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恩威並施
衛齊被打的眼冒金星,頭上好似有一羣小鳥兒在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他捂着火辣辣的臉龐,根本不敢問楊林爲啥打他。只能被按着手指在認罪書上畫押。
其實楊林抽衛齊等於抽了後金的臉,他要抓住一切機會打擊後金兵的信心。這麼做的意思就是告訴臺下那些戰俘,看看你們大汗近侍的衛齊“巴圖魯”,雖被敕封世襲備禦但一樣怕死。爲了活命跟一條搖尾乞憐的狗沒區別。什麼大金不可戰勝,就是吹牛逼的一句話。
衛齊貪生怕死的表現引起了臺下俘虜們的一片驚呼。要知道他平日裏可是以勇武的鐵漢示人,口口聲聲要爲大金流盡最後一滴血。如今竟被楊林用鐵十字架嚇得差點尿褲子,這對他們這些小兵來講簡直不敢相信。簡單的說就是手下人還在抵抗,可是領導卻叛變了。可想而知對他們士氣和信心的打擊有多大。
衛齊現在腦袋裏一片空白,他都不知道自己爲何要那麼說,這麼做其實與叛變沒什麼兩樣。劇烈的思想鬥陣讓他一時間渾渾噩噩的不清醒,心中五味雜陳。
楊林一揚手中衛齊的認罪書,向臺下的俘虜們道:“我就說衛齊備禦這個人是不壞的,只是被努爾哈赤脅迫造反。而你們呢,我相信也是這樣的吧?”
戰俘們不敢與楊林的目光對視,也不敢應和他的話,只是低下頭去不吭聲。希望以此不被人家點名提問。
楊林掃了一圈兒,道:“你們不用害怕,本遊擊也不是喫人的妖怪。問你們話只是讓你們明白誰纔是壞人。你們看看,本遊擊也不是壞人。要不然怎麼還請你們喫飯逛街?其實真正的壞人早就扔下你們跑了。你們就是‘典型的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的笨蛋。”
“歸根結底,你們豁出命去跟着人家造反,終究圖得不就是個生活富足嘛。其實這事兒你們直說不就得了,又不是什麼難事兒。本遊擊就能幫你們解決,何必要替別人賣命呢?你們豎起耳朵聽好嘍........”
戰俘們被楊林的恩威並施的手段治的服服帖帖,聽他這樣講紛紛擡起頭來聽他下面的話。
“首先,努爾哈赤他們那些旗主、貝勒、大臣以及大小官吏,是造反的主謀。官軍只抓他們不抓你們這些小卒。但是你們這些小卒要是能抓住他們送到我這裏來,那麼你們將立下大功,金銀財寶、房產田地、嬌妻美妾那是要什麼有什麼。我可以告訴你們,能抓住賊胡拔什庫以上軍頭兒者,至少二十畝地、五間房、五頭牛馬的賞賜打底兒。女人、奴僕另算。獎賞數量的多少,取決於你們抓住的官兒有多大。”
楊林踱着步繼續道:“其次,你們要是不敢擒拿他們,怕他們打擊報復。你們也可以暗中給官軍傳遞消息,只要消息對我有用,能打擊或擒獲那些叛逆。同樣會獲得獎賞。不要擔心你們會被族人罵是叛徒,難道努爾哈赤他們不是大明的叛徒嗎?實在不行我可以幫你們轉變身份去關裏生活。想想那是一種什麼好日子?”
“你們不要懷疑,也不要猶豫。只要你們能改過自新、迷途知返,本遊擊必將上報你們的功勞。就好比衛齊備禦一樣,他已經認罪畫押。本遊擊決不食言,將放他一條生路!來人,給衛齊備禦鬆綁。他現在可以返回赫圖阿拉了!而你們,只要在認罪書上按上手印也就可以回家了!”
徐晉在旁忙提醒楊林道:“大人,衛齊是叛逆要犯。私放他您會被問罪的。而且這些賊胡俘虜不知禮數、不遵王法,放回去恐怕還會拿起刀槍和咱們打。三思啊!”
楊林聞言一笑,向徐晉眨巴這着眼睛道:“這些本遊擊都知道。但是我相信人心都是肉長的,就是再怎麼不遵王法也會分辨出好歹。今日本遊擊放他們回去,不求別的,只求他們知錯能改。讓女真百姓知我大明是何等的胸懷!”
