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百八十二章 意外之請

作者:辽鹰
金彦春之所以站出来表态,是他知道因为萨尔浒之战中朝鲜军队在关键时刻投降后金,导致刘铤的东路军覆沒。因此杨林并不待见他们。但是为了完成国王“光海君”李珲的命令,他只能厚着脸皮留在叆阳。

  虽說杨林和部下并沒有为难金彦春,但是他能深深感到对方的冷漠。所以他要趁机表现出自己乃至朝鲜王廷对杨林的态度。他躬身施礼道:“小使之所以這样說,一是表明小使对大人的敬仰;二是想让大人知道,小使這样說只为能有机会請大人亲自或派遣得力部下去往下国,为下国兵马训练指点一二。如此下国上下将感激不尽!”

  金彦春做为能在朝鲜王廷内有一席之地的大臣,其自身能力和地位比较高。在朝鲜他属于统治阶层的精英人物,二三品的朝廷命官。但是面对杨林乃至整個明朝,他的姿态放的极低。以致他的优良表现都获得万历皇帝的书面肯定。如今他能屈尊這样說,完全展示了藩属国臣子的态度。

  张祝闻言先道:“我說老金啊,你說的话是真的假的?该不会是你们朝鲜国王让你這么說的吧?”

  金彦春脸上一红,倒不是因为张祝当众叫他“老金”。而是他的话還真是朝鲜现任国王“光海君”李珲在信中叮嘱他說的。原来,在杨林還沒有第一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后,他就把杨林是怎么修筑城防、编组丁壮、训练人马和布置火炮等事详细禀告了国内。

  当时朝鲜王廷上下還不以为意,根本就沒看好杨林這样的明朝低级将领。认为后金兵强马壮、蛮勇无敌,一座小小的叆阳再怎么布置還能挡住后金大军?可结果却出乎他们的意料,這就让他们开始重视起杨林来。因此才在信中告诉金彦春要与杨林搞好关系,最好能让他来给训练训练朝鲜兵马,省得日后倭军或后金军打過来难以招架。当然,也不能白让杨林帮忙。

  金彦春小心翼翼的道:“城外這些贼胡凶悍野蛮,下国边境也是时常被他们骚扰。下国兵马打不過他们,王廷上下也是不胜其烦。按理說這种事下国向大明上国恳請帮忙肯定会同意的,可時間多久就不好說了。還不如小使向大人开口来的直接。下国虽地小民寡,但大人若是肯赏脸,小国還是有些许黄白之物的,不会让大人白辛苦的。”

  金彦春說的是实情。随着后金发展壮大,多年前被朝鲜按着打他们如今反過来了,把朝鲜按在地上打。他们也看明白了,现在的大明国力日渐衰败,指望他们打后金肯定是够呛了。還不如找個能打的明将指导指导自己人马,总好過被人家打的哭爹喊娘。

  杨林对金彦春在這個时候提這种請求挺无语的。一是现在是大庭广众之下,自己怎么答复都欠妥;二是本来自己和手下们在感怀日后可能分开,挺伤感的。他一個朝鲜使臣现在要請自己去帮着练兵,這也太不合时宜了。况且這种事涉及到朝廷与藩属国的外交事务,自己擅自决定就是僭越规制。别看他们嘴上說的挺好,谁知道他们葫芦裡卖的什么药?要谨慎些才好。

  杨林回道:“金大人的這些话我听明白了。但是我乃大明武官,不能擅自决定对外交往之事,你還是按照规矩去找礼部,哪裡是负责接待和处理這些事情的衙门。”

  金彦春還想再說点什么,不過又觉得在這种场合下继续說這事儿不妥,所以深深施了一礼便不再說话。他通過這事可看出杨林对自己国家的态度有点转变,不似以前那般生硬爱搭不理的,看来以后還是有机会的。

  其实金彦春一开始想也不明白自己的国王——“光海君”李珲——为啥要請杨林练兵。虽說是防范后金和倭寇,但是也用不着找杨林這個明朝低级武将。后来他才想明白,“光海君”现在的统治地位并不牢固,他急需外部的支援和力量来树立权威。如果要是找大明,顶多就是派几個使臣過来口头支持一下,实际效果不大。那么找一個大明辽东的武将来暗中支持自己,那效果可就不一样了。比如李成梁在任时期,朝鲜国王就過得挺舒服。

  可是象李成梁這种封疆大吏有时胃口太大,朝鲜還真难满足他。那么找一個职务偏低但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明将来,怎么看怎么划算。因此杨林就被看好了。

