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農作物
楊林不可置信的看了一眼邢雲衢,道:“井石兄的意思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就是說找人假扮成倭寇。然後那啥......沒想到你這讀書人也挺有暗黑啊。”
邢雲衢聞言急忙一擺手道:“大人,學生可啥都沒說。哈哈,全憑大人自己領會。哎呀好睏吶,我得回去睡覺了。二位大人,學生先走一步。告辭、告辭!”
“我說邢先生,咱們這話都沒說完呢你咋要走呢?”張祝急忙把邢雲衢拽回來,道:“我老張腦瓜子笨,現在都沒明白修這港口有啥用。你給好好說說。”
邢雲衢道:“這事兒你問遊擊大人不就行了嘛,非得拽着我作甚啊?”
“我是擔心腦子笨轉不過彎兒來被大人嘲笑,所以你在一旁幫着給補充說明。”
張祝說着硬把邢雲衢按在椅子上,隨即遞過來一杯茶水道:“你和大人都沒成親,那麼着急回去睡覺幹什麼?正好我現在醒酒了精神的很,你們倆誰都不能走,給我講講爲啥要建這個港口。”
楊林道:“合着方纔我說了那麼多你是一點兒都沒聽進去?也罷,我就簡單說下。第一,方便今後開展海上貿易,增加稅收;第二,依託這個港口我們可以訓練水師;第三,假如有一天朝鮮不聽話,我們可以利用水師突襲他沿海的任何地方;第四,可以屏護金、復、登、萊等地。而且這地方正處於鴨綠江入海口附近,是大明領土的最東邊,所以我把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東港。”
邢雲衢和張祝異口同聲的讚道:“這名字不錯。還是大人想的貼切。”
楊林道:“我說句話井石兄不要見怪。派人假扮倭寇實屬下策,我不打算這麼做。就以實際情況向熊大人奏報吧。我猜以他的眼光絕對能看出這個港口的價值。即便不同意對我們也無大礙。等以後咱們有條件了自己建就是了。”
邢雲衢道:“大人所言的是指等銀礦開採出來後,咱們富裕了偷着建這座港吧?但是學生認爲,那些西夷葡萄牙人的話當真可信?學生曾聽聞他們當初在澳門一事上做了手腳,玩了花樣。所以凡事還是提防一些爲妙!而且學生咱們覺得私自採礦或者以後建港與朝廷律法不符,至少咱們要把審批的文書遞交上去纔行。”
張祝不等楊林說話便道:“我說邢先生,那些葡萄牙人是來到咱們這兒做買賣,再想耍花樣兒也是在咱們家門口。他們還能飛上天去?”
楊林道:“井石兄在我這兒這麼長時間,是不是認爲我不守規矩,有些事情做得好象另有企圖似的?沒錯,只要能消滅建州叛逆我不惜任何代價,就是造反我也敢幹!”
張祝聞言“騰”的一下站起身來,大喊道:“他奶奶的,真要有那一天哥哥跟你一起幹!大不了腦袋掉了碗大個疤,二十年後咱爺們兒還是一條好漢!”
邢雲衢被兩人的話嚇了一大跳,忙阻止道:“二位大人慎言、慎言。學生明白你們爲了國家敢於捨棄一切的豪情,但是有些話千萬不能亂說!”
楊林也覺得自己的話有些過了,打個哈哈道:“我說張大人你跟着湊什麼趣兒?我光棍兒一個沒什麼牽掛,你有家有業的下回可不能亂說了嗷。”
張祝有些無奈的道:“對,啥事兒你就往我這兒折吧。不過誰讓我大老張是你哥哥呢,哥哥擔了!”
