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相传 作者:何常在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最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一部天书。李淳风和袁天罡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沒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自唐以后中垩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见泄漏天机過多,一推李淳风的背,說道:“天机不可再泄,還是回去休息吧”,因此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 对于《推背图》施得也有所研究,只是過于深奥晦涩,不好理解。不過其中有些推断确实一语中的,很是神奇。至于什么神仙谷第十八代传人一說,纯属全有信口开河的胡言乱语,他压根沒有听說過什么神仙谷之名,更沒有自称過神算大师。不過也别說,全有为了抬高他,胡编乱造的莫须有的神仙谷门派,還真有故弄玄虚、提升身份的功效。 蓝国成本来对施得是视而不见的态度,基本上当施得不存在一样,他身为副市长公子,在石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什么样的大大小小的人物沒有见過,如施得一样看上去既不是官二代又不是富二代的普通人,根本入不了他的眼,他连对施得打個招呼的兴趣都欠奉。 不過听全有一說,他顿时吃了一惊,下意识又多打量了施得几眼,见施得虽然长得還算不错,却既不富态又不高贵,更沒有高人一等的气质,实在是平常得很,看不出来有一丝大师的气象,不由怀疑全有的话的真假:“神仙谷……是什么来历?沒听說過。” 故意不提施得,只提神仙谷,是蓝国成并不相信施得年纪轻轻就真是什么大师,不過,如果施得的师门大有来历,他也会高看施得一眼。沒办法,在官场久了,就喜歡看一個人的来历和背景。也是在20多岁的年纪,除非有一個极有本事的爹或是靠山,否则才初入社会,谁這么年轻就能凭借自身的能力拥有呼风唤雨的实力? “神仙谷是什么来历?說出来吓死人,呵呵……”全有悄悄朝施得使了個眼色,让施得稍安勿躁,其实是他想让施得安静地当一個听众就行了,怎么忽悠蓝国成,怎么自我抬高,由他出面就会一切oK。 施得回敬全有一個心领神会的眼神,虽然他不会主动自我吹嘘和拔高,但既然全有有心,就随他好了,有时候人在商界或是政界,也需要必要的宣传。 “神仙谷的创始人就是著名的预测大师袁天罡,作为神仙谷的缔造者,袁天罡却故意隐瞒了身份,以至于到了后世许多人不知道神仙谷的祖师爷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袁天罡。不過是不是知道祖师爷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神仙谷自从创立以来,就一直活跃在中垩国的歷史舞台之上,比如宋朝时,宋太祖死后,宋太宗继位,想求长生之法,有一個相士說,天子就应该施惠于万民,而不应该学仙求道,又說,二十年他会再来求见。转眼二十年后,宋太宗为立太垩子一事难下决定,相士果然又来了,太宗說,襄王宽容慈爱,有帝王之度量,但不知福分如何,還烦請先生到襄府看上一看。相士领命,才到襄王府门前站了一站就回来了,告诉太宗說,襄府门前来回奔走的人都有将相之相。将相围绕的人,自然是天命所归的帝王了……太宗听了大喜,立了襄王为太垩子。襄王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全有张口就来,侃侃而谈,他所讲的故事施得也听過,也知道其中的相士是何许人也,但此相士却不是什么神仙谷的传人,施得暗暗一笑,为了让莫须有的所谓的神仙谷高大上,全有也算是费尽了心机,也真是难为他了,沒想到,他居然還知道不少相士的轶闻。 “這位深得宋太宗信任的相士,就是神仙谷第三代传人。”全有倒也聪明,不說出相士的姓名,因为此人在歷史上确有其人,一旦說出,容易露馅,他不是别人,正是被道门称为陈抟老祖的陈抟,又称白云先生,是继老子、张陵之后的道教至尊人物,五代宋初时一位道门高隐和学术大师。 大凡歷史人物,一旦和帝王有了关系,就身份瞬间高贵了,蓝国成信以为真,瞪大了眼睛:“神仙谷真有這么厉害的人物?” “何止,神仙谷每一代传人都是人才辈出,十八代的传承,代代相传,从来沒有中断,传到施大师這一代,已经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了。”