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新兵队、求援信 作者:未知 (感谢a$「卐」沙之舟..万物尺度两位的打赏支持,谢谢大家,求收藏求推薦票!) 远处几声公鸡鸣叫后,冬狗子家的公鸡也开始共鸣。 天就要亮了,刘钧披衣走出院子,黎明前的夜空,显得越发的黑暗。几個影子在跳跃,刘钧走近几步,才发现是冬狗子和狗剩两個,正领着一群年轻的后生在那裡练步伐队列。 冬狗子很有几分教官的味道,他光着一個膀子,站在院外晒场上,动作敏捷,步伐标准,腿脚有力。刘钧看着,心裡很是高兴。 這几天,冬狗子在太平乡成名人了。附近十裡八庄的村民们都知道了石岭张家村裡有個叫冬狗子的后生,两月多前参加了县裡的乡团队伍,然后立了大功,不但得了大把的银钱赏赐,甚至還升了官,当了队总。 许多人都闻讯赶来争相目睹這個山裡出头的娃究竟如何发达,又有哪裡不一样。看着冬狗子带回来的那一样样的新奇物品,大家都相信了那些传闻,果然是发达了。要不然,你看那大白米都堆的跟小山一样,装了好几箩筐,而且還有丝绸這样的好东西,整整有几匹呢。 再看冬狗子那穿着,长袍长靴,整個人红光满面,完全就是個城裡人呢。 再然后,来的人更多了。张家的各种三大姑八大姨的亲戚都赶来做客,此外乡裡的媒婆们也是闻风出动,争相赶来,把张家的门槛都快要踏破了。他们都受了附近那些有适龄宜嫁的女方家裡委拖,主动来张家提亲,开出了不少的好條件,甚至都不要彩礼,只是希望能把女儿嫁到张家過些好日子,以后也能吃大白米穿绸缎。 有些人见张冬狗太吃香,便干脆转而求其次,托媒人要跟张冬狗的弟弟做亲,甚至是拖媒人想来向张冬狗的几個姐妹们提亲。 一连几天,偏僻的张家村人来人往,张家更是宾客不绝。 這场面,让张老爹觉得极有面子,凡是来找他的,他都热情的招待。以往自己都沒吃過几天大白米饭,沒喝過几两好酒,现在却大方的让冬狗子把拿回来的茶叶、糖、米、酒這些待客。 除了来提亲的,好多人则是带着自己家的后生過来,也想让自家孩子能跟冬狗子一样进入乡团吃粮拿饷。 对于這些人的期待,刘钧并沒有完全拒绝。 他這次来本来就是要来招募些新丁的,对来赶来的年轻人,他仔细的考核,挑选的十分严格。其中在张家村挑了二狗等三個年轻人,后来刘钧又去了趟狗剩家,回来时又带回好几個合适的年轻人。 然后刘钧就干脆在张家村裡树起招募旗,有张山等十余位兄弟還有冬狗子和狗剩两個帮忙,招募进行的很顺利,原本他只打算招募個二三十人先,不過沒想到意外的发现這太平乡的穷乡僻壤的山坑裡,居然有很多條件相当不错的年轻人。 這些年轻人虽然說家穷,可却不少人都有身好蛮力,還有不少猎弓射的不错。如二狗那大個,箭射的不错,可最擅长的却是两把大板斧,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二狗长期砍柴,特别是把砍下来的杂木桩子劈成劈柴去买,打小就劈柴,劈了十几年,两把大斧头舞的比菜刀還顺手。這样的人,当個前排刀牌手,那绝对合适啊。 左挑挑,右拣拣,有太多优秀的好兵苗子,最后刘钧還是招募了一百二十個新兵。刘钧也想通了,既然要招新兵,到哪招不是招。虽然說這次新兵都从太平乡招募的,可能以后太平乡的兵也许会在队中抱团。不過从初期来說,来自同一地区的新兵,会让他们更快适应新队伍。而且以后队伍也肯定還会扩张,到时再尽量少招太平乡的兵就是了。 现在還是假期,刘钧招募了一百二十個兵后,本意是让他们先各回各家,等過几天他们再去女王城报道,到时再给他们发放安家银、制服等。结果這些新兵们一個個兴奋的不得了,根本不肯回家,就呆在张家不走了。 刘钧无奈,只得让他们留下,他拿了笔钱出来,让张家帮忙管他们的饭食,晚上安排到村民家裡睡觉。 刘钧并沒安排训练什么的,可冬狗子和狗剩两個每天一早天亮就起来锻炼身体,然后這些家伙也跟着起来,最后冬狗子两個便干脆当起了新兵教官,把自己前不久才受训学到的那些內容,一一拿過来教這些同乡新兵们。 对于這些刘钧虽意外倒沒意见,一开始是沒当回事,可只几天功夫,冬狗子和狗剩這两個二把刀教官,居然還真的把那一百二十個新兵训的已经有些模样了。 