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27章:孟言盛的见识

作者:茗沫沫
亲,欢迎光临书河 短篇综合 可惜她的孙儿,苦读兵书十数载,当年九丫头還在闺中时,她先是让心儿和她交好, 心儿那丫头沒心机,容易和心思重的人相交, 可谁知那丫头還是犯了女子都有的小心眼嫉妒心, 虽然是小流言对九丫头沒影响,可還是让她疏远了心儿。 好在后来九丫头被封了侍书女史,心儿還是沾了她的光,嫁了好人家。 可惜了孙儿,当年也在那丫头面前露了下脸, 到不知道那個丫头是火眼金睛,看出了這小把戏,也是個心硬的,就此疏远了族人。 连帮衬一丝都不愿。 吴氏看着自己的孙子孟言盛今年都二十五了,還不愿意娶亲,称无建功,怎可成家。 满满的都是惋惜。 “都這個月份了,别到处走动,万一出了好歹可怎么办。 你们房裡也沒有個长辈了,我就說让你這孩子去青竹巷裡,我看顾着点,也放心。 偏你這孩子让人操碎了心,又是個拘谨的,只当长辈的紧张是虚的不成。 我昨儿派人给你送的大枣粥可吃好了?這是托你从兄往山东带回来的大枣,皮脆肉厚,开胃滋补,熬了浓浓的粳米红枣茯苓粥, 养胃益气,你這身子日日重了,吃這样的温养粥才舒坦。 昭哥儿又是個不省心的,這让我日日的看不见你会儿就不放心”。 吴氏让人赶紧扶了谢乐安,又是有些怨更多的是自然流露出的慈爱关心,让谢乐安受宠若惊, 她是由茉姐姐做主嫁给孟言昭,她虽然经历了母亲的事。性子有些泼辣,可是在族中甚有威严的吴氏面前, 也不由得就有些底气不足的紧张。 “族祖母年纪大了,孙媳,孙媳不敢劳动您老人家”。 谢乐安不甚流畅的道。 吴氏就在心裡叹气。 還是個公主的女儿呢,這副小家子气。 可想自小的教养也不怎么样, 由着谢家养歪了。 也不知道九丫头怎么看上她给自己的弟弟做媳妇的。 皇后荣升为太后。谢家却是沒人再护得住。孟言茉趁机让引泉安排人拿回了公主的嫁妆。 谢家也倒了。 因此谢乐安這個外嫁女倒是家私甚丰。 当初孟言茉同意谢乐安嫁给孟言昭。 是觉得谢乐安虽然有些泼辣,但是心思单纯。 主要是因为這两人是处久了日久生情。 這要是在其他家,谢乐安這一项私相授受。谁都不可能让她进门的。 可是在孟家,上面的长辈死的死,不管事的不管事。 孟言茉弟弟的婚事,她還是做得了主。 孟言茉初时对孟言昭给予厚重希望。后来见甄氏对他的影响太大了, 要搬回来也比较困难。就由着他了, 只要他這一辈子過的平安喜乐就好了。 娶一门他相中的婚事,過一辈子衣食无忧,孟言茉想。這样的生活,挺好的。 孟言昭也就越发的随着心去轻松的活着了。 “你這孩子就是這么孝顺”。 吴氏拉起了她的手,替她搓了搓暖手。 眼神忧愁的看着那些官兵运送银子。 “族祖母。這是出了什么事了啊”。 谢乐安惊讶的小声叫道。 她刚发现那一车车运出的银子。 “我也是不知道,只能跟着瞎着急。你看你从兄都跟那伙人争执被推了一把,额头都肿高了, 谁敢上去问啊”。 吴氏指着人群中的孟言盛给她看。 只见孟言盛脸有些青肿,拉着那其中的官兵不知道在說些什么,這边只隐约听到他大声的在质问。 那官兵似乎是不屑与他争论,也不管他,自顾自的搬银子。 “太欺负人了,族祖母我去问一问”。 谢乐安原本就是公主的女儿有些傲气。 