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八章突破感应,九天练气

作者:辰一十一
*提示: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是空的 位置: 《》 背景: 默认10pt 滚动速度: 钱晨眼前一花,就又回到了那座他暂居的荒僻宅院中,小院裡一片月光如水,安宁静谧,四周传来隐隐的虫鸣之声。 感知到這熟悉的一切,钱晨却眉头一皱,下意识的抬头望月,观察月相。 看着那和进入轮回之地前毫无二致的月向,他眼神便是一凝,再低头掐算。 为了保证万全,钱晨甚至连续掐算三次,才確認此时便是他进入轮回世界的下一刻……他在虚空的其他世界完成任务花费数日,到了轮回之地又待满了两天,中土世界的時間居然沒有任何流动。 仿佛轮回之地中发生的事情,只是一场幻觉。 轮回之地的時間与中土居然相对独立!看来轮回之主的大能,還在我意料之上。 钱晨感慨一声。 他回到中土世界后,精修的道行并未消失,昭示着轮回之地发生的一切并不是某位大能施加的幻术,此时一身内气已跃跃欲动,几欲冲破玄关一窍,散于天地之间,灵觉也隐隐约约与周围数十裡的天地元气都产生了妙不可言的感应。 只要钱晨心念一动,便可内气冲破玄关,与天地元气相合。 如此内外元气结合,炼虚为真,化为一口真气,便是正经的练气修士,不负之前只能用内气御使法器的尴尬。 但钱晨知道,越是此时越要沉稳养气,這内外相合化生而出的第一口真气关系根基,若是這一步走差了,未来還要花许多苦工磨炼,才能将真气杂质慢慢褪去。 钱晨可不想在练气境界驻留数十年,来弥补今日的過失。 寻常宗门大教在這一步常常有闭关静室,设有阵法汇聚某种灵气,禁制阻挡浊气,在静室内感应元气,便可避免浊气沾染。 只是這也有一层坏处,那便是缺少了突破感应时对天地元气的种种微妙感应和复杂气机的洗练。对這些复杂气机的敏锐就不足,虽然不妨碍采气,但相对于道门真传来說,這些取巧的修士对天地元气的感知,就太過粗糙。 就像眼中只能看到黑白两色的色盲一样,虽然也能观察天地,但就难免会粗疏了一些。 日后修行法术,神通,比如掐算占卜這种需要感应极为复杂的气机变化的道法,资质就会很差。所以才說筑基、感应這两個关口,干系后天的根骨资质,与修士日后成就息息相关。 修行者常說的根基,便是指這些。 好在钱晨自有太上道传承的秘法《太上感应经》,這篇道书乃是太上道祖所传,描述的便是感应天地的种种关窍。乃是太上道,甚至是整個道门突破感应這一关口的必修道书,对于旁门左道,乃至妖魔佛神来說,又是无上秘传之法。 非道门真传弟子不得传授。 钱晨先放出天罗伞悬在头顶,祭起青罗,一片清气垂下,既沒有阻碍钱晨与天地的沟通,又能防止杂气,晦气,秽气,浊气的沾染,以及种种外魔的滋扰,這一片清气极为厚重,就算有人想要趁钱晨入定之机图谋不轨,沒有十天八天也难以破开。 再弹出一张清净符,发出一道清光,将這荒僻小院转過一圈,便将种种污秽扫去,就连久无人居郁积的阴晦之气,也消去了许多。 钱晨還是有些不太满意,這裡终究還是杂气太重。其实对感应不利,道门正经的修士突破感应,要么在灵山大川,這等灵机天然汇聚之地,连俗世的世家子弟,也会择一风水绝佳之处;就算是旁门左道,也沒有随便選擇一個荒郊野外,久无人住的破败宅院去突破的道理。 但條件就這样,而且钱晨自有楼观道的秘传,感应這一关不需要太注重外部條件。 毕竟只要采一口外气至精至纯,不受杂气污秽便可。其他气机复杂一点,還能锻炼感知。 钱晨默诵《太上感应经》,虚极静笃,无复我身,渐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心神感知到了一個隐秘的所在。他轻叱一声,内气一吐,撞破玄关。只是這玄关并非头顶卤门,也非脚下涌泉,不是泥丸,并非丹田,而是身前鼻端三寸处,一处虚空所藏。 钱晨的内气在這裡冲破关窍,开辟了一处外窍。 這外窍有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故谓之玄关一窍。 浑身的内气涌出,藏在玄关一窍之内,钱晨只觉体内空空荡荡,仿佛贼去楼空,這时候整個世界在钱晨的心中,陡然清明了起来,他的感知脱离了眼睛,渐渐沉入元气的本质,那一草一木,一石一土,皆退去表象,反饋为元气本质。 钱晨灵觉顿时察觉到元气的种种微妙性质,只是洒落的月光之中,就有种种复杂的元气纠缠,各有微妙。钱晨依照辨气法分别,将其中阴气,寒气等一一分類。那阴性的元气,粗略可以分为十三种,有除去九种比较驳杂,要么带有晦气,要么太過阴沉。 总之不太符合辨气法所言:灵、清、纯、净、善、美、柔、和、生等灵气九德。 