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關於“內招”的酒宴(2)
姜校長,我應該給您夾菜纔對。我們魏明轉正的事,還得姜校長您和趙校長費心呢。
魏會計,這個你放心,魏明和沈麗菲的事,就包在我和永安身上,不算啥大事。姜校長邊端酒杯邊說,來,沈書記,王主任,魏會計,咱們共同幹一個。姜仁甲把幾個人的酒杯勸得端起了之後,就一仰脖,把半杯酒乾了下去。其他幾個人見此,也都紛紛飲之。
酒過三巡,菜用五味。沈健斌說:姜校長,趙校長,你們放心,我建斌雖然是小小的村支書,但兄弟我不差事。我女兒的事你們多費心,你看我怎麼表示。來,把酒滿上,咱們共同再幹一個。沈健斌又張羅倒酒,然後幾個人又端杯同飲。
趙校長,魏明他們怎麼個學習過程?魏剛問。
今天是多少號?趙校長問。
一月二十二日。
後天,咱們鄉里組織相關有證民辦老師考試。考試完了,在經過學校領導們的綜合評定打分,然後決定出參加內招的學習的人員。這些人,這個寒假在咱們縣裏學習十天,下學期開學後,再到地區學習半個月。然後,到區裏考試,成績合格的就可以轉爲公辦老師了。趙校長答道。
那魏明能考上嗎?魏剛問。
考不考上,不是我們領導評卷嗎?姜仁甲的回道意味深長。
奧奧我明白了,明白了。王英武看着姜仁甲,會心地笑了。
啥也不說了,姜校長,趙校長,明年開春,主校和分校,我各送兩麻袋黃豆,從我們村上的機動田裏出。沈健斌的話說的豪氣干雲。
好,沈書記就是支持教育事業,精神可嘉啊!姜仁甲堂皇地讚道。
那你看,再窮不能窮教育嗎。沈健斌笑的很狡猾。
來吧,這樣的村支書我得敬杯酒哇!趙永安邊說邊站起來給沈健斌倒酒。然後,兩個人沒帶別人,幹了小半杯酒。
一場酒宴,從中午一直喝到晚上七點多。幾個人都不同程度的喝多了。而行動最接近正常的是魏剛。姜仁甲的臉喝成了紫豬肝,趙永安的嘴也喝麻木了,說話時舌頭也大了。沈健斌喝的從椅子上掉下去兩次,王英武走路也不成直線了。王英武去吧檯算賬,一算,花了一百四十五元。在當時來說,實在是不少了。
從酒店出來,王英武沒有忘記他拎兜裏的三條江帆牌香菸。三條煙,姜仁甲,趙永安,魏剛,每人一條。那是真夠大方的了。
1985年的1月24日,雲興鄉的中小學都舉辦了有證民辦老師參加內招學習的選拔考試。
1月26日,被選拔的人員名單公佈出來了。中學的榜單上,沈麗菲和魏明赫然在榜。分校的郭淑敏和楊亮名落孫山。郭淑敏不大知道這裏面的祕密,只怪自己考的分數低。楊亮百分之六七十知道考試的奧妙,但他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沈麗菲和魏明的背景情況,已幾乎不是什麼祕密了。主校有四名老師考上了,情形和沈魏二人的差不多。中學的六名人員,是縣裏給的名額。
1月28日,雲興中學的六名民辦教師,去海青縣裏參加內招培訓學習了。
民辦教師內招考試學習的事,讓楊亮受了些刺激,情緒很低沉和煩躁。張才平聽說後,主動騎車去楊亮家,去安慰了楊亮一下。
按照劉淑芹的意思,在1985年春節前,就找人向李紅家提親,把兒子才平的婚事訂下來。但張才平不同意,儘管張才平的心裏也很着急。他向母親說,現在還不瞭解李紅家裏人的意見。貿然行事,怕把事情辦砸了。等開學後,和李紅溝通一下再說。也不差這一個寒假。
劉淑芹聽後,覺得兒子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就沒有再催促。
兩個多月的寒假,確實很漫長。張才平想,這好時光不能白白的浪費掉。乾點啥呢?看書,寫詩,寫文章。張才平想好後,就開始行動。他騎車到縣裏的新華書店,買回了一套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弟弟張才林和妹妹張才娟看大哥買回了新書,都樂壞了。還沒等張才平看,他倆一人一本,先看上了。張才平見此,也很高興。就囑咐他倆,看書時加小心,別把書弄壞了。
整個冬天,張才平的父母基本沒啥事,重要的事,就是賣公糧和剩餘的糧食。現在,公糧賣完了,剩餘的糧食也賣完了。今年自家的收成很不錯,所種的大豆玉米甜菜共計收入了四千三百多塊錢。在往年,在別人家,這筆錢還不是純收入,還要拿出一筆農業稅和一筆提留款錢。村上會計給的票子上是六百五十三快錢。如果去除這筆錢,張才平家全年的收入纔有三千多塊錢。而今年,當收農業稅和提留款的工作人員去張才平家收款時,張家只交了173元錢。這是因爲用張才平的民辦工資頂的。張才平僅上了半年的班,工資是480元。
480元,在張貴和劉淑芹的眼裏,那是相當的不少了。要知道,一斤黃豆才5角5分,一袋食鹽才2角錢。
劉淑芹在心裏樂的不得了,兒子長大了,有出息了,能掙錢了,能替家裏分擔負擔了。張貴也非常高興,在外逢人就講,自己兒子能掙錢了。
張才平心裏也很自豪,認爲自己的書沒有白讀。既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又報答了父母的養育之恩。
張才平在上學的時候,就喜歡學習語文,愛讀一些文學的書籍。已經看過中國古典文學的四大名著,但從前是借別人的書看的。那時他對書的內容的理解也是很膚淺的。現在,自己親自擁有了這套書,由於年齡的增長,能力的增強,此時,故書重讀,自然是溫故知新了。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