后来虽然被谢家追打出来,让她又是害怕又是急躁和些许的自卑下来后, 孟言茉先被封女史,后被封公主,连着她和孟言昭都觉得行事做事分外有底气。 吴氏等的就是她自告奋勇, 连忙道:“不行!你身子這么重,万一被那帮粗人碰到了,怎么办”。 “族祖母别担心,我看他们谁敢。 這可是福臻公主的亲侄子”。 谢乐安不顾吴氏的挽留劝告,带着丫鬟就上前去了。 她眼力還有几分,找到的是那個为首的将领。 那個羽林卫的将军听她說是福臻公主的弟妹,倒是给她說了一遍事情经過。 吴氏正在這边等的心焦,看到谢乐安回来,连忙上前,压了下到嘴的话, 去仔细看了看她的肚子:“沒有碰到吧,有沒有不舒服?” 看到吴氏紧张的神情,谢乐安笑了笑,“族祖母我沒事。 刚才有从湖底弄出块石碑嗎?” “好像是有”。 吴氏本来想看石碑上是什么字,只可惜她不认识字。 谢乐安不太理解的,就把事情叙述了一遍。 吴氏听完,脸色一下苍老了几岁。 “族祖母你怎么了?” 吴氏忍着才沒有把手上的那柔软小手给甩开。 九丫头好狠的心! 难道为了在新皇面前讨巧,就這样断送了孟家一门子弟的前程后路嗎! 她自己的弟弟不准备科举, 可是族裡還有许多要走這條路的人, 還有她的孙儿,听說今上要恢复武举, 一心的重志筹筹。 吴氏再看眼前這個连行礼都行不全的谢乐安,心裡更是不耐去拉近关系了。 勉强沒有露出烦厌恨的神色,带着身边的人立即离开了孟家本宅。 回到自己府上,问了三遍:“盛哥儿回来了沒有?” “祖母。我回来了,急着叫我有什么事嗎, 咱们家的银子不能這么不明不白的就被运走, 我還准备跟着五叔他们一起去衙门裡去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些官兵听說是从京裡直接派来的。 就是京官也不能這样不讲道理, 就是万岁要征用,還得打個欠條,当咱们孟家都沒人了”! “咱们孟家败了!” 吴氏像冬天裡被储藏了一季的老白菜。就要萎了。 “祖母您在說什么呢!” 孟言盛不解的问道。 “不是說九妹妹被封了公主嗎。就是飞进了皇家,根還在咱们孟家這呢。 沒听五叔他们說,前几日海事衙门裡。還說要给咱们孟家在码头上特意开了個专供舶来品的水果铺子。 那可是真正赚钱,咱们這扬州的富贵人儿就爱吃個新奇的, 那天我见新到的客船上一船黄橙橙的果子,也不知道叫啥名儿。被茶行的东家买去,听說是给家裡的女儿榨成果汁儿喝。 很赚钱的呢”。 孟言盛正說得开心,被吴氏大声呵斥打断。 “你還是不是孟家的子孙,怎么自甘往那下流上走, 原本你想着从武举路子。不走科考,我也由着你, 可是现在你竟然還羡慕起商贾来。盛儿,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祖母。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那海事衙门,是新成立的,看人都朝天望,肯给咱们家面子, 這不就說明咱们家越来越红火了嗎。 我想這都是九妹妹在皇上面前能說的上话的原因”。 海事衙门是明耀让户部新立的分支,是要收那些进出海外船只的关税。 大明几十年来都在打仗,民生不济,出去的就那几家大商行,倒是有很多海外的船经常在扬州,苏州還有松江這些靠海的大府县裡停靠。 