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秋水伊人

作者:莫莫
有在曠裏放風箏,風箏扶搖直,趁着好風飛,它可以飄到很高很遠的地方。直到最後風箏融進了藍天的背景,飄忽了一個夢境,只有手中的細線能讓感覺到它的真相。曠裏清風浩,晨曦照亮了每一塊草地,也照亮了每一個的心靈。那一刻,心被徹底解放,朝着光明飛翔,自由的歌聲響徹四方。

  歷山之清境,覽天地之至文,可以益文思,養神明。餘嘗放於寂寞之境,以開豁吾心志;傲睨於煙霞之表,以觸發吾道機。然造物於詭奇之地不多設,於清絕之境不常遇。屈指廿載前偶遭海清境,大豁心目也。以吾所歷,再未遇之。至今思之,猶浮現於心目中也。

  壬戌中秋,望前一過午,餘與族弟允江者閒接海。行未逾半,雲曖曖以南渡,雨濛濛而滴零。方入海,時已向夕而雨霽,天宇澄清。空洗於零雨而如赭;涵於空明而如丹。霓霞紫翠,攸忽變幻,與溶漾。海天輝映,返景流光。天則朱紫彩爛,煥然散霞綺;海則澄靜深碧,窈然空明如鑑。觀夫海鳥矯翼,繽紛往來,浮沉翱翔,天與際,邈焉浩浩,迥焉汪汪。其縹碧之,清淑之,空靈之韻,清遠之境,令心融神釋,莫可名狀,爲之佇立而驚歎。噫,此海天之至文也,吾之文境當如斯。依夕,金輪浴海,閃爍熒煌,霓霧掩中一舸若點,始知有舟泊焉,乃趨船而易蟹。船家視酒與果,顧而樂之,欣然贈蟹復贈蝦,又煮蟹以酒相邀。餘曰:“酒且慢,如此紅蟹甚合吾意也”,乃持螯大嚼之。且暮,離船。霧靄溟濛而漸濃,容裔漾而始升。

  遙睇海隅,航燈隱約,始欣欣而赴之。須臾,白霧罩幕,有若混沌未闢,一望晧白,莫辯下四方,隨失航燈所在。濤動而愈急,海漲而漫。異哉,海視月而盈虛,揆之消長理乃太促乎?吾二爭辯聲漸高,音傳殊遠,忽聞長嘯,愕而顧,第見遠方有燈明滅,遽返,船家方告吾正走向深淵矣。移時,霧散如輕紗,老河航燈略可見。頃焉,霽徹霄表,海無纖霧,景澄澈。滿月得脫霧所蒙,由澄淡而銀光迸射,白如晝。月影銀濤,光霽皎然。海純碧而粼粼,恍惚縹緲而灩耀。仰矚俯映令心目蕭爽,月容意致神思飄逸。直如浮游於灝之,疑置蓬瀛、閬瑤、廣寒宮也。快矣哉,月極明於中秋,且置空曠幽絕之地,遠無際,臨觀月,飄然恍然。萬感絕,百慮冥,吾意始清發焉。乃形諸詠,偶得句雲:“溟漲離淵,一輪秋正滿,海月明中,銀浮仙”。復乘月而歸。斯遇,吾心乃與天地之精神一相接,良謂勝遊矣。

  嗟夫,生百年,其間清境可歷者幾何?而浮埃濛濛,遊冥冥,俗物茫茫,心膠膠,何得欣一遇而疏滌之,令襟懷澄朗如光風霽月、秋青雲耶。餘每至中秋輒慨然長懷,空作濠濮間想也,故發於中,遂追爲記。臨文而怏怏焉,執筆又爲之惆悵也哉。還有那已經深綠了一冬的如同桂花樹,雪松,大葉榕,小葉榕,黃角蘭,柑橘,橡皮樹,一大片也不甘寂寞,趁着風雨也發出嫩嫩的新葉,將綠的層次慢慢暈染,像畫家的丹青,尤其那雪松等新葉發出銀灰的新針,紮在原來的老針,像一枚毽子,發開來一大束,又像發散的毛筆,那纖細那嫋娜,讓你感覺那霧就在你的眼前。

  當然,這些景在你的視線左右,所以很清晰,這種清晰只能在晴天的清晨或大雨過後的一兩個鍾方能看到,假如你不抓緊時間,恐怕看到的也只能是蒙一片。

  晴天,在太的光輝照耀下,你看到了深綠淺綠混合着,從綠縫裏你不自覺的會將視線的瞧過去,那你會看到眼前的綠並不完整,綠縫外的綠纔是一幅時髦的彩,一些兒白霧從地底下鑽出來在樹縫裏,慢慢的擴散開來裝滿了綠的縫隙,整個一顆樹無論大小都像罩着一籠輕紗,倘若你不注意,還認爲是新娘穿着婚紗在那兒閒遊呢。因爲那穿霧紗的樹在風的搖曳裏擺來擺去,像是在舞蹈,有慢柔的,有越的,還時不時的發出一聲呼嘯,那是颳大風的時間。

