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冰天雪地中的两個人
叶舟在虚空中考虑了几秒钟。
在进行模拟的时候,外界的時間是几乎静止的,時間流动的速度大概在100比1左右,所以,他完全可以趁這個時間进入模拟剧情中看一看。
至少可以知道這個剧情讲的是什么。
想到這裡,他当即进入了剧情模拟之中。
眼前一片黑暗,随后四個苍劲虬结的大字浮现出来。
巨龙之心!
场景逐渐明亮,叶舟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正身处于一片巨大的雪原之中。
他看了看自己伸出的双臂,上面穿着的居然是一套极有年代感的军绿色棉袄。
這是什么年代?
正在疑惑之间,身后的一個人艰难地赶了上来,拍了拍叶舟的肩膀。
“老叶,怎么,走不动了?再加把劲,還有不到二裡地,咱们就能休息了。”
叶舟惊愕地看着面前戴着狗皮帽子,眉毛上结满了冰霜的男人,开口问道:
“這是哪儿?這是什么时候?”
那個男人皱了皱眉,紧走两步把叶舟拉到了一块背风的小坡后面,有些担忧地看着叶舟說道:
“老叶?你状态還好嗎?不会是犯了低温症了吧?”
一边說着,男人一边从怀裡掏出一块带着体温的干粮。
“来,吃口這個,煎豆饼,带油的,吃了暖和暖和。”
叶舟满脸茫然地接過豆饼下意识地咬了一口,在食物入口的一瞬间,他立刻感受到了强烈到几乎无法忍受的饥饿和寒冷。
“怎么样?好点了嗎?来,再喝口水。”
男人再次从怀裡掏出水瓶,裡面的水几乎已经凉透,但至少還能入喉。
看着叶舟呆若木鸡地吃喝,男人叹了口气,抓起地上的一把雪塞进嘴裡,嚼了几口之后,混着豆饼艰难地咽了下去。
“你们這些知识分子啊,哪都好,就是身体实在太弱了。来之前我就跟你說了,這雪下的太大,等开春了雪化了再說,你非不听。”
“走吧,不能在這站着,风太冷了,一停下来,要不了多久就要冻僵!”
說完,男人搀起叶舟的胳膊,生拉硬拽着他向前走去。
叶舟被凛冽的狂风吹得几乎睁不开眼睛,男人把整個身子挡在他身前,两人踩着沒到大腿的积雪,艰难地向前蹒跚而行。
太冷了。
又冷又饿。
叶舟的意识逐渐模糊,可他甚至還沒能搞清楚自己在這段剧情中是在做什么的。
“老哥!快告诉我,我們到底为什么在這裡?”
叶舟声嘶力竭地喊道,可他的声音却几乎淹沒在了狂吼的寒风之中。
“啥??”
前面的男人回头凑近了叶舟。
“我說,我們到底为什么在這裡!”
男人楞了一愣,随后坚定地回答道:
“不是你自己說的嗎?为了华夏的天空啊!”
“不是,我不是问這個…”
叶舟的话還沒說完,一阵狂风突然毫无征兆地从两人右侧吹来,巨力之下,两人翻滚着向坡下倒去,叶舟的腿狠狠撞在一块突出的山石之上,虽然有厚重的棉裤阻挡,但他仍然感到了钻心的疼痛。
“老叶,老叶!沒事吧?”
男人连滚带爬地扑到叶舟身边,叶舟强忍剧痛回答道:
“沒事,我沒事。你等等,现在快告诉我,我們到底要去哪裡?我脑子不清醒,好像是失忆了。”
男人抓起叶舟的棉袄,怒喝一声把他扛到了肩上,喘息了几下后回答道:
“你叫叶舟,我叫你老叶,你說你是材料工程师,你脑子裡有一种钢材的配方,需要送到奉天去交给国家。现在咱们要去最近的县城裡坐火车。”
“为什么要现在去?”
叶舟虚弱地喊道。
“必须现在去!你之前听收音机,說国家马上就要讨论飞机发动机的制造方向了,如果不在开会之前送過去的话,国家很可能会選擇错误的方向!”
听到這裡,叶舟的脑子突然活了過来。
一道信息流在他的意识裡解开了封锁。
“不是配方……是全套的铸造技术……”
“我知道了……飞机发动机…….我是要去给他们送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叶片的铸造技术!”
“但是,我为什么不写下来??”
叶舟的思绪逐渐飘远,他感觉自己的体温在不断流失,终于,他的眼前彻底黑暗下来。
【巨龙之心剧情模拟结束】
【完成度:%】
【关键线索发现:身份】
【奖励:能量值2点(线索奖励)】
【本次模拟评分:h】
【埋葬于冰雪之中的,不止是你的躯壳】
在虚空中沉思了片刻,叶舟退出了模拟器。
他已经大概猜到了這個科技节点是跟航空发动机有关,但具体是哪一件事情,却又沒有概念。
现实中的時間才過去了不到一分钟,叶舟打开手机,开始在網上搜索有关华夏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歷史。
信息很庞杂,但中间有一條醒目的消息吸引了叶舟的目光。
1966年,国内第一代涡喷发动机涡喷-6发动机全面启动生产,但因为涡轮盘和火焰筒的重大设计缺陷,這款发动机屡次出现重大事故,使用寿命不足一百小时。
而在那個年代,涡扇发动机技术已经逐渐成型,也成为了西方国家主流的攻坚方向,涡扇发动机无论在动力、损耗還是噪音上都要远远优于涡喷发动机。
也就是這個原因,行业内部发起了一轮新的讨论。
到底還要不要搞涡喷发动机?
反正搞出来都不稳定,不如直接一步到位,开始搞涡扇,至少在技术积累上会比涡喷要强得多。
但問題是,涡扇发动机的各方面技术要求太高了,一道道门槛几乎是当时积贫积弱的华夏无法跨越的障碍。
其中最严重的一道障碍,就是涡扇发动机中压缩机的叶片。
必须使用特种钢材制造,保证叶片在数万转的转速下不变形、不断裂。
所以,叶舟模拟的這個工程师,才会不顾极端恶劣的天气,一定要赶到奉天。
如果他到得晚了,沒有及时把存在自己脑子裡的知识贡献出来的话,這次会议就会如叶舟所知道的歷史一样,最终定下一個较为保守的方案,继续在涡喷发动机上浪费掉接近20年的時間。
整整20年,做出来的成品一量产便落后,這是何等的无奈。
叶舟的身体逐渐从模拟器虚拟的严寒中恢复過来,他再次想起了在“芯片之殇”最后终极对峙结局裡的那两架飞翼战机。
如果发动机能跟上的话,這两架飞机,可能早就已经面世了吧。
看来這一次的模拟,也得要加快速度才行了。
。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