次日,楊林與古德雷斯就雙方今後的貿易和合作補充了一些細節,並以個人的名義祕密簽署了協議。明確了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以及違約和分歧的解決方式。
爲了表示誠意,楊林不僅以高出正常價格三成的價錢結清了此次交易種子的價錢。而且還額外贈給古德雷斯二十兩銀子及其他葡萄牙官兵每人十兩銀子的獎賞。
古德雷斯和阿爾弗雷多等葡萄牙人對楊林的慷慨大方表示感謝,稱下次來他們帶其他水果、農作物的種子來。並且還表示此次將採購一批貂皮、鹿茸、人蔘等土特產和礦石樣本回去,以便讓上面知道這些物產的價值。爲今後雙方合作順利打下良好基礎。
楊林的與葡萄牙人的首次交易獲得圓滿成功,這不僅靉陽城帶來了新的農作物,也爲靉陽開闢了國際貿易渠道。他深知這些新引進的農作物的巨大價值和作用。後來的滿清之所以能讓人口暴增至四億,玉米、地瓜和土豆是立了大功的。沒有這幾種農作物作爲主要口糧的來源,滿清朝廷早就被無數饑民推翻了。
楊林也知道只有不斷引進和改良農作物品種,才能確保糧食的穩定供應,增強對抗自然災害和戰亂的能力。至少他要確保靉陽的糧食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要能大量富餘下來促進畜牧業和養殖業的發展。他的遠見和魄力,使得靉陽城日後逐漸成爲遼東地區的一個農業發展典範。也讓他在史書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古德雷斯帶來種子的同時並沒有帶來這些農作物的種植技術。他只是根據從別人哪裏聽說的方法來給楊林講解如何種植這些農作物。因爲是聽說來的,所以他講的很多地方都是“驢脣不對馬嘴”,甚至是張冠李戴。
楊林爲此忍俊不禁,暗道要說起農耕技術,那個國家和民族也比不上華夏。因爲他雖然不是農民出身,但是魂遊後世的經歷讓他對這些農作物的種植技術並不陌生。正應了那句俗話——“沒喫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楊林計劃在城中設立農業技術推廣站,專門負責新作物的種植技術培訓和推廣。他也意識到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培養一批懂技術的農業人才。
這一點楊林倒不擔心人才的問題,因爲自古以來華夏就是偉大的農耕文明。絕大部分百姓都是種地的好手。現在的明朝要是敢說自己在世界上種地技術第二,那麼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敢說自己是第一。
楊林讓人在城內外廣張告示說明新農作物的優點,並招募自願種植新農作物的農戶。給予的優惠條件是不管是否有收成,官府都減免當年的稅收。告示中還說楊遊擊將親自對農戶們做“培訓”,指導他們如何種植。如果因此耽誤了種植主糧的農時,那麼官府將給與一次性等價的補償。
其實靉陽的士農工商都知道楊遊擊從西夷人手裏弄來了新的農作物,他們對此也是十分好奇。其中一些人持懷疑觀望態度,認爲從西夷來的新農作物不一定適合大明的土地,還是等其他人種了以後再說;再有一些人是支持的態度,他們認爲不管哪來的新農作物,只要人能喫就行。結果不到一天時間,報名應招的就有五十多戶。
楊林給這些人免費分發了玉米、土豆、紅薯的種子,連續幾天把大家集中起來講了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然後讓他們回去自己種,有問題隨時都可以來找他。同時他也留了一部分自己要試種。
爲了打消農戶們的疑慮,楊林把承諾的優惠條件形成文書籤字用印後發給他們。並要求他們把各自耕種的經驗敘述出來,由官府專人就行書記整理。以便擇選其中最優秀的種植方法進行推廣。
老韓頭兒一家就是這些農戶其中之一。他們全家從始至終對楊林都是感恩戴德,以其馬首是瞻。如今更是踊躍試種新的農作物。別人都是試種一畝半畝的,他家一下子就試種了五畝。並且向楊林保證一定竭盡全力把這些新農作物伺弄好,給其他人做出榜樣。
楊林爲此大受感動,親自到老韓頭家進行慰問走訪。這下子把老韓家激動壞了。尤其是老韓頭兒的長孫女韓杏兒,看楊林都看得癡了。
等楊林從老韓頭兒家出來,熊大海賤兮兮的靠過來憨笑道:“大人,俺想起來了。上次來給你送喫喝的就是剛纔屋裏那姑娘,就是長得賊好看那個。那姑娘一直在看着你,你是一眼都沒瞅人家。這要是讓張大人知道了,還不得幫着給你說親啊?”
“滾蛋!你這傢伙成天除了喫再就是盯着這種事兒。還能不能有點兒出息了?”
“俺不要有出息,俺只要大人你有出息就好。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