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招兵买马 作者:未知 仲夏时节,城外的稻田一片金黄,阳光炫目的灿烂。 麻城县城的南门公关庙前,几声铜锣声响,吸引了一大早上前来赶集购物贩卖的百姓们。 关公庙前的那排大柳树下,摆着几张木桌,桌前站着一排人,都穿着一色的红色衣袍,类似于军袍。其中一個提着锣正卖命的敲打着,很是有有劲。在一旁则插了两根旗杆,一面旗上绘着“招募”,另一面旗上则绣着“乡勇”二字。 有识字的站在那裡对围過来的其它百姓介绍,“看样子這是在招募乡兵呢。” 旗杆前空地上還用石灰画了一個大圈,几名健壮的年轻人正站在線外维持秩序,让围观的百姓不要挤過线。 招兵的人正是刘钧,昨天他就带着一伙兄弟還有陆雪琪来到了县城。与李春江会合之后,本来今天李春江要過来亲自主持招募的,不過因为临时有事,最后就委了刘钧先来招募。又派了几個家丁過来,不過很明显這些李家的家丁对于刘钧這位未来马队的队副并不怎么放在眼中。 虽然人過来了,可是故意出工不出力,就坐在一边,懒洋洋的打着哈欠,根本就不管招兵之事。 刘钧对這些家伙的想法清楚的很,不過也懒得理会他们,反正他现在有十来個兄弟帮衬,也不需要這些家伙干活,沒他们掺合還更省心一些。做为前世当了七年兵,這世又在武学中呆了两年的人,招几個乡兵岂能为难到刘钧。 刘钧看着随着锣声正不断聚拢来的人群,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把我們的木头人摆到左边去。” “老三,你把我們的招募條件跟大家仔细宣读。” “好呐。”王谦回道。一面把几张早写好的招兵告示贴到那排柳树干上,一面還站在树下宣读。 “大家听好了,听好了啊。這裡是解元公春江公子与西湾刘继业公子一起建立的乡团马队,隶属于沈庄梅公麾下保生堡乡团。凡愿意参加的到前面报名,一旦條件合适通過者,每人有五两银子安家费,以后每月有二两银子饷钱,另外還有月粮六斗,给衣鞋......” 王谦那大嗓门一喊,围观的人群顿时都激动起来。 “這真的假的,一月能有二两银?還有六斗月粮?”有提着一串鱼进城准备卖鱼的年轻小伙高声问。 “還给衣袜呢。”另一個提着一篮子鸡蛋的中年汉子也激动的道。 “還给盐油酱菜呢!”一個赶着毛驴的老太不甘落后的喊道。 “肯定是骗人的,不可能有這么好的條件。”一個穿着长袍的行商自认为见多识广,根本不信,“我听說陕西那边官府蓦兵,一年才十两银子。這招乡兵,怎么能這么多银子。骗人的,肯定是骗人的。” “這位兄台,說话可要小心点,你也不看是谁招人。朝廷招兵当然钱少,這可是春江公子招兵,那待遇能一样?春江公子是谁,解元公,四部尚书家的天才呢。” “就是就是,這兵還是梅公乡团的呢。”有人喊道。 那行商被人抢白,面红耳赤,可依然不甘示弱,“我是不相信的,我今天就在這裡看着,到底是真是假。” 不少年轻人却不理会這個行商,却已经纷纷向王谦打听该如何报名了。一時間,无数年轻人涌向那名报名。 二两银子一月的待遇实在是很有诱惑力的,要知道,朝廷的巡检司弓兵,也是从地方上的良家子弟中挑选服役,一般是挑家裡有五六十亩田地的家庭年轻子弟。最初时是做为一种役,后来一條鞭法后,各种役都一條鞭法缴纳了,但各种役還得服,只不過服役的同时朝廷会发给工食银子。 而巡检司的弓兵,一年的工食银子不過七两。此外還有急递铺裡的铺兵,一年也差不多這個数量,而服快班壮班守库房门禁等各种役,甚至還沒這么多。 虽然麻城属于富庶之地,可因为豪绅众多,田地大部份集中在少数的地主乡绅的手中,因此大多数的人都靠佃地甚至是手工過活。 而此时那些工匠们的工资又有多少?一般来說分为匠和夫两种,匠、夫又各分为长工和短工,匠的工资要高于夫,长工的工资高于短工,但相差不是很大。不同的工种,工资有所差别。 比如一個油漆匠一天有六分银,而一個装订匠每天有七分银,装炭夫、搭棚匠一天有五分银,搬运夫一天一钱二分,女轿夫一天四钱八分。打扫夫则一天只有两分银。 总的来說,麻城此时一個普通的劳动者,如果从事的是非技术性的工作,一天也就是三到四分银子,一些劳动强度比较高的工种一天可能有五分银,具有专门技术的工匠,一天大约有五到七分银。 