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百七十四章 烽火叆阳(十三)

作者:辽鹰
努尔哈赤得报后大惊,本想上前去瞧個仔细。可是碍于诸贝勒和大臣阻拦,只能在中军裡听前面的禀报。在他看来杨林果然隐藏了实力,否则怎会突然出现這么多明军?好在在自己的猛攻之下对方终于沉不住气,把隐藏的這些人马都派了出来。杨林小贼果然奸猾!

  努尔哈赤本欲继续猛攻,从城北回来禀报战事的皇太极上前劝谏道:“父汗,我军从天明攻至现在早已疲惫不堪。而且各旗也沒有吃午饭,只是垫补(吃)了些面饼和肉干充饥。這样下去恐怕要影响军心士气。不如暂时让各旗退下来,等吃饱喝足后再继续进攻。此事不知您允否?”

  “你說的有道理,就按你說的办。是本汗报仇心切,沒有把這些事考虑周全.......”

  努尔哈赤眼望着叆阳城,忽然悲从中来哽咽道:“杜度的死让本汗心疼的不得了,我的大孙子啊......”

  皇太极见状忙跪下叩头劝道:“父汗,杜度是您的大孙子也是儿子的大侄子。他为国战死儿子也是心疼的不得了。可是话說回来,两军交战伤亡难免。杜度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沒给咱们家丢脸。所以父汗您一定要看开,咱们大金凡事還得需要您拿主意呢,您可千万保重身体啊......”

  皇太极的反应让其他贝勒眼红的不得了,急忙也跟着跪下来劝导努尔哈赤想开些。但是杜度的死還是让某些人比较开心的,例如代善。這是因为在杜度死后,他的儿子们的位置会往前排,以后分家产也会多些。

  努尔哈赤毕竟征战了几十年,在众人的劝导声中把情绪很快稳定了下来。为了表示自己沒事,還特意下令让厨子送上小米粥和饼来吃。

  后金军得令后全部撤下去休整,這让守城的军民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城中几乎所有的适龄男丁都在协助守城,余下的老弱妇孺也沒闲着,趁着這個间隙很快把饭菜热水等送上了城。同时一些守城物资和器械也迅速得到了补充。

  杨林也趁着這個功夫把哨官以上人员聚到一起,开了個简短的会议。会议的內容主要有三点,一是鼓励军民继续坚守城池奋勇杀敌,并把杀敌的赏钱直接发下去,以此激励士气;二是明确守城的方针,就是“坚守待援、寻机反击”,沒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而且为了加强指挥力量,张祝、徐晋、张魁武等中级军官分别被派驻各面城墙督战,有临机决断不必禀报的权力;三是清点各部人数,关注重点人群,防止有意志不坚之徒与贼胡内外勾结阴谋夺城。

  众人纷纷表态一定会把這些事情办好,請游击大人放心。杨林也是点头表示赞许。

  对于最后一点,张祝這位守备大人进行了补充发言。他道:“咱常听杨游击讲,老奴夺城一般都是先在城内埋好细作,然后裡应外合寻机夺城。咱们叆阳经過杨游击這一年的安排,防细作的手段极为厉害。但是我老张就寻思過這事儿,一個小兵儿再厉害也不可能自己一人打开城门迎敌军进城。投敌的往往都是那些当官儿的,只有他们才有能力這么做。所以俗话說‘人心隔肚皮’,谁也不敢保证谁在数万敌军围攻之下還能始终效忠朝廷。”

  张祝說到這儿眼睛一瞪,拔出战刀杀气腾腾的对众人道:“各位,咱们平日裡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儿吃肉的好兄弟。但是在战场上那就是刀头舔血、令出必行的上下级。你们现在都是当官儿的,手下至少都管着百八十号人。谁要是敢在這個时候动歪心思出卖大家,哼,咱老张這個二当家的别的能耐沒有,杀他全家的能耐還是有的!”

  “大人,你還信不着咱们這些兄弟嘛......”

  “是啊大人,从富察河那一战大家就在一起了.....”

  “大人,您想多了......”

  众人纷纷表态,张祝却是不买账道:“都他娘的少扯犊子!老子這些话不仅是替游击大人提点你们,也是替我老张和城中军民提点你们,你我皆是当兵吃粮的,干了這一行就别想别的!否则要是象李永芳、范......范什么程。操他娘的,管他范什么程!总之你们当中要是谁象這些软骨头一样,出卖祖宗、出卖弟兄,当面一套儿背后一套儿,老子把你们烀熟了撕吧了蘸酱吃!”

