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五章 访客

作者:未知
绣竹果然贯彻了不理睬吴世恭的诺言,接下来无论吴世恭怎么逗她,她都撅着小嘴一言不发,搞得吴世恭都有些无趣。吴世恭正纠结着是否就厚着脸皮道一次歉时,门口来了一個家奴,說有一個叫孙呈秀的书生来拜访他。心想:正好可以缓一下绣竹的情绪。于是,吴世恭连忙叫家奴把孙呈秀迎接进来,自己也到门口去迎接。 孙呈秀是吴世恭在国子监的唯一一個好友,更是吴世恭十七年生命历程中的唯一好友。前文已经說過,這世的吴世恭是個十分内向的人,甚至xing格上有些自闭,所以基本上沒有朋友,可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也不知怎么的,和孙呈秀同学看对了眼,成为了交情很深的好友。 当时的吴世恭积极向上的,努力地想和那些优秀的、有希望能够考中功名的同窗靠拢。不過,由于他的内向,沒有什么人理睬他,只有孙呈秀会很耐心地和他交流探讨,并且耐心地回答吴世恭学业上的疑问。另外,吴世恭也了解到,孙呈秀曾经也一只脚踏进了举人的大门(为什么這么說的原因在下文将介绍),這也是让吴世恭特别佩服他的原因。并且,吴世恭只是内向,又不是傻,孙呈秀是真心对自己好,吴世恭当然感觉得到。所以在冷漠环境中长大的吴世恭对孙呈秀特别感激,有些亦师亦友的感觉。 孙呈秀,字耀之,他是北直隶大名府人,他从小就在家乡被称为是個神童,他十五岁考中秀才,十六岁便参加乡试去考举人,可谓是少年得志。可他的好运到此为止了。当时孙呈秀确实也考上了举人,可被考官阻挠落了榜。落榜的原因十分可笑,不是考官和孙呈秀有仇,而是因为考官看他太年轻而想要磨砺他。 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在年轻的时候也被考官用同样的原因搞了一下,可最后张居正高居庙堂,成为一代名相。他小时候的這段故事也升华为一段师生佳话。而阻挠孙呈秀的考官估计也想演绎同样一段师生佳话,来個成双成对。可谁也沒有想到,孙呈秀的厄运开始了。接下来,孙呈秀的父母先后病故,孙呈秀无奈丁忧,连头带尾,孙呈秀错過了下三次乡试,蹉跎了十二年。而那考官早就因为年纪太大致仕回家,并且后来也病故了,却留给了孙呈秀一地鸡毛。 等第十二年,孙呈秀信心满满地终于参加了乡试,可结果是悲哀的,落了榜。再接再励,第十五年,接着考,继续悲哀。這时的孙呈秀,年龄已经超過三十岁了,之前因为丁忧和钻研科考的缘故,孙呈秀也一直沒有成家。本来,孙呈秀還想着继续努力,可這时,孙呈秀的家族裡出了問題。他的爷爷故世了。 孙呈秀的家族在当地也算是個耕读世家,当然更是個大地主家庭。他的爷爷是族长。而孙呈秀的父亲是家中的二房。爷爷的故世,族长的位置当然顺理成章地落在大房——孙呈秀的大伯手裡。之前大房中,孙呈秀有個堂弟也很争气,考中了举人补了個官。如果爷爷在,凭着爷爷的宠爱,家族中继续支持孙呈秀读书当然沒問題。可爷爷不在了,家族中就要求孙呈秀放弃科考参与管理家族事务,反正家族裡已经有人做了官。可孙呈秀是从小和堂弟一起读书的,可谓是知根知底,堂弟的读书水平是远不如他,這叫孙呈秀怎么咽得下這口气?他对家族的决定是一百個不愿意。 恰好這时,孙呈秀的一個同窗回乡探亲。