徐晉見狀有些懵,因爲楊林並沒有告訴他這麼做的真實目的。他真以爲是楊林大發善心要把這些俘虜放回去。這可是大忌,弄不好要被問罪的。
其實楊林就是要戰俘把今天的所見所聞帶回去,讓他們象癌細胞一樣在後金內部散佈“負能量”。形成大明強大、楊林冷酷、明軍能打這樣的印象,讓他們對自己的造反事業失去信心,進而產生懷疑和動搖。從思想上把後金內部分成幾個部分,讓他們互相產生矛盾。
楊林見徐晉沒反應過來,直接道:“本遊擊一言九鼎,說放了他們就放了他們。你們只要遵照命令行事就好。出了什麼事有本遊擊擔着!”
徐晉聞言也不好再說什麼了,讓戰俘們在統一的認罪書上畫押後就放人了。包括衛齊在內,所有的戰俘都被釋放。弄得靉陽標營上下不知楊遊擊“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感嘆大人怎麼變了性子呢?
但是有的戰俘腦瓜兒好使,感覺這要是回去了等哪天大汗領兵再來攻打靉陽,楊林把大家的“認罪書”在陣前一亮,結果是什麼可想而知。因此這些人寧可在靉陽當俘虜也絕不回去,不回去至少家人們還能活。要是回去了在認罪書上畫押的事肯定瞞不住,到時候是生是死可就看天命汗的心情了。雖說大汗總不能把被俘士卒的家屬都給砍了,但是貶爲奴隸還是極有可能的。
楊林也沒強迫這些戰俘回去,而是對他們說:“留在這裏可以,但是天下沒有白喫飯不幹活兒的好事。你們得在工地幹活兒纔行,而且必須要守規矩!”
願意留下的戰俘們大概有三十多人,他們忙不迭的點頭應允。只要不回去面對努爾哈赤那些人的盤問和猜疑,留下來幹什麼都行。
處理完戰俘的事情後,楊林又隆重祭奠在兩次保衛靉陽戰役中陣亡的軍民。特意在離城三十里的天華山區找了一處風水極佳之地,作爲安葬陣亡軍民的陵園。並樹立高達十餘丈的石碑紀念。
石碑正面鐫刻楊林親筆題寫的“靉陽陣亡軍民陵園”,兩側分別詳細記錄了兩次保衛靉陽的戰役經過和取得的戰果。後面則是鐫刻着所有陣亡軍民的姓名。
對此邢雲衢和金彥春兩位文士不禁撫須暗自讚歎:“楊遊擊真乃大才,僅此一點盡收全城軍民人心矣!如此往後,胡虜再犯靉陽恐要重蹈覆轍也!”
爲了表現靉陽軍民在保衛家園戰鬥中的英勇不屈,楊林又命人將後金戰死士卒屍體壘成的“屍觀”拆除,將其全部掩埋在陵園對面兩裏的一處低窪之地,形成一座巨大的墳冢。冢前立有一塊丈餘高的石碑,上書“鎮虜碑”。其炫耀武功和狂傲之氣盡在這三個大字中。
之後楊林給全城軍民放假三天,大擺戲臺和流水席犒勞大家。戲臺上是他新編寫的二人轉拉場戲——《牛頭山》。主要講述民族英雄岳飛嶽元帥如何在牛頭山設伏,以寡擊衆大破十萬金軍的故事。
文藝節目的好處就是宣傳己方思想,歌頌英雄人物鼓舞民衆士氣。因此《牛頭山》的大戲一開場,那激昂向上的曲調就把靉陽軍民的目光牢牢吸引住了。
當劇中扮演岳飛的演員激情唱到“橫槍立馬牛頭山,十萬金兵難越關。流蘇曌日飛白羽,胡奴折戟夜遁還”時,臺下的軍民一片沸騰。
因爲他們知道,這後幾句戲詞表面上唱的是岳飛抗金,但是實際上是在讚揚楊林率部抗擊後金的事蹟。所以他們也跟着演員一起唱,以此表達對楊遊擊的尊重和喜愛。
靉陽軍民通過兩次擊退後金軍圍城,打破了後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後,是從心裏由衷的愛戴楊林。再加上一系列的軍政優惠政策,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能在亂世中遇到這樣能保護自己的將領,那真是祖上燒了高香了。
老韓頭兒一家此時就坐在臺下,個個臉上喜氣洋洋充滿了笑容,跟着大夥兒不時的歡呼喝彩。就在前兩天,因爲他們家老大和老二協助官兵守城立了功,斬殺三顆賊胡人頭,分得了三晌地(一晌等於一公頃)。再加上準備等天氣轉暖要開荒的兩晌地,就有了五晌地。
這些地多爲平原和丘陵,地力肥沃易於耕種。雖然離城有十里之外,但這點路程對莊稼人來說算什麼?他們家還分得了兩頭牛和兩匹馬,額外還有一頭毛驢。可謂是什麼都齊全了,就等開春後蓋房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