  再仰望去,那白已經沒有了黃的點綴,霧裏夾雜一絲兒綠,那黃的紗幔變了綠的圍屏,蓋在山巔,籠在樹梢,慢慢的往下沉,又是將整個青山遮得只剩下你眼前的那張鋪了綠毯的大,那蚊帳已經變捎帶些兒綠顏的帳子,再假如下雨,那帳子還是會越變越小,將整個青山圍住,那時的天窄地也窄。

  風和麗的三月在蟬兒們慵懶的聲中不知不覺消逝得無影無蹤,深綠會悄然爬枝,由淺綠變深綠邊墨綠,也許一陣風,一聲驚雷,一個閃電,一滂沱會吹散驚散照散淋散那緊裹着綠的朦朧,然後還原生命的原——綠。這時候那山坳裏的一團團白得像棉花像羊羣的霧團會慢慢的飄然而去,那滿山的青黛便會惹你的眼,你會驚呼大自然的清新,讓你本來還有些發的心馬涼爽起來,不再,心不再悶,腦不再發脹。你會用另一種目光去審視你眼前的風景:天變得高朗,山變得俊秀,變得透徹,變得清晰、

  可惜在現代的家鄉,你不能用高倍的望遠鏡或高倍的放大鏡或高倍的顯微鏡來清晰的去觀察景物,只能半醉半醒的慢慢咀嚼,慢慢審視,你會品嚐出我家鄉的甘醇,那是喝着山蜜一樣的感覺——清香,純甜。因爲那清晰只能是彈指一揮,繼之而來的還是滿山滿坳的朦朧。

  那形態各異的大小山巒已經穿一層素裝,然後是一層銀白的世界與天相接,這時候我家鄉的天又收縮了一張模模糊糊的圓形蚊帳,蚊帳籠着方圓的綠田綠地綠樹,這的山依傍着那的,們也是在霧的籠罩下變得含混不清。這兒倒不是說不清澈,而是山與無法辨出,有時候將山當作,有時候將當作山。整個河面好像有許多家在做飯,冒出許多炊煙,嫋嫋娜娜,同山的薄霧織在一起,你會看到這時候的天其實就在你的腳下,好事者會一腳踩下去,不過會撲嗵一聲,下河游泳去了。

  秋天來了,那霧不再像夏般的黃掛綠了,而是混着稻秸稈香味兒的白煙,綠顏減了不少,地裏田裏稻子已經豐收,倒立在田裏的黃帶點兒白的沒有生命的杆兒被們忘懷,只有那霧還是會不捨他們,還是僅僅的纏繞在他們邊不忍離去,還是像般擁着。我常常感嘆霧的堅貞與執着,被雨打散了被雷驚散了被風吹散了,他們會再來,還會從容地散發在這些沒要的東西周圍,會不離不棄地徜徉在他們四方守候着。

  被霧罩着的山沒有夏秋冬之分,只要有霧,那山還是一片銀白,像天邊,像蚊帳的四圍,只是有點兒淡漠了那份濃重與凝重,近該落的葉子已落,不該落的樹葉仍緊扎的掛在樹梢,在樹飄搖着可是根基很穩,沒有破壞是不會往下掉的,那份綠仍然彌堅。大概我們這兒土地肥沃的緣故吧,所有的樹都長得非常壯實,都直挺挺的站立在地,沒有彎腰勾背的,也沒有病殃殃的時候。那百年老樹特多,什麼銀杏,什麼大葉榕,還有桂花樹,山茶??無論你多大的風沙,他們仍舊堅如磐石。

  冬天有霧的時候更多,們不太喜歡霧,因爲霧是廢,特別是有肺病的會厭惡它們,尤其是冬天霧夾雜着冷空,滿街道都會看不清,車在路行駛迎面向你滾來的還是黑魆魖的濃霧像鬼魅,不小心就會來個連環撞,還尤其在傍晚遇到這種霧子,那真有點兒像蒲松齡老先生筆下出神入仙的青煙裊繞之地,讓望而生畏。

  別怕,其實這種精緻只是深山溝裏纔有,那濃霧也不過早晨九十點鐘纔出來溜達,公路,大街全是,不過這些景要縣城裏才常遇到。一般在下午那些霧早已散開,你假如不看遠方,前面的景一目瞭然,雖是冬天,卻也還是綠樹滿山,不像其他土地貧瘠的地方只長矮樹還都全都沒有了葉子。在柳江這個煙雨之地,很少有濃霧,即使濃也便是望着的那帶着綠顏的濃,看起來清新,沒有臭味兒,近是很少看不清路面的,那相撞的車輛也只能是在離城郊十幾公里範圍內。我的家鄉沒有毒霧,因爲這兒的工廠少,那些吐故納新的綠葉已將這些廢吸入肚子經過生物轉化了新鮮的空,即使你四季都住在這兒,也不會埋怨有空的污濁或乾燥。

  ——家鄉風景紀實

  月朦朧,鳥朦朧(瓊瑤)

  月朦朧,鳥朦朧,銀光照空。

  山朦朧,樹朦朧,秋蟲在暱噥,

  花朦朧,葉朦朧,風叩簾朧,

  燈朦朧,朦朧,但願同如夢。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