那人是考中了进士,做了個颇有权力的京官。得知了孙呈秀的情况,他那個同窗给孙呈秀出了個主意。他让孙呈秀想办法上国子监读书,并且留在京城参加顺天府的科考。要知道,顺天府的科考录取名额比较多,容易高中。换在现代,這做法有個专用名词,叫“高考移民”。并且那個同窗对孙呈秀說,就算沒有考上功名,只要孙呈秀从国子监肄业,也有机会补個杂官。這也算是一條退路。 听了這同窗的建议,孙呈秀一下子心动了。又看着他的同窗和他的堂弟做官的风光,他更加地十分羡慕,心裡就暗暗决定,就算最后只是国子监肄业做個杂官,也比无官做個穷秀才强。于是孙呈秀向他大伯闹着要去国子监读书。他的大伯倒也厚道,花钱上下打点,又靠着他那個同窗帮忙,孙呈秀顺利进入了国子监。在去京城前,孙呈秀和他大伯分了家,把他這房所有的土地和宅子折合了一千六百多两银子带到了京城,毕竟如果国子监肄业后补杂官,也是需要钱打点的。 当时,在国子监读书的基本上分为三类人。第一种是年纪比较大的秀才,基本上沒能力更进一步考中举人,所以一心想肄业后补官的;第二种是皇亲国戚、勋贵家的子弟,混着国子监肄业,弄個监生资格的;第三种就是京官的子弟和各地优秀的秀才,来进修提高自己水平,肄业后继续参加科考的。 孙呈秀当然把自己归类于第三种人。可是,在国子监读了一段時間的书,孙呈秀发现自己的水平最多是中等偏上的。尤其是那些官宦子弟,水平是远远高出了孙呈秀一大截。在明朝,南方的读书水平,尤其是浙江和南直隶的士子水平可谓是一枝独秀,而那些官宦子弟基本上都是南方人。有了這個发现,孙呈秀脆弱的心就有点要破碎了。 我們知道,孙呈秀以前在家乡被誉为神童,那时還志得意满,可到最后,年過三十還未考中举人,甚至都有了做個杂官也可以的念头,可见這时的他,心理已经脆弱的不行,再在国子监被這么一打击,更有了种丧失奋斗目标的迷茫感觉。正好這时的吴世恭十分崇拜地向他請教,一来二去,同病相怜的他们跨越了年龄的鸿沟,成为了好友。 可端午的后一天,孙呈秀正在国子监读书,突然传来了噩耗,王恭厂发生了大爆炸。在京城裡,为了节省开支,孙呈秀是住在王恭厂附近的一個同乡家中,当时的人们又沒有把钱存银行的习惯,孙呈秀把這些年花销后余下的一千二百多两银子都藏在了他的同乡家。那大爆炸,把他那同乡家夷为平地,他的同乡是全家而亡,而孙呈秀的那些银子当然也沒有了下落。這时的孙呈秀除了身边的几两银子以外是一穷二白了。要知道,藏在同乡家的那些银子是孙呈秀准备自己国子监肄业后,如果考不中功名,花银子活动选杂官用的。這下子,把孙呈秀最后的做官希望都断掉了。 除此之外,沒有了生活费,现在的孙呈秀能不能在国子监继续学业都成了問題。這些天,他已经把自己最后的几两银子都花得差不多了。今天,他来探望吴世恭,一方面是知道了吴世恭的受伤,确实也关心吴世恭這個好友的身体;另一個目的,是想向吴世恭借点路费回老家。因为在京城,他熟悉的人本来就不多,他也不想去求那做京官的同窗,要保持自己最后的尊严。不過现在的他,也对自己的前途彻底地灰心了。 于是,呈现在满心喜悦,出门迎接好友的吴世恭面前的是:孙呈秀那张灰白的脸。孙呈秀整個人仿佛失去了生气,象個幽灵般飘了過来。這让吴世恭大为惊异,收敛起了笑容,惊呼道:“耀之兄,怎么回事?你怎么成了這個样子?”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