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回 洪水滔天

作者:秋予岸
失去了尤世祿,等於是失去了尤家軍安身立命的基礎。

  尤世祿作爲軍閥所用的錢財、糧食、軍隊,都在尤世祿去世那一刻煙消雲散。

  將領們得知大帥已亡,紛紛作鳥獸散。

  他們完全不聽尤拱極的號令,洗劫了彭澤、建德、東流、安慶等地區。

  最離譜的是安慶守將和前來支援安慶的明軍,居然也跟着洗劫周邊地區,然後被罪名按在尤家軍的頭上。

  無組織無紀律的尤家軍,在銅陵碰上了有組織無紀律的南兵黃斌卿部,被黃斌卿打敗。

  黃斌卿在一堆文書中發現了錢謙益和尤世祿勾結的文書,嚇得趕緊燒了。

  因爲銅陵距離池州很近,鎮守池州的方國安,現在算是馬士英的人。

  尤家軍各路總兵如此肆無忌憚,讓一個人生氣了。

  生氣的是惠登相。

  但他不是因爲各路總兵不聽號令,而是因爲他一直保護着尤拱極落在後面,導致啥都沒混到。

  惠登相大怒:「老子從造反一刻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活得窩囊,跟在後面連殘羹剩飯都混不到。」一氣之下,帶着自己的部隊脫離尤拱極。

  尤拱極成了孤家寡人,身邊只有數千士兵。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尤世祿四處劫掠,用劫掠來的物資籠絡和腐蝕自己的部下。

  培養出來的都是唯利是圖之徒,怎麼會念尤世祿的好。

  尤拱極控制不住中軍,只剩下數千兵馬,想要東征是不可能的事情,只得率軍後撤。

  鎮守池州的方國安一臉懵逼,他已經做好了死守的準備。

  沒想到尤家軍這麼輕易就退了,趕忙派人探查。

  一探查,才知道尤世祿死訊,以及尤拱極無法控制中軍。

  方國安趕忙把這些消息傳給弘光政權。

  弘光皇帝和馬士英彈冠相慶,大禍害終於死了。

  然後,他們得到一則重磅消息,楊承應出動。

  正月十五日,也就在尤拱極抵達池州府的當日,楊承應率軍開始南下。

  爲了完成平定江南的重任,楊承應在江北休整時,調遣蒙古各部的騎兵南下。

  調土默特、察哈爾、翁牛特、喀喇沁等部,總計一百三十二個佐領,五萬騎兵。

  也就是說,江北不止吳三桂和嶽託六萬大軍,還有五萬騎兵。

  外加楊承應的山地師,和準備從南面登錄廣州的李定國,總計十三萬。

  這只是戰兵,還有對應的輔兵,用「大兵壓境」四字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已經被嶽託擠壓到淮安府以南區域的楊御蕃,首當其衝,遭到嶽託的正面進攻,全軍覆沒。

  西面,吳三桂率軍向南奪取盱眙,包圍了前來救援的朱賢政。

  楊承應聽聞朱賢政殊死抵抗,不肯投降,頗爲欣賞,派人再次招降他,但他還是拒絕了。看書菈

  「有意思,朱賢政以前是跟誰混的,這麼硬氣。」

  楊承應聽了使者的回報,愈發欣賞起來。

  「據傳是高傑部下,以前也是農民軍出身,後來被孫傳庭撥給高傑麾下。」

  巴哈納介紹道:「他本來應該跟着李成棟跑的,沒想到居然半途去而復返,被我軍逮了個正着。」

  「哦。」楊承應點點頭。

  一旁的祖可法道:「殿下,朱賢政就這點兵馬,我們完全不用害怕,頃刻便讓他全軍覆沒。」

  他以爲楊承應猶豫要不要繼續招降朱賢政。

  而楊承應卻想的跟這件事無關,楊承應說道:「朱賢政忽然返回來,應該是受到某人

  的指示,這個人真有本事啊。」

  「不管是誰讓他回來,都飛蛾補火。」巴哈納道,「殿下,還是下定決心吧。」

  楊承應摸了摸額頭,無奈道:「好吧,只能就地消滅。」

  「得令。」祖可法起身,告辭而去。

  楊承應又問巴哈納:「李成棟和李本深逃到哪裏?」

  「李成棟在瓜洲,李本深在泰州。」巴哈納回答。

  楊承應聽了,起身到地圖前,一邊看地圖一邊思考問題。

  將領們都安靜的等着。

  片刻後,楊承應傳令各軍:「命嶽託率軍進攻泰州,務必將李本深斬盡殺絕,我軍向南進攻揚州府。此外,命施琅率海軍橫亙在長江之中,擊潰南面的水師。」

  隨着他的命令發佈,整個遼東軍迅速運轉起來。

  在消滅朱賢政後,大軍沿着大運河繼續南下,直奔揚州府。

  嶽託也在掃蕩楊御蕃殘部,同時向泰州開進。

  如此危急的時候,弘光在幹什麼呢?

  他在選美。

  弘光皇帝在元暉殿選秀,主持選美的是錢謙益。

  錢謙益給皇上弄來南京淑女十七人,浙江侍女五十人,弘光皇帝挑選了兩人。

  這就是爲什麼馬士英那麼恨錢謙益,卻沒辦法弄死他,因爲弘光皇帝需要他。

  十七日,從江北逃來的高傑部潰兵雲集瓜洲,和留守瓜洲的高傑部家眷一起搶船。

  四千南兵和六千福建來的閩兵組建的船隊,接到弘光皇帝和馬士英的命令封鎖江防,不準潰兵過江。

  因爲他們擔心潰兵中混雜遼東軍士兵,到南面潛伏起來,關鍵時候起作用。

  水師總兵打仗不行,欺負百姓一套一套的。不分青紅皁白,下令把瓜洲渡口所有民船用炮火擊沉。

  大量潰兵和家眷,以及逃到瓜洲的難民紛紛慘死江中。

  但這顯然是弘光皇帝想多了。

  十八日,施琅率領適合內河作戰的船隻抵達長江,對江北江南的水師營寨大舉進攻,火光登時沖天。

  在海軍封鎖下,江北和江南斷了聯繫。

  怎麼高傑餘部都要渡江,而不是留在江北,依託富饒的揚州府抵抗呢?

  這就是一報還一報,報應不爽。

  高傑爲了恐嚇揚州百姓,不僅洗劫當地的農村,還拉着婦女環城凌辱。

  揚州百姓一聽說高傑餘部駐紮在揚州城外,都嚴詞拒絕。

  當地被慘害的士紳也是寧願讓楊承應進城分地,也不讓高傑餘部進城。

  楊承應只對付大地主,對於中地主土地採取贖買的政策,而高傑餘部是喫飯鏟鍋巴,一粒不留。

  揚州城不肯收留他們,加上炮轟事件,直接導致高傑餘部六大總兵之一的楊承祖,於十九日向遼東軍乞求投降。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