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回 鬧兵變

作者:秋予岸
由於南明朝廷空有朝廷的架子,軍餉和糧草開支全靠各鎮總兵自己募集。

  再老實的人也經不住沒錢沒糧的日子,紛紛化身惡龍。

  其中就有楊御蕃,他的父親楊肇基是丁卯之變時,率山東兵出現在敵後,勇奪三屯營的英雄。

  令人感慨的是,登萊之亂的禍首劉澤清,現在爲禍一方的總兵劉良佐都曾經追隨楊肇基,做好了爲國犧牲的打算。

  如今,劉澤清已化作白骨,楊御蕃也走上了和劉良佐一樣的路。

  趁着高傑劫掠揚州府,楊御蕃也派人跟在後面,偷偷撿漏。

  萬一出了事,可以賴在高傑的頭上。

  只不過歷史給楊御蕃開了個幽默的玩笑,劫掠來的百姓中,居然有督師史可法。

  史可法狼狽的跟着楊御蕃的山東兵到了淮安,在工地上幹了三天的苦力。

  衆所周知,文官的指甲都很長,以顯示自己不用幹活的地位。

  史可法去的第一天,就在工地上把指甲折斷了。還算整齊的錦衣也在行走和幹活中,弄得破破爛爛。

  一連三天的重體力活,讓他直接瘦了一圈。

  楊御蕃巡視工地,瞅見一個幹活慢騰騰的顯眼包,正要訓斥,再一瞅面容,才發現自己抓了堂堂的督師。

  他趕忙派人把史可法請到帥帳,親自斟酒致歉。

  史可法笑道:「學生有幸在楊帥軍中幹活三天。」

  楊御蕃也打哈哈:「督師辛苦,微服私訪到我營中。」

  這個不好聊的話題,在雙方心照不宣的默契中,結束了。

  楊御蕃宴請史可法後,又給史可法一套嶄新的衣裳,再派人把史可法送回了揚州。

  史可法回到揚州,還沒喘口氣,一件大事傳來。

  他麾下的光桿總兵劉肇基捲入兵變,陷入危險的境地。

  劉肇基,關寧軍出身,曾隸屬於山海關總兵尤世威麾下,隨尤世威到寧夏擔任遊擊將軍。尤世威被解職,劉肇基在與農民軍作戰中戰敗受傷,也被解職。

  崇禎被去世前,派了一批賦閒在家的將領前往南京。

  崇禎這樣做的用意是什麼,已經不得而知,只知道這批人中就有劉肇基。

  劉肇基怎麼會捲入兵變?

  原來他聽聞史可法僅率三百川兵去見高傑,十分擔心高傑會害史可法,可他手上也沒有兵。

  急切之下,劉肇基來不及細細思考,就跑到鎮守京口的周士顯營中借兵,去保護史可法。

  周士顯也是關寧軍出身,和劉肇基一起被派往南京。

  但他比劉肇基運氣好,在派往南京的之前沒有被解職,還有錢養家丁,沿途收攏一些餓肚子兵,共有七百士兵和一百多匹戰馬,對外號稱騎兵千餘。

  劉肇基覺得,自己和周士顯都是關寧軍出身,勸說他加入史可法的標營,再一起解救史可法,問題應該不大。

  然而,當他在周士顯的軍營裏唾沫橫飛,勸說周士顯的時候,麻煩事找上門了。

  一個周士顯軍營的士兵威脅當地賣瓜的小孩,要小孩低價賣給他西瓜解饞。

  小孩不肯,被士兵當場一個耳刮子,直接打翻在地。

  正好,有一隊巡街士兵路過。

  這支士兵來自浙江,是總兵黃之奎、李大開的部下,有士兵三四千人。

  令人搞笑的是,他們也學王進,沒第一時間去打「高俅」,而是問打小孩的士兵是水師還是騎兵。

  這個要區分對待,如果是水師,那是塗蜚的部隊,兵力較多且戰力彪悍,不敢惹。

  如果是騎兵,那就是周士顯的部隊,嘿

  嘿……懲兇除惡,伸張正義的時候到了!

  結果有人告訴這幫浙兵,對方是周士顯的士兵。

  浙兵當即一擁而上,把這個兵綁了,扔進附近的河裏淹死。

  靠!敢欺負遼兵,砍他丫的。

  都不用周士顯下令,甚至沒通報周士顯,上百遼兵出動直接衝擊浙兵大營,斬殺總兵李大開,揚塵而去。

  浙兵當時四千餘人,愣是沒擋住這夥遼兵。

  爲了報仇,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損招,浙兵居然連夜縱火火燒百姓的房屋,對外聲稱是遼兵乾的。

  周士顯的遼兵和黃之奎的浙兵就在京口械鬥,浙兵和當地百姓被殺四百餘人。

  此事驚動了朝廷,蘇鬆巡撫調浙兵數千水陸並進前來鎮壓。

  周士顯嚇壞了,只得拜託軍中的劉肇基幫忙。

  劉肇基得以順利脫身,回到揚州。

  恰巧史可法被楊御蕃送回揚州,與劉肇基見面,得知事情的始末原委。

  史可法上奏朝廷,一是革劉肇基的職,表示對此事負責。反正劉肇基是光桿司令,革不革職沒區別。

  二是將周士顯調入標營,名義上約束這支遼兵。

  三是斬殺殺了李大開的兩名遼兵,對浙兵有個交代。

  馬士英卻大筆一揮,把周士顯的職務也革了,讓周士顯在史可法麾下戴罪立功。

  真夠扯淡,就算是把周士顯革職,他的兵還是都聽他的,平白無故得罪一個將領。

  也許是馬士英不在乎,他只在乎深宮裏的弘光皇帝。多獻美女和財寶,還用蛤蟆製作房中藥,給弘光皇帝服用。

  由於內監們打着燈籠捉拿蛤蟆,而燈籠大書:「奉旨捕蟾」,因此弘光皇帝在民間有個稱呼叫,蛤蟆天子。

  馬士英昏庸無能,只顧爭權奪利,類似於南宋的賈似道,故而也被稱爲「蟋蟀相公」。

  客觀地說,馬士英也沒辦法。他資歷淺,又與南京官僚們長期不對付,只能依附弘光皇帝,勉強幹點事。

  大臣們也不顧外面啥形勢,給馬士英頭上扣了一頂「閹黨」的帽子繼續鬥馬士英。

  高傑的事他們不管,周士顯的遼兵處理一塌糊塗,緊接着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孫應元奉旨鎮守真州,他本人不願意,但賴不住三請四催,於是率軍前往。

  真州也就是儀真,距離瓜洲很近。

  這讓高傑起疑,以爲孫應元是朝廷派來搶奪他的地盤,並對家屬構成威脅。

  於是乎高傑想出了一條毒計,決定襲殺孫應元,將他麾下的部隊據爲己有。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