  众人都知道张祝的脾气,這位土匪出身的守备大人那可是真能說到做到,所以再次出言附和保证。這一幕把杨林看得既赞赏又憋不住乐。這個时候的军队就這样,“将为兵胆”,有什么样的将就有什么样的兵。虽然這些人都是老弟兄,但是在特定环境下人是会变的。所以在這個时候张祝“唱黑脸”敲打一下众人,這也算变相的统一下思想。

  大约過了一個半时辰后,吃饱喝足的后金军再次组织人马攻城。为加强攻击力量,其组织大量盾车、撞车,掩护步甲和轻甲继续猛攻南门。其再次发挥擅射的优势,向城中发射大量羽箭。

  城墙上有明军和丁壮不时中箭倒下。倒下的人被迅速抬下去,然后有人立刻顶上去。一個半时辰的休息让大家都恢复了力气,也都知道鞑子這次发了狠,不拚命守城的下场只能是全城被屠。

  后金军的箭雨不仅仅是射向城头和城内,他们還对瞭望塔,狼牙拍、三角悬锥等守城器械发射火箭。目的就是要烧毁這些守城器械。

  瞭望塔伫立城墙之上,为了便于观察要高出城墙很多。杨林在当初搭建时就考虑了防火問題,所以在瞭望塔的底部和四周都用厚泥巴进行了防护。

  而狼牙拍和三角悬锥這些守城器械也都是高于城墙,原理是利用惯性砸击攻城敌军。它们本身目标小,用铁做的部件多,所以对它们并沒做什么防火措施。但是后金军中擅射的人比较多,再加上兵力优势。一波火箭射過来往往就是数百枝。因此狼牙拍、三角悬锥自身的绳索或是做支撑的木杆会被点燃。不過很快会被明军扑灭。

  瞭望塔是被攻击的重点。因为后金军发现這些瞭望塔特别讨厌。不仅为明军提供信息,而且還在上面发射冷箭冷枪,己方不时会有人中招。

  后金军如雨的火箭不断飞向城头的瞭望塔,其中难免会有火箭射到沒有防护的地方。有的瞭望塔先是被零星火箭射中,接着一支支增多,最后火焰越来越大。现在战事正紧,守城明军不可能架着梯子上去救火。瞭望兵们在自救失败后只能从裡面撤到城上来。

  后金军這些战法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掩护他们的“新式武器”上场。這种“新式武器”其实就是多人能一起扛着跑的“撞锥”。

  “撞锥”其实是撞车的缩小版,只不過体形变小重量也变轻了,适用于步兵攻城。“发明者”不是别人,正是努尔哈赤的好孙婿李永芳。

  李永芳是在后金军上一波进攻中产生的灵感,他发现撞车笨重不灵活,屡屡被城上守军击伤击毁难以冲過护城河。那么把撞木卸下来让人扛着攻城不就行了嗎。他把這個想法立刻报告给了努尔哈赤,得到了允许后立刻开始实施。因此才有了人能扛着攻城的“撞锥”。

  “撞锥”其实就是大木头桩子,经過加工打造后变成攻城利器。因为又长又重,需要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扛着才能前进。后金军在休息的一個半时辰裡整整打造了百多根“撞锥”。为了防止明军发现,它们混杂在盾车和撞车中间,然后趁着现在明军被箭雨压制发动猛攻。

  扛着“撞锥”攻城的這些人按照阿敏等传授的经验,为躲避明军矢石拚命向城下冲。一路上不断有后金兵被击中倒下,但是立刻就会有人顶上去。

  有的扛着“撞锥”的后金军小队被投石机弹丸整体击中,惨叫声伴着鲜血满天飞。但是后面的后金军会毫不犹豫的顶替上来,扛起“撞锥”继续前进。這种蛮勇和顽强就连杨林也不得不佩服。

  后金军潮水般涌了上来,一些人甚至已经冲過了护城河直达城墙下。他们立刻用“撞锥”撞击羊马墙,以便为后续大队人马打通通道。

  孙广在后来著的《辽东平虏事略》中对此记述到,“......申时四刻(下午十六点左右),建奴休憩已必再犯我城。其势甚重、围城数匝,旌旗影曳、贼声鼎沸。其兵携包铁撞木(指撞锥)百十具,四面凿城颇为勇悍。先破我城下羊马墙,再衔刃援梯而上。天气未暖,贼胡兵赤膊上阵者盖乎往常。时我军主将杨林命各哨及民兵严守城垛,以各种火器和回回炮、野驴炮反击。贼胡兵中者甚多......”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