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 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作者:陆双鹤 推薦期间,我尽量每日更新,不過因为沒存稿,事情忙起来可能顾不上写,大家互相体谅吧- “程叶高在和我谈的时候几次提起想招安的话头,我都敷衍過去了。不過我觉得考虑谈判倒不是不可以,毕竟我們不必非要跟明政府敌对,只要有個安全的环境能容身就行了。” 房间裡渐渐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议论起李教授提出的观点。先前這位老教授扯理论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听懂了,但眼下提到谈判和“招安”之类却是人人都明白,包括小叶等一批九零后在内,就算沒看過小說《水浒传,“大河向东流啊……”总是听過的。 “招安不现实,来的第一天我和庞雨就商议過:如果只一两個人那還可以尝试改变自己去适应明朝官府的管制,但我們這一大群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融入进去的。真要勉强挤进去,我們中很多人肯定会被牺牲或是淘汰掉,咱们這裡谁都不想死吧?” 解席說得很直接,李教授也点头表示赞同: “不错,我們這些现代人不可能接受一個落后四百年的制度来统治,所以我也只說考虑谈判,平等的谈判,让他们接受我們的存在。” “那可不容易。” 凌宁在旁边呵呵笑了。 “明朝在這类事情上向来异常强硬——满洲人占据东北那么多年,皇太极都自称天聪汗了。八旗兵次次都把明军压着打,可明政府依然拒绝跟他们谈和。咱们這类小虾米更不用提。” “真要谈判也不是不可能,眼下的福建巡抚是熊文灿,海南這一带好像也归他管。這位老兄在歷史上是以鸽派人士,酷爱招抚而留名,前年刚招降了郑芝龙,眼下正春风得意着呢……想必仍会对招抚感兴趣?” 庞雨提出一点有利因素,尽管日后這位熊文灿老先生调任兵部尚书后又跑去招降张献忠,结果人家先降后叛涮了明朝一把,导致這位鸽派大员黯然下狱,最后被明廷斩首。不過至少眼下,他還是掌握权力的。 “但熊文灿提出的只可能是‘招抚’吧?跟我們希望的和平谈判两码事。” 小伙儿文德嗣提出异议,庞雨却哈哈笑了: “我們又不用在乎名义問題。皇太极一直要求平等待遇是因为他要有名义去诱骗蒙古和朝鲜,而我們头上就算挂一面日月金龙旗又有啥关系?只要明政府不来干涉我們做的事情就行——郑芝龙接受招抚以后不照样在南海上收保护费?” “如果這样的话……倒是可以考虑。” 解席沉吟道,不過這时旁边王海阳却硬邦邦来了一句: “水浒传最后宋江的下场,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作为军人,王海阳从心底裡厌烦任何与投降有关的字眼,什么招抚,谈判,在他看来统统都是投降主义,而投降是绝对沒有好下场的! 突然面对這样一個单纯而坚定的革命主义者,大家都有些发愣,好在唐健很快過来把王海阳劝服住,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不想干涉大家的判断,但历来谈判只有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才有意义。眼下明朝在海南岛的军队依然很强大,无论招抚也好谈判也好,我想对方都不会有诚意的。” 唐健话语不多,却十分有利,即使是李教授這样的“和谈派”也不得不承认:眼下還不是谈判的好时机。 “确实,只有等到明政府確認自己沒能力消灭我們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考虑和谈。” 用不着唐健提醒,庞雨对眼前形势也一直看得很清楚: “只要那個琼崖参将手裡還有兵力能威胁到临高這边,他们就不会真正考虑招抚。所以這一仗是躲不過去的,迟早要打!我們考虑谈判只是为了以后着想——等明朝政府沒能力威胁我們了,不妨放低点姿态,接受個招抚什么,也免得明军不停来骚扰,癞蛤蟆上脚背——咬不死你恶心死你!” “迟打不如早打,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我們有沒有可能主动进攻?” 凌宁立即建议道,所有人的目光再度集中到军事组唐健身上,但后者沒有多加考虑就摇头否决。 “不可能,我們這边所有青壮年都算上才一百多人,火枪连七十支都不到,弹药基数也不足,還沒有重火力。” 抬头看看面前几個跃跃欲试的军事组小伙儿,唐健再次摇摇头: “你们的训练也沒完成,现在把你们送上战场那纯粹是谋杀。” 看到屋子裡气氛再一次紧张起来,在大会议上向来保持安静的徐惠工程师难得主动开口: “關於重火力大家可以放心,电力問題已经解决,大约半個月以后我們的火炮改装就能拿出样品。” “炮弹呢?” 解席立即追问,徐惠胸有成竹的笑笑: “当然也有,我在兵工厂就是研究炮弹的。如果顺利的话甚至還有火箭弹和手榴弹……” 但這时候旁边负责与徐工程师合作开发火炮项目的老马,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马千山同志却很严肃的补充了一句: “就算火炮和炮弹都有了,我們也要先进行试射,确定弹道参数,以制作相应的标尺,這项工作至少也要半個月。” “那也不错……” 庞雨沉吟着,转向旁边化学组同仁。 “现在zha药生产应该沒問題了吧?” 化学组還是一贯的编制混乱,李靖诚和吴昆這两個勉强算负责人的家伙头碰头商量了半天,最后好不容易才给出個肯定回答: “基本沒問題。我們打算用硝化纤维作为子弹的发射药和炮弹装药,用氯酸钾zha药做为火炮的发射药以及zha药包……电力充足的话,一個月之内可以生产大量。” “也是一個月啊……” 庞雨盘算着,這时候旁边的眼镜男吴南海也赶上来凑热闹: “哈,一個月以后我农场裡的首批番薯也能成熟了,每亩上千斤的产量哦!” 经過一番乱哄哄的咨询和整理,最后基本可以确定:如果能有一個月的時間作为缓冲,整個穿越团体的力量将大大增强,到那时候虽然能战斗的人数還是很少,但火力和武器配备等方面都可以提高一個新档次。 “這一個月正好是正月啊……但我想明军应该不会在春节时期出兵吧?時間還是有的。” 庞雨又开始进行判断,不過這次,军事组对他這個狗头军师显然不太信任了。 “我們不能把自身安危寄托在明军的判断上,再重蹈上次的错误,咱们决不能再被人堵在家裡搞突然袭击了。”唐健果断站了起来,“我将亲自去琼州府那边做侦查,切实了解他们的兵力状况和部署。如果他们确实有出兵迹象,就搞破坏骚扰,好拖延時間。” “我和你一起去。” 王海阳和北纬立刻起身呼应,后面叶孟言等一批小家伙也咋咋呼呼跳起来說要跟去,不過唐健光点了北纬一個: “海阳留下继续指导训练,北纬和我一起去。” 然后又瞪了那批小家伙一眼: “你们都老实在家呆着,海阳会对你们进行强化训练,這個年肯定是别想過得舒服了,做好思想准备!” 小伙子们被训的缩起脖子,但這时候解席却站出来說话了: “老唐,這次行动也算是個机会。小家伙们迟早要得到锻炼的,带一两個人出去实践下,比窝在家裡单纯训练效果肯定好得多。” 解席的话显然很有說服力,唐健在考虑片刻之后终于点头,并立刻点了两個人的名字: “叶孟言,魏艾文,你们两個准备下,回头一起出发。” “好!”“有!” 被点到名的两個小伙子都兴奋跳起来,都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正是充满幻想和热血的年纪。不過他们马上又被王海阳扇了头皮: “說了多少次了,要统一說‘到’!” 看着两個年轻人兴奋的样子,唐健却回头看看北纬: “怎么样,咱们一人带一個,应该沒大問題吧?” 穿越众裡唯一的正宗侦察兵只是耸耸肩膀: “无所谓,反正如果他们拖后腿的话,我会毫不犹豫把累赘抛弃掉。” 關於军事方面的计划就這样快速确定下来。但即使能增加武器和zha药数量,一個核心問題依然难以解决——那就是人力资源。在听說了琼州方面的军事实力之后,大伙儿心中从来沒有如此迫切的感受到——他们人数实在太少。 虽然存在语言不通,难以信任等诸多問題,但所有人心裡都清楚:這一关他们迟早要過。沒有本地新鲜血液加入,光靠他们這一百多号充其量也就只能占個小县城玩玩。 其实要不是偏偏流落到崇祯這倒霉孩子的年代,大家也许還真就安心找個偏僻地方关起门来自家過日子了。毕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野心說跑到古代就一定要造反抢天下的。可在明朝末年這個想法绝对无法实现——就算不考虑明政府本身的镇压或者农民起义军,几十年后将横扫天下的八旗辫子兵也足以让人打消任何绥靖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