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疯狂借贷(一)
“朱尔典先生,在下此次前来,主要是想商谈一番贷款一事。”江渝在一阵寒暄之后,开门见山的对朱尔典說道。
“不,不,我想如果是贷款,我們不必谈。”朱尔典听了之后当即摇头道。
江渝微笑着說道:“朱尔典先生也许欠缺考虑,在下的贷款只是個人商业贷款,并不关系政治。但是,這次贷款偏偏已经被政治所挂钩了。您所顾虑的无非是在下拿到钱之后,会武力冲击中国当前政治格局,从而使大英帝国的代言人袁大总统的地位受到年威胁。”
朱尔典不可置否的笑了笑,接着江渝說的话让他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但是,朱尔典先生,您应该事先调查一番,以在下的华东银行的规模,再加上不久前德国向在下個人所提供的5亿银元商业贷款,以及其余各国银行所拿到的累计3亿元的商业贷款,如果我要冲击袁总统的地位,那么随时可以挥兵北伐,一举统一中国。”
“呃……”朱尔典一时沒反应過来,這是怎么回事?
“不過,本人只是一個商人,对于什么总统并不感兴趣,我所申請的商业贷款只是用来修建铁路而已,并且我已经与袁总统进行了沟通,我們之间已经有明确的分工,即他负责政治,我只负责发展工商。实际上在中国大规模修建铁路是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的,只要有铁路,大英帝国的商品就能够销售到中国各個区域,而且能从中国获得更多的原材料。您以为如何呢?”
江渝看着朱尔典问道,朱尔典迟疑道:“修建铁路确实符合我大英帝国的利益,但铁路贷款并非是這样的,一般各国对中国的铁路贷款條件都比较的……苛刻!例如我們需要铁路经营权,還要一些高额资产抵押。”
“呵呵!朱尔典先生說的是過去式的老黄历了,如今的中国已经能够自己修建铁路,再则就算大英帝国不给我們贷款,德意志帝国也会很乐意为我們提供贷款,這是政治所无法阻碍的,一旦政治阻碍了我們的工商业发展,我想袁总统的总统宝座也坐到头了。”江渝接着說道:“之所以在下会前来与朱尔典先生沟通,是因为在下并不太喜歡德国人的那一套,他们在我的集团当中的势力已经太庞大了,相反我更喜歡大英帝国所提供的贷款。再则,我也认为朱尔典先生是個睿智的智者,应该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說着江渝突然拿出一张存单,递给朱尔典說道:“初次见面,這是小小礼物,還望朱尔典先生不要推辞。”
朱尔典接過存单一看,顿时瞳孔紧缩了一下。
三十万银元!
這個年轻人出手竟然比袁世凯還要大方!朱尔典不动声sè的将存单放入口袋,轻轻咳嗽了一声,“唔!我想贷款方面将不是什么問題,不過要想让大英帝国改变铁路贷款模式,還得先让德国人出来,以此给帝国一些压迫感就可以了。”
朱尔典显然给江渝指了一條明路,那三十万两的巨额贿赂显然极为有效。
不要把外国佬都想得那么公正无私,实际上外国佬的交际更为简单,所以平时可能沒那么贿赂发生,但并不代表外国佬就不收贿赂。
特别像朱尔典這样,被派往中国,又无人监管,收点贿赂并无問題。
袁世凯之所以能和朱尔典保持良好的关系,自然也是因为袁世凯愿意砸钱,是朱尔典见過的最大方的满清官员,因此才向英国女皇写信给袁世凯說好话,最终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之后成为英国在华代言人。
而今天朱尔典又尝到了甜头,這個年轻人远被袁世凯更大方。
既然是這样,为什么要打压他呢!如果他像袁世凯那样登上中国权力巅峰,岂不是意味着他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多谢朱尔典先生指点,如果您能促成大英帝国对在下的商业贷款,事后在下還有重谢。”江渝不失时机的再次丢出了诱饵。
“我会尽力的。”朱尔典欣然說道。
這次外交行动很圆满的结束,江渝基本上打通了英国這边的环节。
