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1章 助饷

作者:未知
城南八裡的李家坝,豪宅连片,這裡是李氏家族各支聚居之地。虽然李家有明一代出了几十個举人、进士,不少的高官大员,也有不少经商大富者,不過不论是当官還是经商,各房都還是在這裡建有宅院,当官的经商的,最终老了以后還是会落叶归根回到這裡。 李长庚正在书房挥墨写字,管家拿着一叠請柬過来。 “麻城各家的請柬都已经写好了,现在派人送過去嗎?” “嗯,各家都要送到,不要遗漏了。”李长庚点点头。 老管家道,“春江少爷這回好像真有心弄這马队啊。” “這是好事啊。” “老爷,這怎么会是好事啊。春江少爷文曲星转世,是要考进士当状元的,上科中了解元可却因身体突然不适错過了参加会试,太可惜了。這如今会试還有半年多就要开了,春江少爷這個时候应当好好温习功课才是啊,怎么能去花時間弄那马队呢。春江少爷可是读书人,闹一個马队实在是...” 李长庚却是笑笑摇头,“如今不比以往了,這天下到处动荡,读书人也无法再安心读书了,就算考中进士做了官,也不比過去了。這天下如今整天就是打仗打仗打仗,东南的倭乱這几年虽然好些了,可西北流贼又起,甚至早已经糜烂了天下,四处流窜。北方的建虏,也是一年比一年厉害。无处安静了,不知兵事,是当不了官的,公辑倒是眼光很敏锐,看的很远。” “可這事总归是有辱斯文,整天和一群粗汉一起,像什么话啊。”管家還是老观念,“要我說啊,咱们家也有现成的家丁,数量還不少,就算春江少爷想要历练,那就让他带着家裡的家丁去操练操练就是了。哪用的着還再去招募一伙人,還要搞的這么兴师动众。” “老爷,我听說少爷看中的那位队副刘继业,今天招了四十個人,都是群猎户、革掉的驿卒之类的,還有八個和尚呢,這...” “你啊,這些事情就不用替他们操心了,就算這事真弄不成,也沒关系,年轻人吃点亏也是积累经验嘛。” “老爷要真這样說,那你就任由春江少爷去玩就是,又何必下這么多帖子請柬,邀县裡上下有头有脸的人都過来赴宴呢,還不是春江少爷玩的太大,需要很多银钱。老爷你就是太惯着春江少爷了,我看這贴子送過去,各家就算来,也未必是高兴的呢。” 李长庚笑笑,“他们总得给我李长庚一個面子,何况還有信天的面子呢,這马队可是他的乡团所属。” 夜幕降临,李家坝一片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李家大院前,车水马龙,应邀前来赴宴的各家都纷纷坐车前来,還带来了家中的子弟。各家马车前后又還跟着大队的家丁,一時間,李家坝喧闹非常。 李家的管事们早早站在门前迎接。 刘钧也带着新招募的马队成员一起赶到,四十名新兵,加上他和李春江的那二十兄弟,加上十個后勤,刘钧带着足足七十号人前来。 下午时已经在县城裡扫了一遍货,给所有人全都置办了一套崭新的行头,大家都穿着蓝色的袍子,黑色的靴子。来前又特意安排洗了個澡修剪了胡须,因此七十個穿着统一服装,修饰一新的马队乡勇到来后,引起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李春江早在门前等候,见到他们這出场,也不由的惊讶。 “非常有气势,隐隐已经有几分精锐气势了。”李春江笑着上前对刘钧道,“走,我带你去见我伯父還有各家的家主。” 马队的乡勇自有李春江的人安排,刘钧跟着李春江一路进入大堂。 大堂上也是灯火通明,早照的如同白昼。 李春江领刘钧进入,向众人道,“小侄在這裡向诸位介绍一下,這是我马队的队副刘钧刘继业,黄州卫武学生员,有勇有谋的年轻俊才,先前流贼突然来犯,正是继业兄智计退贼。” 此事在座的有听過的也有沒听過的,此时都不由的齐声称赞了刘钧几句,不管怎么說,這個小武生如今跟李家关系亲密,大家相互捧捧也是应该。 李长庚起身,“如此俊杰,正是我麻城之福啊。如今刘世侄与舍侄愿意为麻城的父老乡亲们出一份力,建立一支乡勇马队,保护乡梓,我李某人是非常高兴看到的。今天邀請大家来,也是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多提携帮助下他们,毕竟乡勇也是保护乡裡。他们年轻人出了力,我們這些老家伙也就顺便出点钱,助他们一臂之力。” 李长庚說完,一招手,管家带着四個家丁過来。 “李某就先带個头,白银一千两助饷,另外助良马十匹!粮食一百石!”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那四名家丁便把两個托盘抬了上来,掀开上面蒙着的红布,五十两一锭的大银锭足足二十個摆在上面。 一千两银子,這不是個小数目,若再加上十匹马和一百石粮,折算下又是近千两银。不少人都在暗暗感叹,李长庚倒是大方,一下子拿出這么多钱来给自己的侄子去折腾什么乡团。