被外来的那些在本地倒卖丝绸,茶叶瓷器的商人抗议過, 四夷馆的人忙的脚不沾地, 明耀直接让兵部的人给各地绿营调令,那些海外商人不敢再闹事, 老实交税, 原本這一块,谁也沒注意,觉得就那几船的物品能收多少钱, 哪知道這么一算下来,让户部的官员不得不感叹說,皇上真是少年這扒皮讹财的本事就在外, 這一番计算,才知道這些海外船只是如此频繁的从中原内走收物品, 自然這一项税收尚客观, 明耀却看不上,觉得還是大明太贫弱的原因, 想着早晚会有成千上万的船队出海入航,這海事衙门要早建起。 這新建的衙门自然也都是明耀的人, 从吏部拨配的一些名不见经传,却在很早就为睿亲王做事的官员。 平时也都不和地方联络, 在扬州的分衙,就是因着福臻公主在皇上面前的荣宠,才对孟家格外照顾。 這舶来水果专卖,也是不菲的一项收入。 听到自己孙子的话,吴氏更是冷笑道:“她自己当然得皇上的看重,却让我們孟家一门给她陪衬”。 孟言盛一惊连忙问是怎么回事。 吴氏把从谢乐安那听来的,又学了一遍。 孟言盛听完,也是坐在椅子上消化一会儿。 “祖母,我看這事,要是沒有九妹妹,說不定我們孟家才是真正的大祸来临”。 “這话是怎么說的?” 吴氏是個有见识的妇人,她只能想到孟言茉把自己的短事暴露了出来, 在皇上面前揭露出孟家的出身本源就不好, 什么清流,其实是前朝余孽。 先不說這老祖宗的事是真是假,這孟言茉也实在是沒了奶就不认娘。 她是脱离了孟家进了皇室。 可這也是生她养她的地方。 她的弟弟和父亲都還在孟家呢。 “祖母,要是沒有九妹妹用這個办法,把孟家的名声给拉下来, 你想想,就凭京裡族祖父的那番话, 皇上会把咱们孟家怎么样处置?” 吴氏一想,惊出了冷汗。 這样的公然指责皇上的德行失亏,還是這样弑父杀兄的罪名, 這放在任何一位帝王的头上, 都得让這說话之人的九族给陪葬,就算不明着来, 暗地裡也不会放過。 “不是說她在新帝面前甚得宠嗎,怎么就不能替孟家兜着点了”。 吴氏還是心裡怨气。 她自己觉得自己這算是好的,等孟家其他族人都知道了, 孟言昭那小家就别想安宁。 “祖母,你這话可就失了偏颇。 皇上是什么样的人,我不清楚,不過,我想只要是有抱负的君王,大概都不会受女人影响吧”。 “你也别替她說话了,左右她也不是咱们家的人, 以后更是飞进了皇宫的金凤凰,不比咱们家,如今都成了落地凤凰不如鸡”。 吴氏看到自己孙子竟然一点都不怨恨,心裡不高兴。 “你這武举也是无望了。 我看你以后就跟你那個十弟一样,做個沒出息的闲人吧”。 “祖母,我去湖州找一下十弟。 回来后,护送他们进京”。 吴氏听着孙子不着边的话愣了一下, 接着反应過来。 正是可借着族人怨恨的借口,在這個时候,和孟言昭交好, 他们一家在她的意思下,一直和孟言昭小夫妻两人关系不错, 孙子护送他们进京,到时候,孟言茉那丫头看在自己弟弟的面子上,說不定能帮帮自己的孙子。 “我孙儿有理想,有担当,不愿意平庸一生,做祖母的自然是支持。 可是盛儿,祖母只想告诉你一声,纵使为了前途,也不可以打断了后脊梁骨, 祖母要你挺直腰杆在這個世间创业立功”。 “祖母,我答应你”。 孟言盛郑重道。 只是祖母若是不在了,大概也不会知道他的苦衷, 要创业立功,本来也要舍弃点东西, 比如說你的姓氏。(未完待续)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