不适合滋长生灵,长养万物的元气。 剩下四种元气之中,有月之精华的纯阴之气——太阴元气,還有带有阴气与寒气性质,本质比较纯粹的一种元气——冰魄元气,剩下還有少阴元气,广寒元气等。 钱晨灵觉再深入仔细感知,太阴元气之中也有许多不同的性质。 据說太上道祖昔年讲道之时,說起感应元气,划分有一元之数,十二万九千六百种之多。灵宝道祖曾笑言,自己能感应之数超越此十倍。等到讲道完毕,灵宝道祖回到碧游宫的时候,才恍然领悟,顿时惭愧的对左右道:吾不如太上! 灵宝道祖座下弟子询问原因,才知道太上划分的一元之气,各有性质,已经是天地细分的极限。灵宝道祖虽然能感应此十倍以上,但其中许多元气并不具有性质差异。或者說那种微妙至极的差异,除了道祖能感知之外,已经沒有意义。 太上道祖删繁就简,将那些在天地运行中无用的元气属性删去,简化了元气的属性。 這一言是太上为天地立道。待到灵宝回到碧游宫的时候,就发现了天地之道更加明晰,种种无用的属性,对于天地来說已经不存在。大道运行更加顺畅…… 才知道太上合道而灵宝阐道,相互之间境界有别。 此后灵宝道祖便效仿太上,不在阐述天地大道,而是截道为之…… 所以钱晨虽然也能感应太阴之气中還有种种不同的性质差别,但這只是驗證自己的灵觉敏锐程度,元神之下,太阴之气這些更深层次的不同属性,并无意义。 就好像你用纸写字,也不需要分辨這张纸是米白色、象牙白、浅白色還是乳白色。 這太阴元气的微妙属性,我只察觉了七种。道有九阴,距离元神真人能察觉的九种還有些距离。钱晨微微一笑……却只去采纳灵觉感应中的一种清灵之气,此乃九天清气,精粹纯净,乃是感应合真的上品外气。 采纳這种元气是道门前辈无数年来的实践经验,即能保证真气的纯粹,又不至于采气太過苛刻,搞的自己炼化法力缓慢,恢复也困难。 若是精中取精,再纯粹十倍,那么元气也就相对稀少十倍。 别人一天炼化的法力,顶你十天辛苦,自然是等人家都突破元神了。你還在为积蓄结丹的元气而苦修。 這九天清灵之气還有一個好处。 世间的元气分布并不均匀,靠近水边,水行元气自然就多一些,在沙漠之中,采纳水气,自然也要困难十倍。若是感应采气的元气分布太過极端,诸如北极大光明宫,宫中修士凝练冰魄元气,离开了北极冰魄元气稀少百倍,几乎难以修行。 结果大光明宫修士大多只能困居北极,人称寒鲸。 取鲸难离大海之意……嘲笑他们坐困一地。 实际上大多数修士都有這般难处,红尘元气驳杂,若入红尘,采气练气就难,所以只能远离红尘,居于灵气充盈之地。而远离红尘,又难以磨练心性…… 而凝练九天清灵之气的好处就是,這般元气在尘世虽然也比较稀少,但只要往上飞遁,越是向上,清灵之气越充盈。此气清灵,故而浮于九天。从中土神州任意一处地域往上飞遁,都能轻易的采清灵之气,练化为真气法力。 钱晨早有一件飞遁之宝——飞云兜,每日只需乘着云气上天,便能采纳九天清灵之气。 回到地上在慢慢炼化,无论在哪裡都不耽搁修行。 所以旁门修士中常常有俗言俗语道:元气越怪,老的越快。元气越少,死的越早!笑得就是凝练的元气太過偏门,结果只能困在洞府或是某地,难以结交同道,久而久之,修炼的脑子都木了的修士。 以及那些心比天高,采纳的元气太過稀少精粹,结果一辈子都沒能积蓄足够,难以突破境界只能坐化的老修士。 钱晨将周围精粹的九天清灵之气一丝一丝的采纳入玄关一窍,往往要数十個呼吸,他的灵觉才能捕捉一丝。 此窍被他炼的犹如丹炉一般,内有不同的丹室,其中一口丹室,专门用来盛放此气。如此数個时辰,才采够了清灵之气,将那一口清灵之气和一口内气,一同纳入玄关窍炉中,犹如阴阳轮转,清浊升降,如此炼化了九次,才将内气外气合一。 犹如炼丹一般,炼出了一口真气。 那一口真气从玄关返回钱晨体内,登时宛如涓涓细流,周流全身。钱晨睁开眼睛,黑暗的虚室中犹如电光一闪,整室皆白。他伸手一指,飞云兜便与真气交相感应,从他怀裡跳了出来,化为一朵祥云,托着钱晨遥遥升起,直入青冥…… 飞云兜越飞越高,很快已经离地数百丈。 高空的寒风愈急,若是以前,钱晨早该受不了了。但此时他真气成就,已经能真正祭起飞云兜的一应妙用,云气一档,寒风自然绕過钱晨。 如此飞到了云端处,钱晨才操控着飞云兜稳定下来,闭目采纳九天的清灵之气。 只花了比之前的快捷百倍的時間,钱晨就采纳了第二口清灵之气,依原法与内气合练,很快就练出了第二口真气。 从天色发白到月上中天,又从月色动下到日上中天,钱晨一边分出心神操纵飞云兜,一边一意苦修,直到将一身内气炼化了小半,体内真气已经娟娟流淌,宛如小溪,才降下云头,回到那座荒僻小院调养精神。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