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成为守备 作者:未知 等薛雨霏立完了规矩,让梅韵和琼娘退出大帐以后,薛雨霏立刻抛开刚才那副大妇的庄重模样,象只小鸟般,飞进了吴世恭的怀裡。 面对着吴世恭那双不检点的双手,薛雨霏立刻就气喘吁吁了。不過她挣扎地止住了吴世恭的进一步行动,对吴世恭說道:“夫君,晚上好嗎?” 吴世恭也觉得自己太猴急了一点儿。现在毕竟還是白天,也有很多部下会到大帐来找自己办事。反正到了晚上,长夜漫漫的,现在不需要心急。 于是在晚饭之前,吴世恭就带着薛雨霏到大营裡随便逛逛。其他地方也沒有什么好去的。吴世恭就把薛雨霏带到了自己的马厩裡。 现在吴世恭自己的马厩中,除了吴世恭自己的战马——人来疯以外,還有一匹当日裡从战场上救回来的,摔断了一條腿的那匹马。 那匹马救回来以后,兽医看到已经保不住那匹马的断腿了,就把那條腿给砍去。沒想到那匹马的生命力是十分的顽强,它竟然在大失血以后,活了下来。吴世恭也把這匹马安置在自己的马厩中,让它好好地恢复养伤。 见到吴世恭的到来,那匹躺在草堆上养伤的马立刻兴奋地仰起头来。吴世恭从边上挂在木柱上的布袋裡,摸出了一把黑豆,喂给那匹马吃。而一旁的人来疯也把脑袋凑到了自己的主人前面。 吴世恭笑着拍了人来疯的头一下,笑骂道:“你這個馋嘴的家伙,滚一边去。”但骂归骂,吴世恭依然又摸出了一把黑豆喂给了人来疯。 薛雨霏看到那匹马的断腿,母性立刻泛滥了。她可怜地摸了摸那匹马的马鬃,也抓了一把黑豆给那匹马喂食。一边喂,一边說道:“小可怜,你慢慢吃啊。” 夫妻俩一边给马喂食,一边就交谈了起来。薛雨霏问吴世恭:“夫君,你什么时候可以回京城啊?” 吴世恭摇了摇头說道:“短時間内不可能。不要說我有差事在身上,光是這次鞑子打到了京城,就可以看出来京城也不十分安全。我和侯爷也已经商量過了。我在河南就给我們薛府找一條退路。万一……,唉——!希望不要有万一吧。只是這样就苦了你啦。” 晚饭以后,夫妻俩早早的就上了床,大帐裡一片春色。等到激情過后,薛雨霏躺在吴世恭的胸口静静地休息着。 吴世恭抚摸着薛雨霏的长发问道:“儿子怎么样啊?” “麟儿很皮的。侯爷和夫人又娇惯得他不成样。天天都在闯祸,就是他的父亲不在身边有些可怜。”薛雨霏趁机又要劝吴世恭回京城。 吴世恭装作沒听懂,說道:“男孩子好动些不算什么事。不過再過上個一、两年,也该找個先生教教他了。不要光教他读书写字。弓马拳脚功夫也要学上一点儿。我在河南也打下了一些基业了,到时候還不是要那個小子来继承的。” 听了吴世恭的這话,薛雨霏一下子抬起头,眼睛中都闪着亮光。她飞快地在吴世恭脸颊上亲了一口,接着害羞地又缩到了吴世恭的怀中。 吴世恭接着說道:“這些年都苦了你了,连薛府都帮忙补贴了我六千多两银子。這一次我在滦州卖地得了一些银子,就留上一万两在薛府吧。” 吴世恭当时从京城裡带出来的护卫,很多都把身边多余的银子存到吴世恭這裡,托吴世恭带回京城家裡去。而很多银子吴世恭并沒有带回京城,只是寄回去一张帐单,岳父薛濂都帮着吴世恭代为支付了。 薛雨霏用手指在吴世恭胸口画着圈,說道:“這倒沒什么。侯爷也說過了,夫君在河南過着苦日子,薛府還补贴得起。” 又過了一会儿,薛雨霏终于憋不住问了出来:“听說夫君在河南娶了几個妾。妾身這次也给那些妹妹和孩子们带了一些礼物。不過今天怎么又有了一個琼娘啦?” 吴世恭听了以后有些尴尬。他只好岔开话题說道:“其实我也特别想你。等這次我回去以后安稳了下来,就把你接過来一起住。” “嗯!”薛雨霏高兴地直点头,接着就有些不放心地說道:“那麟儿怎么办呢?” “如果他大一点也让他一起来。” “夫君,還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梅韵她们都大了,你要怎么样安排她们呢?” 