不過大家面上還是维持着笑脸,但也知道,今天這顿酒席不是那么好吃了,不出点血怕是不那么容易走的。 正在大家想着要出多少银子助饷时,這时外面传来一声响。 “沈庄梅老爷到!” 随着這声喊,一個头发花白,但却精神矍铄的老者健步踏入大堂,身后還跟着数人。 “抱歉,老夫来迟一步了。” 刘钧一望那老人就觉得眼熟,這时再一听声音,立时就发现原来這老者正是之前他去刘家贺寿路上遇到的那老人,就是那個送了自己一副珍贵的董其昌画作,可却只字沒提此画珍贵的老者。 “原来他就是梅之焕!”刘钧心裡充满惊讶,之前他也曾经猜测過,认为那個老者身上的气势,绝非普通乡下老者,尤其是身边带的那几個随从明显就是久经战场的老兵。只是当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那個一面之缘的老者,居然会是梅之焕。 号称司马世家的七裡岗梅家的当代家主,麻城四大望族之首的梅家家主。前甘肃巡抚梅之焕,一個在麻城真正掌握话语权的人。 “小友,我們又见面了。”梅之焕一路越過众人,直接走到了刘钧的面前,温笑着对他說道。 刘钧自那惊讶之中回過神来,连忙拱手行礼:“小侄见過梅公,不曾想到原来您就是梅公,還請原谅当日眼拙。此外,還要感谢你当日赠送的那画,当时小侄真不知道那画如此珍贵,本来如此贵重之物当物归原主,只是送出去后才发现,不好再要回,实在是抱歉。” “哈哈哈!”梅之焕一阵哈哈大笑,“一副字画而已,既然送给你了,那你送给谁都沒关系。听說你要和公辑建立一支乡勇马队,非常不错,年轻人就得有想法。不過,你這马队可是隶属于我梅某的乡团之下,以后可就是我麾下的兵了。” “能在梅公面前听教,求之不得。” “跟我老头子就别這么客气了,那天你不是叫我世伯了嗎,以后继续這么叫就是了。”說着,梅之焕還很亲密的在刘钧的肩膀上重重拍了几下。 這番亲密的对话和举动力,让许多宾客都大为惊讶。 甚至有人在小声的询问旁边的人,“這個刘钧到底什么来头,怎么看他不但跟李家亲近,连梅公也如此熟啊,還不是一般的熟,难道是李梅两家的亲戚?” “李梅两家的亲戚,還姓刘,那可能就是刘金吾家的了。可不对啊,上次刘老太爷子大寿,沒见刘家年轻子弟中有這位啊。”有人疑惑道。 “估计不是刘金吾家的,你看刘家今天各房也来了好几個,可先前刘家并沒有人上来跟這個刘钧打招呼啊。” “那這小子什么来头?” “是啊,奇了怪了。莫非是府城又或者京城来的,哪個名门子弟?” 這边梅之焕却是很亲切的拉着刘钧的手往主桌那桌走,“你跟公辑两個就陪我做這桌,一起說說话。” “這不好吧,我只是晚辈后进。” 李长庚笑笑,“梅公可是难得這么喜歡一個年轻后辈的,這個面子你可得给。”說着,他望向梅之焕,“当然,光是口头上說欣赏年轻人是不够的,如今继业和公辑有心想为乡梓做点事,刚建了一支乡勇马队,你是前辈,這马队又隶属于你的乡团,于公于私,你都得表现表现吧?” “我懂,我懂。”梅之焕笑着道,“老夫当然得表示下支持的,酉卿你也是长辈,你拿出来多少支持,我就也一样拿出来多少,绝无二话。” “這可是你說的。”李长庚哈哈大笑,“老夫的支持可是已经拿出来了,白银一千两,良马十匹外加粮一百石。” “哦,沒想到酉卿你這次是下大本支持啊,那行,我也不会反悔,同样的,白银一千两,良马十匹外加粮一百石。”說着就叫来跟随的长随,“记下我答应他们两個年轻人的,回头明天你就把這些准备好交给他们两個。” “是,老爷。”两千两银子可以买上百亩田了,但对于梅家来說,真不算什么。梅之焕父子都是进士,甚至他的四個叔伯,全是进士,三個文进士一個武进士,自己這一代,堂兄弟们不是文举人进士就是武举人进士。此外,梅家的姻亲如李家、刘家、陈家等等,也俱都是一方豪门,不论是在政治上還是经济上,不论是朝中還是地方,梅家都是名门望族,不只是麻城一县的大族,而是整個湖广甚至大明都算的上是望族。 一家三代人出十几個举人进士,侍郎、巡抚等也出了好几個,這样的家族大明朝可不多。 况且梅之焕自己搞的那個乡团,可远比刘钧他们這個马队规模大多了,几百人的乡团,正兵、游兵两個营,甚至除了拥有一支精锐的马队以外,還有一支拥有数百门火炮、火铳的数百人火器部队,相比养那样一支规模乡团的开支,给刘钧他们一两千两银子,真是不值一提,就如九牛一毛。何况,這马队其实名义上也隶属于他的乡团。 刘承启的二儿子刘伟今天代替父亲前来,他是知道刘钧刘家子弟身份的。见到刘钧如此得李家和梅家两位家长的欣赏,心裡不由的有些异样的复杂。 “梅公李公說要支持,我們当然得支持。我代表锁口河刘家,向两位俊杰的马队支持五百两白银,另加十匹良马。” “刘世兄說的有理,我們当然得支持,我天台耿家支持两位贤侄三百两银子。” “丘家支持一百两。” “董家支持一百两。” “钱家支持一百两。”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