谁有可能反对,谁有可能支持,他大概也心裡有数。
所以沒有任何耽搁,他和张小六两個人就立刻来到了大帅府。
“张旅长!秦参谋长!”
一到帅府外,卫兵立刻冲着两人敬礼。
秦川眼下也算是這奉军当中的名人了。
正如秦川所說,如果所有东洋的报纸全都下一心的抹黑他,那自然有明眼人就能看得清楚了,会站出来帮他辩解。
此刻奉军内部虽然有人還是认为秦川太能生事,這样会挑起与东洋的争端。
可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秦川据理力争,保持了奉军应有的气节。
也沒人去相信那些黑料,大抵来讲還是支持秦川的。
不過进入会议室,秦川還是小字辈。
跟着张小六在会议室的角落裡找了個位置坐下。
不到一时三刻,会议室裡的人全都到齐,大帅也走了出来。
“诸位啊,想必事情你们都知道了,這個這個,树欲静风不止啊,我們东北自治以来,坚持保境安民,算是颇见成效,可谁知道外面的這些老曹啊,老段啊,小孙之类的,他们都是止不住的搞事情啊!眼下闹到我奉军眼前,要我给個决断,他妈了個巴子的,难搞啊!”
大帅一脸头疼的表情,而一旁,被称为奉军钱袋子的东北官银号督办王咏江开了口:
“帅爷,既然我們整军经武,保境安民的想法初见成效,那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原本您還担忧,這么大笔的花钱整军,经济会有所损失,可今年的税收却是仍然增长,足足高达三千多万两,這是难得的好消息,只要我們不掺和关内的事情,继续守好我們的东北,這样发展下去,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小看我們。”
王咏江话裡的意思很明确了,那就是這位财神爷不支持出兵。
而他的言语在老派中也代表了不少保守派的想法。
东北现在有钱有兵,和北边的毛国還有东边的东洋国之间的关系都還算稳定。
反观关内,现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這個时候贸然掺和进去,打赢了当然怎么都好,可若是打输了,那就连眼下东北的大好局面,怕是都要葬送了。
而一旁,任东北巡阅使署总参议。同样也是分管对东洋外交和军工制造的杨宇亭闻言也是接着道:
“是啊帅爷,眼下虽說我們的军工厂产量日趋稳定,无论是效益還是对我們的实力的帮助都很可观,但毕竟還处于发展期,正是高速发展的机会。况且我們之前刚刚拒绝了和东洋国的武器交易合同,次贸然出兵的结局已然是個教训,若是此一去事情有变,哪怕是我們想再回来都难了,很多事情就全都不可控了。”
两位奉军的老派大员沒有一個支持出兵的想法。
而下面的其他将领见他们表态也都是纷纷出声附和。
主位,老帅的表情看不出喜怒,只是眼睛微闭,好像睡着了一般。
半晌在贴身警卫的提醒下才回過神来。
“咳咳,啊,人老了,精神有点跟不了,你们的意思,都是不同意出兵是吧?”
大帅轻咳一声,目光缓缓扫過众人。
而众人拿不准他的想法,一個個也沒人敢出声。
“那個,辅晨啊,說說你的想法。”
大帅点名的是有奉军副帅之称,也是他结拜兄弟的张作向。
张作向闻言表情有些犹豫,想了想才道:
“不管大帅做什么决定,我自然都支持,只是看眼下,咏江宇亭几位的分析,是否保境安民,坚守东北,不掺和关内的事情更好呢?”
张作向這话一出,下面的人立刻有了主心骨。
毕竟他是奉军的第二把交椅,他的意见能代表很多事情。
“是啊大帅,副帅說的有道理,若是我們坚持我們自己的方针,不管关内出了什么事情,我們都有应对的能力,贸然掺和进去,实非良策啊!”
“是啊,是啊。”
王咏江再度出声,下面立刻有不少人应和,而大帅這一次也是点了点头。
“好啊,既然你们都如此說,那便算了,我們就关起门来,過好我們自己的小日子也就是了,還有什么意见嗎?小六,你的看法呢?”
大帅似乎已经有同意众人意见的想法了,不過却是又紧接着点了自己儿子的名字。
张小六沒想到這样高规格的会议自己父亲会突然发问。
一時間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而一旁的秦川见状则是赶快站起来道:
“大帅,各位长官,平日裡旅长在营地也和我分享了些他的想法,依着我們的看法,這一仗我們应该打,更应该打的果断些,第一時間进京才是良策!”
“哦?這又是从何說起啊?”
终于听到了個反对的声音,大帅眼神一亮。
而一旁的众人看向秦川却是纷纷神情有些反感。
這样高规格的军事会议,张小六身为少帅,說两句也就算了。
你秦川一個小小的参谋长,凭什么越俎代庖发表意见?
還反对這么多将领共同的看法!
尤其是杨宇亭,刚才他想着给张小六些面子,沒提秦川的事情。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秦川贸然拒绝了东洋人的武器合同,把时局搞得一团糟,說不定這一仗還有的打。
但這会儿事情已然如此,秦川又跳出来說支持出兵。
這不是唯恐天下不乱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