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百七十章 烽火叆阳(九)

作者:辽鹰
刘兴祚此时显露出了狠辣的一面,他接着道:“另外,你们看到西面那段城墙上插着三面红旗吧。那应该就是杨游击给咱们留的口子。但是咱们不能第一次就攻那個地方,太明显了。为了掩人耳目,咱们先在其他的地方攻几次,然后再去插红旗的那面。你们明白该怎么做了吧?”

  刘兴治和刘兴贤再次点头道:“二哥考虑的周祥,就按你說的办!我們保证把這两件事办的干净漂亮!”

  “不過......”

  刘兴治顿了顿道:“二哥,杨游击究竟值不值得咱们信任,不会利用這事儿摆咱们一道吧?”

  刘兴祚摇摇头道:“你不要多想,我绝对相信杨游击不是那种人!大汗给咱们的命令就已经看出来了,他一方面要依仗咱们,一方面又要削弱咱们。所以既然咱们已经与大明這边儿联系上了,事到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回去准备吧,等会儿螺号响起咱们就攻城!”

  努尔哈赤此时已被悲痛笼罩,什么先在北面猛攻吸引明军注意力,尔后在南面突袭的策略已经不用了。一心就是要为杜度报仇。他不顾众人劝阻将中军前移至离城更近的地方,他要亲自指挥八旗兵攻打叆阳。他与李永芳设立的“回回炮”阵地前后不過半裡。

  李永芳听闻大汗前移中军要给杜度报仇,吓得魂都飞出来了。扈尔汉、杜度相继死于明军的火炮之下,可见明军的火炮有多么厉害。如果大汗要是再因此出点什么事情,那么自己這些人也就不用活了。

  李永芳跑到努尔哈赤的马前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的劝谏大汗不要再往前了。可他哪裡能阻挡住完全沉浸在悲痛中的努尔哈赤?李永芳死死拉住努尔哈赤的马疆,任凭对方猛抽马鞭也不撒手,就是跪地苦劝。

  努尔哈赤最后在皇太极等人的劝說下才不抽李永芳鞭子了,表示不再向前。但是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后退,就在這裡亲自指挥全军攻城。表明了要与杨林一决高下的决心。

  努尔哈赤中军大纛旗前移,立刻就被杨林在千裡镜裡发现了。同时他也得到杨霆的禀告,說对方有位将领被我方火炮间接击伤,被抢回去不知生死。

  杨林把這件事与努尔哈赤前移中军联系上,再加上城外敌军又要发起大规模进攻。立刻就推断出间接被炮火所伤的后金将领很有可能是努尔哈赤的儿孙。只是不知道具体是谁?如果要是皇太极那可就太好了!

  杨林盯着三裡半之外的努尔哈赤中军大纛旗,嘴角不禁飘過一丝冷笑。在這個距离上红夷大炮完全够得上,但是能不能打到就不好說了。一旦打不到努尔哈赤,那么自己势必会打草惊蛇让老奴跑了。這样用红夷大炮炮击奴酋的计划就会落空。所以一定要沉住气,不能让老奴有丝毫察觉自己要阴他的机会。否则前功尽弃。

  再說了,以老奴现在摆出的架势看,他這是明显要报仇拚命的架势,說明老奴因为悲痛正在失去耐心。失去耐心好啊,到时候可就不管不顾的出牌了。這么多天過去,熊大人派出的各路援军应该已经接近叆阳了。如果各路援军协调的好,重演围歼巴雅喇的那一战不是不可能的。后金人丁不旺,打了這么一场伤亡惨重的攻城战,老奴时候冷静下来的时候不得哭死?這事儿想想就好笑!

  后金军不是擅长所谓的“围点打援”嗎,以自己现在的声威,老奴敢领着主力去打援军?就不怕自己出城打他的屁股?现在他恐怕是不会放心任何一位手下单独面对自己吧。

  杨林看了看城外正在列阵的后金军,這帮鞑子应该对自己手下的炮兵有深刻印象了吧?若是這次真击毙了老奴家中的某一位成员,哼哼,他们以后见到叆阳标营的大旗是不是得绕着走?