吴世恭是很奇怪,他回答道:“這事你做主就可以了。给她们找個好人家嫁了就行了。” “不是這样的。她们有几個不愿意出嫁,要跟着我們。”薛雨霏也有些小心思,她自己和吴世恭相聚的時間很少,就想要让自己的大丫鬟们和竹韵一样守在吴世恭的身边,为薛雨霏固宠。 “這事你就看着办吧。”吴世恭不愿意为這种小事而多动脑筋,吴世恭接着說道,“托你一件事,這次你回京,把薛强和那些死了的护卫带回薛府去。要好好地照顾他们的家人,這次打鞑子,死的人太多啦。” 发现吴世恭的情绪有些低落,薛雨霏就用自己光滑的身体摩擦着吴世恭,吴世恭兴致一下子又上来了,他翻身又把薛雨霏压在了下面…… 吴世恭和薛雨霏這样神仙般的日子一共過了四天,這时候,传圣谕的秦公公在秦良玉、马祥麟和白杆兵的另一位副总兵的陪同下,路過了滦州城回京。薛雨霏也只能够和吴世恭依依不舍地分别了。 吴世恭拜托秦良玉他们,把薛强等十几位重伤员和住在京城的那十几位兵丁的棺材带回京城薛府去。并且吩咐薛雨霏要好好照顾這些伤员,安排好那些死者的后事。 秦良玉离开以后,有些地方上勤王的明军也纷纷返回,路過了滦州城。当那些明军中的军将,得知了吴世恭手中有近五百個鞑子首级的时候,纷纷向吴世恭提出了购买的請求。 现在的吴世恭,对于鞑子首级的行情已经很清楚了。他已经从秦公公這裡知道自己的升职的消息,又知道這次升职,自己手中只要有一百個左右的鞑子首级就足够了。因此,吴世恭就答应了那些军将的购买請求。 不過,现在的吴世恭手中不缺银子,于是吴世恭就向那些军将提出了要用马匹、盔甲和火炮来交换這些鞑子首级。 可马匹和盔甲是那些军将的立足根本,這些军将都不愿意交换。只有用火炮来交换他们還感些兴趣。当然,象将军炮和大将军炮之类的他们也绝对不肯交换的,他们肯交换的就是口径很小的虎蹲炮和佛郎机炮。 最终,吴世恭用了近四百個鞑子首级交换了二十三门虎蹲炮和佛郎机炮。并且看到了吴世恭一副吃亏的表情,那些军将還送给了吴世恭大量的火药。 除此之外,作为赠品,那些军将還送给了吴世恭十几位会修理火炮的工匠。這让吴世恭是如获至宝。 由此看来,在当时明军的军将中,他们对大口径火炮在攻城上的作用還是肯定的。但是他们对小型火炮在野战中的作用确实严重低估的。更对那些会修造火炮的工匠是十分的轻视。而吴世恭却知道,那些工匠既然会修理火炮,那就一定会打火炮,稍稍培训一下,就是一名合格的炮兵。 秦良玉到了京城以后,崇祯皇帝又在平台召见了她。在這次召见中,崇祯皇帝亲自赐给了秦良玉他亲手写的三首御诗。 经内阁商议,崇祯皇帝批准,這次收复永平四城的立功将士的恩赏也很快下来了。吴世恭因为在攻克滦州城时阻止了后金军的援军,又有了近一百個鞑子首级的军功,因此,被调任战兵,为汝宁府守备。 但是,吴世恭的汝宁府守备,虽然额定兵员是二千二百人,然而因为汝宁府原来就有一個地方的千户所,這次這個千户所也将划归吴世恭来指挥,所以吴世恭也只能够得到一千两百名兵丁的军饷。 而朝廷的這個安排,无非就是遵循大小相制的原则。因为這么一来,其实吴世恭对汝宁府的那個千户所也基本上就沒有什么影响力了。 不過,吴世恭对這個任命倒是相当的满意。因为吴世恭现在的根基,完全就在归德府靠近汝宁府的那個千户所,還有汝宁府的北部山区裡。通過控制住自己徒弟陶辛,吴世恭完全可以在不丧失原来根基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地盘。而且自己多少也可以从朝廷中获得一些军饷,可以多养一些兵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