全有除了绘声绘色的讲述之外,還配合肃然起敬的表情和向往目光,不由别人不相信他的话的真实性,“第四代传人,也是宋朝时期的一位相士。当时相士为范文正相面……范文正是谁你知道吧?就是范仲淹,古人很讲礼节,从来不直呼其名,直呼其名是对人极大的不尊敬,通常都要称呼对方的字——范文正问相士,先生,我有沒有宰相之相?相士看后,摇了摇头。范文正很是遗憾地說道,如果我不能担任宰相,我愿意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 “相士很是不解,从宰相到医生,志向差距太大了,在古代,医生不是高尚的职业,因为在古人眼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相士就问范文正,为什么当不上宰相,就想当医生?范文正說,宰相治国,医生救人,不管是宰相還是医生,都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不为良相必为良医,是他毕生的志向。相士一听,由衷赞叹地說道,只凭先生为国为民的一番大公无私之心,必定可以弥补面相上的不足,以后成就不可限量。最后范文正当上了副宰相……” 全有见蓝成国完全被他的故事代入了进去,暗暗一笑,继续說道:“在歷史的舞台上,神仙谷虽然沒有史书垩记载——当然,神仙谷也不需要史书垩记载和史学家正名——却一直代代传承,传到第十六代传人王传先的时候,已经是清朝了。王传先由于天资聪慧的缘故,成名时,他才30岁。道光末年的一天,他路過湘乡地界时,正值农忙时节,农人们都在稻田中忙着劳作,沒人注意到他的到来。一抬头,正好一個扛着锄头的精壮汉子迎面走来,他只看了一眼就顿时大吃一惊,精壮汉子虽是农夫打扮,却分明是将相之相。当他正要拦住精壮汉子攀谈几句,却又发现精壮汉子身后的一個黑瘦男人,貌不惊人,又黑又瘦毫不起眼,却和精壮汉子一样,也是将相之相!” 蓝国成已经完全被全有的故事吸引了,睁大了眼睛,一言不发听全有說個不停。施得除了静心聆听全有的故事之外,心中对全有的知识渊博暗暗赞叹,一個人想要周旋在政商两界,能說会道是根本,但能說会道的前提還是要知识面广、见多识广,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才能不管讨论什么话题都可以有话可說。相信全有以前也对命理学的知识有過涉猎,其实对命运好奇并且相信命运的人很多,而且有一個显著的特点是,越是高层次的人,越信命,越愿意改命,并且越能改命成功。 “王传先惊呆了,怎么一個小小的村落,也有這么的将相,难道是他看错了,或是他学艺不精?他站在高处之下,环顾周围农田中的农人,结果发现,几乎沒有一人是普通人,人人都是将相之相、武将之才,人人都会高官在坐,并且荣华富贵……”全有见他的口才不但征服了蓝国成,连施得也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他更加高兴了,嘿嘿一笑,“国成,你說是相士看错了,還是有别的原因?” 蓝国成哪裡知道,他平常很少读书,更不用說读歷史了,他大摇其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快說,全有你快說呀。” 施得含蓄一笑,笑而不语,他当然知道真相是什么,却不会說出来,现在是全有的独角戏,還不到他上场的时候,就先让全有尽情地表演吧。 “王传先带着疑问和不解,离开了湘乡之地,不過,他一直关注着湘乡的动向。几年后,在湘乡人曾国藩的领垩导下,湘军强势崛起,镇垩压太平军。从此,湘军登上了歷史舞台,在长达11年的战争中,湘军谱写了一曲传奇之歌,以百裡之地而荟萃群才,以一军之威而维持全局,成功地打败了太平军,避免了中垩国走向更悲惨的黑暗命运,挽救了大清国运。正是得益于這一机缘,湘乡军政人才层出不穷,出现過文武官员近8000人,其中有30多人在《清史稿》中有传记。這些人,大多是农人出身,而且大多是当年王传先见過的湘乡农人……” 微一停顿,全有忽然一拍桌子,“啪”的一声脆响:“再后来,王传先被曾国藩聘請为上座先生,为他出谋划策,最后曾国藩得以善终,全是王传先之功。(记住本站網址,XS52,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输入“xs52”,就能进入本站) 這篇小說不错推薦 先看到這裡书签 找個写完的看看全本 (快捷键:)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不错,請,以方便以后跟进最新章節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