  杨林是沒功夫去想朝鲜王国是什么样的心思,他把眼光转向城外。此时努尔哈赤的中军早就跑沒影儿了,剩下的后金军也是陆续撤离,只留下遍地血火和遗骸。

  根据各观察哨报告和自己的观测,杨林肯定努尔哈赤是中炮落马了,但其是否受伤以及伤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不過从后金军撤退的速度来看,努尔哈赤即便沒受伤也受到了惊吓。一個六十多岁的人,就是身体再好恐怕也经受不住這样的打击和挫折。

  在后世,根据一些史书记载努尔哈赤是在宁远城被袁崇焕用红夷大炮轰落马下,最后伤重不治身亡。但是当时的战事发生在农历一月,七月份他才去世。這中间他還派兵攻打一些不臣服的蒙古部落,還会见贝勒、大臣和外来使节,健康状况還不错。其自己官修的《满洲实录》记载他对攻不下宁远城“大忿不已”。满清虽对其进行了美化修饰,但要真是中炮受伤后不治身亡,這种大事是瞒不住的。

  而如今,努尔哈赤是真的中炮落马。因为弹道和射程是杨林用后世的炮兵射击方法经過反复计算的。并且通過观察,第一波炮弹就命中了老奴的位置。這一点,城上城下這么多人看到了绝对错不了。即便他不伤不死,仅是中炮落马這一点就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了。

  炮打努尔哈赤的消息得到確認后,叆阳全城都沸腾了。欢庆声一浪高過一浪,其中還夹杂着锣鼓和爆竹声。许多百姓跪向城外祖坟的方向,一边磕头一边大声疾呼,表达对官兵炮击敌酋的感谢。在华夏百姓的心目中,沒有什么事能比祖坟被掘更令人气愤难平的了。

  对于协助守城的经略标营官兵来讲,這次守城战让他们对火炮的威力和使用又有了新的认识。以致于陈尚仁、王崇信以及手下一干武官,纷纷求着杨林让他给经略标营培养炮手,后者倒是来者不拒痛快应承下来。当然,這些是后话暂且不提。

  与叆阳军民欢庆努尔哈赤中炮落马不同,后金军撤回大营后紧闭营门,一副死气沉沉据寨死守的样子。所有贝勒、大臣都聚集在努尔哈赤的大帐外,焦急的等待着医官诊治的结果。他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大汗出什么意外。

  原来努尔哈赤回来之后精神状态還可以,但是当听到额尔德尼、达尔罕阵亡的消息后,竟抑制不住悲痛手指着叆阳,大骂三声“杨林小贼”后直接昏厥了過去。這把代善、皇太极吓得魂儿都要沒了,急忙在抓来的汉民中找出两名大夫来,承诺只要救醒大汗就放了他们。

  這两名大夫也知道這事不管是治好治坏都沒好果子吃,但是不治又不行,只能硬着头皮给努尔哈赤看病。但是两人都心照不宣的拖延時間,为的就是自己能多活一会儿。

  帐外的后金贝勒和大臣们满面的愁云惨淡,他们谁都沒想到,一座小小的叆阳城竟两度挡住了大金军的猛攻。而且接连折损了扈尔汉、杜度、额尔德尼、达尔罕等精英人物,這对大金来讲是无法衡量的巨大损失。尤其是额尔德尼,他的死致使满族文化发展彻底停滞不前。

  此时有不好的消息传来,十天前,明军共计两万五千援军分别由沈阳、广宁、连山关、抚顺等地出发,于甜水站堡集结,在总兵贺世贤的带领下正向叆阳猛扑過来。测算下路程,還有不到三天的時間。

  另一條不好的消息是自家境内出现了一支明军骑兵,大概有五百人,为首的叫毛文龙。他们连续摧毁了十几個寨子,不仅行动迅速下手狠辣,而且气焰极为嚣张。留守的各地后金军数次交手也沒咬住他们。现在各城寨人心惶惶,急盼大军回援。

  可努尔哈赤现在昏迷不醒,按照规矩要把八旗各旗主集中起来商议下一步怎么办。可是皇太极却不同意這样做,他认为现在军情紧急,把八旗各旗主集中起来议事不仅浪费時間,而且容易陷入意见不统一互相扯皮的境地。他建议由“四大贝勒”暂时行使军事权力,决定下一步是迎击贺世贤還是撤回赫图阿拉,或者继续围攻叆阳。

  皇太极的意见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毕竟這是眼下最佳的選擇。但是也有人不同意,例如“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他认为大汗的安危比任何事都重要,不用再由谁商量决定什么,全军就此撤回赫图阿拉才是上策。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