当然還差一点,随即江渝开始联系他岳父尤科斯,半個月后,即传出了德国商业银行向华东集团贷款3亿铁路款的消息。
华东集团也提出了修建一條从浙江通往山西的铁路干线,這條铁路干线总长1220公裡,途径安徽、河南。
另外還将从胶济铁路修一條铁路到河北邯郸、邢台,另外从青岛修建一條铁路与连云港到南通的铁路相连。
胶济铁路是德国人修的,江渝要把铁路和胶济铁路相连很容易,而且在经营上不会遭到刁难。
而从连云港作为起点的陇海铁路则是比利时人修的,当初江渝修建海通铁路(连云港——南通)时,并未将铁路与陇海铁路相连,此时把青岛到连云港的铁路与海通铁路相连,那也是自己的事。
同时還将修建一條从江苏苏州到浙江杭州,再到江西南昌,再从南昌到湖南长沙的铁路干线。這條铁路命名为‘苏沙铁路’,总长1560公裡。
铁路修筑完成后,德国商人运货可享受价格优惠。
這個消息一放出去,顿时英法等国的神经都被牵动了,特别是英国人的神经被牵动得最厉害。
此时的德国已经成为英国全国霸主地位的强大挑战者,德国人不仅在远洋运输上已经直追英国,而且在对外扩张方面已经严重不满英国对全球大量殖民地的占有。
殖民地的占领主要好处就是获得原材料以及商品倾销地,而然如果德国人在中国投资铁路,岂不是說德国人将可以将商品倾销到中国,而且能从中国获得更多的原材料。
這已经严重挑战了英国的在华利益。
朱尔典此时适时的给英国女皇写了一封信,并向英国内阁提交了一份报告。
朱尔典在报告中声称,中国人突然间想要大规模修建铁路,而且已经具备了大规模修建铁路的基础,他们不仅已经能够制造铁轨,连机车都已经能够制造了。
“大英帝国已经无法阻碍远东在铁路上的发展,因为德国人已经认定了要向远东长江巡阅使江渝提供大量商业贷款,就算德国迫于压力取消贷款,也能暗中达成這一协议,而且要让德国人迫于压力停止向华东集团贷款显然是不现实的。不過根据我的接触,华东集团控制者江渝還将计划修建更多的铁路、公路,并且是一個亲英远东人,而且手上有大量优良资产进行抵押,如果大英帝国向其提供贷款,依旧将会在在华利益方面相比德国占据上风……”
朱尔典的报告起了巨大的作用,英国人在发现华东集团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大量工厂之后,已经意识到靠单纯的封杀已经无法抑制江渝的发展了。
一旦這個军阀头子无法实现其目的,必然全面倒向德国,同时還将冲击英国在华代言人袁世凯的地位。
以這個军阀头子的财力,以及之前复兴军所表现出来的军事素养,袁世凯根本无法阻挡他的脚步。
但還算好现象的就是,当前這個军阀头子更关心工商业发展。
给华东集团贷一些钱是沒問題的,只要他们不倒向德国人,同样也只要他们不威胁到袁世凯的正直地位。
因此之前江渝提出的贷款使用监督也被英国所认可。
在朱尔典的争取下,很快英国就同意了向华东集团贷款三千万英镑的贷款,江渝马上就确定下了這三千万英镑的用途,全用来投资农业。
“小渝,加上這笔钱,我們在农业上可是投入了七亿元进去了,是不是投太多了?”江远川有些疑虑,农垦公司是他在负责经营的项目,两淮行政总署沒收的土地全都承包给了华东集团的农垦公司管理。
“也不是太多,现在工业开始发展,工人的工钱也开始上涨了,人们也逐渐富裕起来了,這时候必须保障粮食供应,否则就会通货膨胀了。”江渝对父亲說道,正所谓足则让,不足则争,老百姓就是這样。
只要粮食供应稳定,就算钱再多也不会使农产品的价格太高。
就如同后世的美国佬那么多钱,可人家的农产品价格为什么沒有暴涨。說到底,印钞票并不是問題,問題是你能不能保证生产供应。
只要能保证生产供应充足,也就不会拉高物价。
然而江渝的贷款之路远未结束,七亿元砸到农业上,主要是为了保障后面的贷款砸到工业上使农业能够支撑的住。
英国却是想,投资农业能赚到什么钱?
不久之后,江渝又把手上的那些资产评估报告拿了出来,开始到各国银行借贷,其借贷额度高得吓人。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