起码,左转右转這些也不会转错了,甚至齐步走的时候居然還蛮整齐。 “這批新兵不错。”张山也起来了,在刘钧身边說道。 “嗯,我打算等休息结束后,把我們九头鸟队再整理一下,现在的前后旗编入中军局,而左右旗外,再补充新设一個中旗,三旗全战兵队,都配马。另外再编一個步兵局,下面辖三個步兵旗。如此到时一来,我們就是一個司三局的编制。” “搞這么大?”张山有些意外。 刘钧低声对他道,“告诉你一件事情,公辑這次回家之后可能就会退出九头鸟队了,以后這個队就只有我們了。而且,如今各地贼寇又死灰复燃,我敢肯定的說,這一次贼人不只是小打小闹,朝廷很可能再难压的住這些贼寇了。我們鄂东這一块也很难再安稳了,以后我們要对面的就不将再只是些小贼小寇,极有可能会是那些纵横流窜天下的悍匪巨寇。咱们现在正好手裡有一批钱粮,還有李家梅家的支持,正应趁這個时候把九头鸟壮大。” “然后呢?”张山问。对于李春江可能会退出,他并不觉得奇怪。但对于结义兄弟刘钧一心要把九头鸟扩张起来,他却有些不解的地方,比如扩张起来之后呢,他们要干什么? “平贼杀寇,保家卫国。”刘钧說出了八個字。其实他更想說,全力壮大自己,准备迎接几年后的满清南下。不過就算他真這样說,只怕不仅张山不信,這麻城那些乡绅们估计也沒有几個人会相信满清几年后就能灭亡大明。 在许多乡绅们眼中,满清后金太遥远了,远的在他们看来,后金对他们的威胁還不如几個周边的盗贼来的厉害。他们很大方的拿钱给乡团助饷,却不肯掏钱支持朝廷对辽东用兵,說到底就是觉得后金离他们還远,反正天塌了,還有北京還有河北還有山东河南呢。 张山有些沉默,觉得跟不上大哥的思维。 正在這时,外面却突然传来一声喊叫:“九头鸟的刘队头在哪?” “什么人!” 外面冬狗子喝声问道,同时带着一群新兵拉起一個阵列,把正奔驰而来的一個骑手拦住。 刘钧抬头望去,只见晨曦裡,一骑狂奔而来,远远的就能看到马匹全身是汗,马上的骑士也早就被汗水打湿了衣襟。 “你是何人?”刘钧高声喊道。 骑士被拦住,从马上滚下来,喘着粗气道,“我找九头鸟的刘队长,有紧急情况。” “放他過来。”刘钧喊道,一边上前去。 那人累的不行,冬狗子和狗剩两個扶着他到刘钧面前。 刘钧打量了那人一遍,看他装束似乎是個驿卒。 “我就是九头鸟的队副刘钧,你找我有什么急事?” “我是太平驿的驿卒,奉虎头关赵巡检的命令,特赶来這裡向刘队长求援。贼寇围住了赵巡检和一众弓手弟兄们,现在危在旦夕,請刘队长速速相救。”那驿卒喘着粗气說道。 冬狗子在一边向刘钧小声道,“太平驿离這裡不远,驿站归属于北边的虎头关巡检司管辖。赵巡检是虎头关巡检司的巡检,手下有二十個弓手,不但守着虎头关,而且整個太平乡都归他管。” 大别山上雄关十三座,五关森列麻城北境。 对于巡检司刘钧也是知道一些的,在洪武四年,朝廷于虎头关设有巡检司。 据明典,巡检司常设立关津、要冲之处。巡检吏官统领携刀枪箭驽之武士,负责稽查往来行人,打击走私,缉捕盗贼,维护商旅往来之安全。虎头关巡检司兼管太平驿。 巡检司這种机构有些类似于派出所,但权力却比派出所還大些,是官府在县以下的乡一级中设立的重要派出机构,并不是所有的县都有设立巡检,但设立之处肯定都是重要的关津之处,要么是边防要地,要么就是内陆的重要通道。 虎头关的巡检司设立在县北七十裡的虎头关上,由一名从九品的巡检镇守,有独立的巡检司衙门,還有典史、书吏以及二十名弓手。 平时最主要的任务是辑贼捕盗,然后是负责稽查往来行为,打击走私。 大明在天下共有一千多個這样的巡检司,巡检只是一個从九品的小官,可头上的任务却极重。 虎头关是湖广黄州与河南光州之间的重要通道关口,扼守着光黄大道。 刘钧沒有料到虎头关巡检居然派人来這裡找他求援。 “给這位兄弟拿水来。”刘钧叫道,水拿来,那驿卒连喝了好几口,终于好了一些。 “你慢慢說,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刘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