一两银有十钱,一钱十分。 一個沒技术的普通民夫,一天三四分银子,一個月做满三十天,也只有一两到一两二钱左右。 而现在,刘钧招兵,开出的价格是每月二两银。此外還有六斗月粮,更别提還有发衣鞋布料油盐等等,而且還有五两的巨额安家银呢。 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個手艺匠人能赚到的月薪了,谁不心动。况且只是乡兵而已,又不是朝廷的官军,李家和梅家的声名都很好,大家也不怕被骗。 报名的人很多,有年轻人,也有些中年人,甚至有些头发都白了的老头,也挤着要来报名,其中也不乏一些瘦弱的小家伙。 张山带着几個人站在那裡,旁边摆着几個木人。 报名的人要過的第一道挑选,就是身高。 這几個木人是刘钧昨天木匠临时赶制的,做的很粗糙,有個人形。不過這几個木人的作用就是比身高,几個木人都是一样高,每個五尺二寸。明代每尺约三十二厘米,因此五尺二寸就是一米六六左右。 订這個身高标准算不得高,但也不算矮了。明末之时,南方的百姓普遍算不得太高,一六六的身高应当算是相对比较高的。 “看到這几個木人沒有,低于木头人的不行。要高于木头人,年纪十八岁到二十八岁者。” 五尺二寸的身高是第一個招募條件,第二個條件是年龄。刘钧招募新兵的年龄要求在十八到二十八岁。太小不合适,太年纪大了也不合适。虽然本来也可以放宽上限到四十岁甚至是四十五岁,但既然是招募新兵,條件又這么好,刘钧不怕招不到人,就干脆尽量招年轻一些的。 仅這两個條件一出,立即就让一大批跃跃欲试的人心灰意冷了。许多人不是年纪不合,就是身高不够。 “我才三十岁,我還年轻呢,比那些鸟毛還沒长齐的家伙合适多了。”有几個三十多岁的人不服气的在那裡喊着,可惜标准就是标准,丝毫沒有通融的可能。 李家派来的那伙家丁這個时候被刘钧派上场了,他们一副丝毫不讲情面的冷脸,把那些反对抗议的家伙全赶到了一边。几個人如门神一样,站在白线上,被刷下来的人一個也别想通過他们。 不過就算是通過了身高和年龄两個基本條件的报名者,也并不是就能高兴的。 還有许多项测试在等着他们。 通過身高和年龄筛选的报名者被带到了一边,都是群年轻的小伙子。刘钧满意的点点头,不得不說麻城确实富饶,人口众多,哪怕明末许多地方普遍日子难過,可這裡却似乎受到的影响不大。 “第三项测试力气,這裡有一排石锁,分别是一百斤到三百斤,大家按自己的本事選擇,可以多试几次。测试過后,每人可以到那一头去领两個烧饼吃。”刘钧对着那群前两关通過的报名者大声道。 第一关测身高,第二关测年龄,第三关就是测力气。 最低的标准是双手各提一個五十斤重的石锁,提起十次算合格。当然如果力气越大自然越好,得分也就越高,若能够直接举起那把从关公庙裡借来的两百斤青龙偃月刀,并舞动起来,那就能得到最高分数。 两百斤的大刀,刘钧能举起来,但也只能勉强舞個几圈。当然,也只是勉强舞几圈而已,并不能拿着对战,這也只是测個力气。大明朝除了那位刘大刀真的拿一百多斤的大刀当战斗兵器,這样的牛人并沒有第二個。 许多人在第三关被无情的刷下,哪怕是最低要求的双手各提举五十斤石锁十次,也不是人人能過的。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此便只能拿两個烧饼到线外去看热闹了。 不少人虽然被涮下来,可這么一会功夫還能领到两香喷喷的烧饼,還是很满足的。 桌案边上,李家来的一個家丁瞧着那热闹的场面,却是皱了皱眉,不以为意的笑道,“搞這么麻烦干嘛,直接牵马出来,把弓摆上,让人试骑射不就行了。”這人宽肩窄背,虬髯满面,很是魁梧。李家来的那伙家丁中,這人明显是個头。 刘钧笑了笑,道,“麻城毕竟又不是北方,更不是九边之地,哪来那么多会骑马又会射箭之人。因此我无也就只能尽量挑选更接近的,咱们招募一批年轻的力壮的,再回去训练也是一样的。” “力气测试合格的,带到那边去,让他们骑马试试!”刘钧对大胡子道,“這方面你是行家,就由你来亲自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