  杨林想到此处放下千裡镜,下令将始终藏在城楼后面的六门红夷大炮推到正面的炮位。因为他断定努尔哈赤一定会把中军再往前移的。

  六门红夷大炮用雪地迷彩布进行了严密伪装,再加上平顶墙和战棚的阻挡,城外的后金军根本就看不到城上的情况。六门重炮的炮手也是身穿雪地迷彩罩衣,所有醒目的标识都被取下,为的就是要出其不意打击敌军首脑人物。为了這一刻,他们已经隐忍了大半天。

  而且为了增加装填速度,這些红夷大炮用的是定量装药法。就是火药都是事先称好了,用绸子包好可以直接装填到炮膛裡。用绸子包装火药可以不留残渣节省時間,便于炮手清理炮膛。至于为啥其他火炮沒有用這個法子,主要是绸子太费钱。杨林用不起啊。

  为了加强进攻,努尔哈赤還组织多支“敢死队”列于阵前。這些“敢死队”成员多是平日了犯了罪行的人,甚至還有一些奴隶和逃犯以及战俘。承诺他们只要先登上城并斩杀明军,便会得到赦免和奖赏。斩杀的明军越多得到的奖赏也越多。

  后世說为什么明末时期的明军投降满清以后战力就爆棚,原因是给的物质奖赏多。其实满清那点原始经济活动哪来的金银奖赏士卒?主要還是靠烧杀抢掠明朝来弥补這一点。這就是满清的高明之处——以汉制汉。用劫夺汉人来的财富来奖赏汉军,进而刺激汉军继续去攻略明朝的地盘。這么干,满清的统治阶层是一点沒有心理负担的。同时還培养了一批与他们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汉奸官僚阶层。

  后金军列好阵势后,只听得一阵阵绵长急促的螺号声响起,盾车、撞车等攻城车辆在轻甲弓手的掩护下,顶着城上飞来的无数矢石开始前进。在它们的四周是跟随前进的重甲步兵和阿哈。

  在這一次进攻即将开始前,后金军各旗再次接到了死命令,严令只能前进不得后退。就是拿人命填也得把叆阳城墙填平。有违令者不管是谁就地斩首。

  后金军从四面八方开始向叆阳城靠近,明军的炮火和矢石也是越来越密集,不时的落入他们的队伍中。可這依然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

  這一次攻城,后金军特意对撞车进行了改装。在這些撞车的表面覆以数层生牛皮和棉被,尔后涂上泥巴把缝隙遮糊住,以防明军倾倒的热油、热水和热沥青渗进来。最后再覆上一层铁皮,可以防火防砸。在车身两侧還钉上了厚木板,以防侧面遭到明军弓弩和火器的打击。同时還更换成铁制撞头,增加凿穿城墙的能力。

  后金“敢死队”喊着号子,一步步吃力的将這些撞车向前推去。虽然经過一上午的激战叆阳的城防工事遭到破坏,但是大部分還在。各种矮墙、浅沟和拒马严重阻碍了這些撞车前进的速度,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

  此时的后金军可不敢再随意图逞蛮勇,因为明军的矢石太密集了。仅是拳头大的鹅卵石就被一窝一窝打下来,打的人根本不敢露头。如果不是有死命令在,此时的他们应该早就顶不住了。

  其实在二十多年前的“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明军就遭遇了日军布防严密、工事齐备的城堡。攻打时也是颇为头疼。要不是明军火炮犀利,取得最后胜利的日期肯定要延长,付出的代价也要更大。此时的后金军攻坚能力根本就比不上二十多年前的明军,所以现在遇到坚城叆阳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进攻。

  跟随“敢死队”们前进的轻甲是明军各种远程武器的打击和压制重点,伤亡也是最大。虽然后金军大部分擅射,但是攻城也不能完全都拿弓箭往前冲。

  本来叆阳城就比一般城池高出一丈,再经過杨林近一年的加固和改造。城墙平均高度能达到后世三层楼房的高度。而做为城池防御支撑关键的城门和马面墙的高度,能达到后世四层楼房的高度。再加上战棚和平顶墙的加持,這城墙可就高的不得了。

  本来這個时代的技术是不支持修建太高城墙的,可是有杨林這位“作弊大神”做指点,把城墙修修高点也沒啥困难。

  当然,這些加高的城墙可不完全是砖石砌筑的,大部分都是夯土后包砖。至于高度什么的是否违制,杨林可不会去考虑這些。只要能保住全城军民的性命,他甚至都想把城墙修到与天安门城楼那么高。

  后金军拚着伤亡终于前进到护城河边,必须要搭建浮桥過河。可是矢石太密集根本不敢露头。最后实在沒办法了,他们把先前被击毁车辆的残骸收集起来,然后丢进护城河裡当成简易桥架,這才堪堪铺了两條道路出来。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