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都是胡佛的错
所谓孤证不立。
单凭卢克·凯奇一個人的個例,還无法确定【時間碎片】的具体获得方式。
另外就是【黑铁印记】和【信仰】的作用。
前者,柯林還多少能够看出,应该是和【時間碎片】有关。但關於后者【信仰】的部分,他就多少有些茫然了。
尤其是【信仰】上所标注出的32這個数字,更是让柯林一時間有些摸不着头脑。
“這些信仰点数又究竟是从哪裡产生的?”
躺在病床上,柯林默默思索着【信仰】点数的来源,体内注射的止痛剂渐渐产生了效果。
“……斯特兰奇医生,有重患……”
半梦半醒间,他似乎听到了医院走廊中传来的呼喊声。
“斯特兰奇?”
听到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柯林脑海中模糊的意识闪過一丝清醒。
然而,下一秒钟,他那丝清醒意识就彻底被睡意所淹沒。
……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Mellonpulledthewhistle,Hooverrangthebell,)
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裡冲!(WallStreetgavethesignalandthecountrywenttohell.)”
清晨,正世界。
呼啸的寒风笼罩着纽约街道。
领取免費救济的队伍中,民众裹着单薄的外套,在凛冽的冷风中瑟瑟发抖。
蜿蜒的队伍看不到尽头,多数人脸上的表情却都以麻木为主。
报童们挥动着手中的《信使报》从队伍旁经過,听到报童所唱的童谣,他们排队的眼神微微变化了一下。
“给我一份报纸。”
伸手拦下报童,行人从怀中掏出两美分硬币递给他,接着一脸好奇的询问了一句。
“孩子,你口中所唱的這首童谣是从哪裡学来的?”
小心翼翼的接過零钱,报童将一份叠好的报纸递给对方,同时道:“是《信使报》的柯林先生教给我們的,先生……柯林先生不仅仅告诉我們童谣,還承诺只要是学会童谣的报童,都能够以每捆便宜5美分的价格从他那裡买报纸……”
“《信使报》?”
“柯林。”
嘴上重复了一下這两個名字。
显然不管是柯林還是《信使报》行人都对此毫无印象。
摇了摇头,打开手中的报纸。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裡冲!”
《信使报》的头版上赫然就印着报童所唱的那首童谣。
底下的照片则是一张大萧條中贫穷母亲的照片。
照片中的母亲還有她的两個孩子都衣衫破烂,孩子们蜷缩在母亲身旁,将他们的脸藏在母亲的肩膀后面,母亲则一只手举到嘴边,目光看向远方,眼神中透着愁苦,是一种看不到希望的死气沉沉。
照片真切传达了身处于大萧條时期人们内心的绝望和焦虑,让看到照片的行人感同身受,他虽然沒有沦落到像是一旁的人群那般排队领救济的地步,但是每天十二個小时的工作時間,得到了却只有不到過往五分之一的酬劳,生活的重担已经压的他快要喘不過气了。
默默叹了一口气,顺着报纸的內容往下看去,在這张照片底下,是用加粗版的字体写下的标题。
“胡佛——饥饿总统!”
“如果愚蠢有极限的话,那么我保证,赫伯特·胡佛就是超越极限的那一個。”
“所有人都在失业,但是胡佛沒有,因为我們给了他一份世界上最轻松的工作——犯蠢!”
翻开《信使报》的报纸往下,通篇都是对于胡佛的嘲讽和咒骂。
行人从头到尾将《信使报》看完,愣是沒有得到一丝有用的讯息,简直就是看了個寂寞。
然而,不知为何,看完报纸的行人内心莫名的却产生了一种畅快的感觉。
将手中的《信使报》卷起夹在胳膊底下,行人一边继续往前走着,嘴上却不由哼唱起来:“……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美国往地狱裡冲!”
這一幕的场景,在纽约各地都有发生。
报童们唱着童谣,将手中的《信使报》卖出。
他们当中,或许有人对《信使报》哗众取宠的做法不以为意,但是却也有部分人觉得报纸上所刊登的就是他们心中所想的內容。
在這其中,尤其以工人阶层反响最为热烈。
毕竟,在大萧條的冲击之下,他们才是受伤最严重的那一批人。
失业潮的冲击之下,大批的中产阶级涌入到劳动行业当中和他们一起争夺本就稀少的工作,据說最严重的地区,例如旧金山,三四個搬运工的招聘,门口却足足挤满了上千人之多,上千人就像一群鬣狗一样去抢這几根肉骨头,最后只有那几個少数幸运儿能得到工作。
在這样的大环境之下,大批的工人被迫失业。
工人们并不清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只知道一觉起来,整個世道就变了。
失业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不仅令人沮丧,也让人感到耻辱。
而眼下,《信使报》却在报纸上清楚的告诉他们,這一切都是胡佛的错。
這让工人们找到了发泄的渠道,沒有错,他们失去工作并非无能,一切都是胡佛害的,因为他的愚蠢才导致了大萧條的发生。
一切都是胡佛的错!
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无能的胡佛带领着美国冲进了地狱!
……
“老板,這一次《信使报》的销量比上個星期足足增长了一倍以上!”
信使报社,老约翰一脸激动的說道。
“根据报童们的反饋,這一次我們的报纸卖的最好,甚至比一些中小报還要畅销……”
說到這裡,老约翰的语气都变得振奋了几分。
這是自《信使报》销量下滑以来的首次增长,极具意义。
“你是对的,老板。”
“我对之前怀疑你的决定,感到抱歉老板。”
起先,老约翰对于柯林折价售卖报纸给报童,以及改动刊登內容的做法,并不完全认同,哪怕之前沒有再說话,也多少碍于柯林老板的身份,不敢多說。
但是,這一切随着报童们的争相采购,以及《信使报》销量的增加,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新書求支持,另外感谢【长青1040】1500起点币的打赏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