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變天
灣仔皇后大道東387號大廈內,香江華新社也在討論木西公司。
霍倜嚴肅地彙報,“細微觀察,我感覺他們的戰鬥力很不一般,遠超過一般的保鏢、安保。”
曹正剛上任華新社保安部部長,掌管小華新的安保機構,恰好霍倜從木西調研回來,兩人聚在一起細聊。
曹正:“自稱特戰分隊,能力當然是按精兵的標準帥選。”
想到木西安保部的“成績”,霍倜很是認同領導的見解。
“今天木西特戰隊頻繁喬裝出入,要有行動嗎?”
曹正知道的更多,取笑道:“金珠金店被搶,李國成一定要替張揚親叔找回場子的。”
“那可有熱鬧可瞧了!”霍倜說完,兩人相視一笑。
在香江,華新社專注喫瓜三十年,喫瓜看戲,他們是專業的。
在97年以前,華新社駐港機構,實際上是中央直屬的駐港工作委員會,並不是如其名字般簡單。
華新社專職於新聞職能的部門,外人習慣叫“小華新”或者“小社”,其負責真正的新聞通訊社工作。
真正涵括其職能的華新社,是俗稱"大社"或"大新華"的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爲中共駐港情治機構,情報蒐集、監視香江,是其核心職責之一。
派駐香江的情報人員,一般安排在華新社香江分社的保安部,成員來自公安部與國安部。
軍情繫統也會加入情報工作,由總參二部下派幹部,領導其系統在港情報組織,一般以分社文化體育部副部長身份出現。
曹正和霍倜名爲保安部部長和下屬科長,實際身份卻是情報人員,監視工作本就是他們的職責。
木西公司爲外匯局創造大量外匯,逐步走進中央的視線內,蒐集木西的情報,也成爲華新社保安部工作的新熱點。
九旅香江辦事處的一系列舉動,行事方法和準則遠超乎華夏駐港機構的權限,而且大獲成功,震驚了駐港華新社。
對於這個活力十足的小夥伴,華新社高層充滿了興趣,除了霍倜登門外,更是在木西總部外佈滿眼睛,以期獲得更多的祕密。
木西總部作戰室內,一面貼滿照片和線條的黑板前,王海在給領導和下屬講解行動方案。
“匪徒先後上了3輛貨箱車,上加士居道後,往九龍灣一帶撤離。根據其逃串路線,大致劃定匪徒窩藏在九龍城寨、觀塘難民營、將軍澳三地。”
“按活動距離和潛在銷贓地分析,魚龍混雜的九龍城,概率最大,最遠的將軍澳可能性最低...”
“先行的哨兵已經進入以上三地,和線人一起踩點,很快就有消息傳回。”
王海放下鉛筆,命令:“特種分隊分爲五個戰鬥小隊,一隊留守總部,二、三隊目標九龍城,四隊、五隊作爲機動兵力,若九龍城行動失敗,則撲往觀塘和將軍澳。”
“武器方面,換裝M16、M-3、M-1911、M-79等美式裝備,狙擊手使用M21,重武器調配一挺給四小隊,以應對突發狀況。”
“煙霧彈、瓦斯彈、破片手雷等彈種帶齊,數量則按敵後俘敵戰法攜帶。”
講解完行動方案後,特戰隊員魚貫而出,到武器室領取裝備,以待黑夜降臨。
深夜12點剛過,哨兵傳回確切情報,匪徒就窩藏在九龍城。
“行動!”
木西總部後門悄然打開,前後三批僞裝車隊駛入黑暗,向目標地行駛。
凌晨3點半,喧囂一夜的九龍城平靜下來,但街頭巷尾依舊熱鬧,少不了討生活的三流九教。
“二分隊左翼,三分隊右翼,我率五分隊直插巢穴。行動要快,儘量不傷及無辜羣衆,但危急自身安全時,可以採用一切手段。”
全副武裝的“美軍大兵”快速的突入九龍城,在槍支的威懾下,夜食的貧民機警的躲回屋內。
更多的人,卻往迷宮般的巷道跑,向外散播着消息。
以三個分隊爲箭頭,所到之處寂靜一片,但更遠處卻喧囂起來,以行動組爲中心,形成一個即將沸騰的包圍圈。
三分隊抵達目的地,一棟三層的木樓。
“投特種彈!”
8枚瓦斯彈砸入各個窗戶,嗆醒瞌睡的馬仔,小樓沸騰起來。
戴上面具後,三分隊一左一右突入小樓,逐個清理房間。
幾聲低沉的槍響,幾聲慘叫後,三分隊成功控制小樓。
王海推開地下室門,一尊關二爺倒在門廳裏,裏面一片雜亂。
“找到金飾品了!”
“他就是頭目,叫阿星九?”
王海揪住流血的額頭,“是你搶金珠的?有什麼想說的嗎?”
阿星九努力睜開血眼,故作嘲諷的問:“你們想黑喫黑?”
王海笑了,不屑的說:“你們就這點見識?”
一邊的隊員已將贓物打包完畢。
“你們中間只能活一個!
如果只看到一半內容的用戶,請跳轉至:(絲路)看剩下內容。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夥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
喜歡本站的用戶麻煩收藏一下。防丟失網址。百度搜索新絲路文學網就能找到我們。
本章未完,請跳轉至繼續閱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