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李游击
“听其言,从永昌到腾越,過了怒江渡口之后二十余裡有一山形似磨盘,号磨盘山。非其山似磨盘,而是其间山道,盘旋环绕,酷似磨盘上之纹理,如此在东西跨度不過十裡的地段就要行上七八十裡之山路。如此长之山路,足够容纳鞑子五万大军。”
“父亲大可以在此设伏,只要因循山间的地形,鞑子首尾不可兼顾,就是他们有十万大军亦不過砧板上之鱼肉。”
李嗣兴在李定国面前讲话還是很正经的。
他以后想要做事情,就必须拥有更多的权力,而這些权力必须要李定国给他。
不要看他贵为世子,但是现在连一個职衔都還沒有呢。
别人看在他是世子的面子上会给他几分薄面。
但是李嗣兴要是真的去指挥他们,人家不一定会听。
而且李定国這人很矛盾,一方面不断磨练李嗣兴,想要让他担当大任。
另一方面,又觉得李嗣兴還是個孩子,能力不足,难以委以重任。
而他又是一個大公无私的人,对自己与家人要求极严,不会让李嗣兴滥用他世子的身份。
因此李嗣兴也要借着這個机会在父亲面前好好表现一下。
就跟那些寻求升官的文官武将一般。
“嗯,你說的不错,但是我现在手上只有战兵六千。鞑子的五万人,至少有三万战兵。”
古代人行军打仗,不仅仅会虚报人数。
实打实的军队中,能够作战的军队一般也只占一部分。
大量的辅兵和民夫沒办法参加战斗,就是参战,战斗力也很有限。
“父王,在這种地形中伏击的话,兵在精而不在多。鞑子是以一條线的形状在山中盘旋,而我們也不可能在所有地方同时发动,那样的话不仅仅兵力分散,更是容易暴露自己。”
李定国点头,這些东西他实际上早就已经考虑清楚了。
可他還是想要试探一下李嗣兴。
李嗣兴是他的继承人。
李定国已经四十岁,在這個年代算不得年轻。
他一直对李嗣兴要求很高,就是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個合格的继承人。
“你继续說,作战计划必须要考虑到细节,不能想当然。你要知道吴三桂也是老将,不要将你的对手想的太愚蠢。”
李定国道。
“是,父王。孩儿觉得咱们只要在头尾和中部布置三支精兵就可以了。”
“等敌人全部进入山中之后,最东侧头部的伏兵最先发动,堵住敌人的退路。然后中部的伏兵随之出击,将敌人给从中间截断,减轻头部伏兵的压力。”
“我們剩余的大部分兵力可以放在西边的尾部,這裡是进攻的主力,最好将将士们划分成五百人的小营,分散或者轮番上阵。”
“敌人的阵线细长,我军能够一直在局部保持优势的兵力,要从头杀到尾,光靠一支军队肯定体力不支,最好是调派各支军队轮番上阵。”
“好了,不用再說了,你考虑的不错,不枉为父這么多年的栽培。”
李定国抬手让李嗣兴停了下来。
原本沉默寡言的儿子,突然间讲這么多话,李定国還有一些不习惯。
李嗣兴想的這些细节,李定国這個沙场的老将、智将又如何会想不到。
现在能够听到儿子讲這么多,他已经满意了。“是,父王。”
李嗣兴显得很乖巧。
“你下去休息吧,等下百姓過完河之后,你跟着后面一起過河,李本忠那队人继续跟着你。”
毕竟大战在即,李定国還要一個個地找手下的将领布置任务。
李定国现在对身边的人不大信任,尤其是那些文官。
因此具体的计划,并沒有拿出来公议,而是只找了几個心腹将领商议。
布置任务也是一個個找人来交代。
這样就是保证了全盘计划不会泄露出去。
李定国已经非常的小心了。
但是他底下的将领却沒有接受過专门的保密意识教育。
“父王。”
李嗣兴此时却沒有听话地离去。
他站在原地,眼中满是希冀地看着李定国。
李定国疑惑地看向儿子,以前的李嗣兴跟他說话,从来都不会說半個不字。
“华儿,你還有什么事情嗎?”
李定国问道。
“父王,孩儿這次斩杀了十五名鞑子,按军功可以封一個官职,孩儿已经长大,想要出来帮父亲做事儿。”
李嗣兴给了李定国一個你懂的眼神。
“你是世子,就以這身份帮为父做事儿不就行了嗎?”
李定国却并未领会李嗣兴的意思。
“父王,那样的话,手下只会看在您的面子上听从孩儿的命令。孩儿希望自己能够靠自己立功上位,而不是蒙荫,那样的话,父王您的脸上也更加有光。”
李定国在脸上沒有任何的表示,但是在心中却是大大的满意。
這個儿子以前虽然也算听话用功,但是在李定国看来,就像是個小跟屁虫、应声虫,一点沒有自己的主见。
他說什么就是什么,虽然在外表上酷似自己,但徒有其表,缺少自己的神韵。
不過此时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却不仅仅有自己的型,同样在想法上也与自己神似。
沒想到不到一個月不见,华儿会发生這么大的变化。
看样子是自己以前将他看在身边看得太紧了。
早就应该将他放出去历练一下,也许那样他能早些变得成熟。
李嗣兴心中有些忐忑,這样說是不是有邀功的嫌疑,会不会让自己這位脾气古怪的父王不喜?
他希望自己在明军中有一個好的开始,而不是单纯以一個世子的身份号令众人。
所以他要做官,他要走到那些将士和官员中间去。
這样他才能够与這些人之间建立一個更加稳固的关系。
不過在李定国看来這是儿子有志气,锐意进取,這才是他李定国的儿子该有的样子。
“這样吧,将你原本的功劳一并算上,就封你一個游击将军。回头你到金侍郎那裡领任命文书。”
李定国很痛快就答应了。
而且一上来就给了李嗣兴一個游击将军头衔。
他沒有问李嗣兴的選擇,但是這個游击将军倒是颇为合李嗣兴的心意。
游击将军,始见于秦汉年间,本为杂号将军之一。
明朝在镇戍军中置此军职,位在参将之下,率游兵往来防御。
這是一個很灵活的军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