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七七一 见面

作者:陆双鹤
《》 曹化淳前几日到天津时,曾经专程去视察過那支短毛和郑氏所援建的津门舰队——這也是他来此的目标之一。虽然钱阁老之前已经献上了這支舰队中许多舰船的等比例模型,主持接舰仪式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在回来后也极力夸赞過那艘大将军号的雄壮威武。但崇祯皇帝還是希望能亲眼见识一下。 当然他自己是不能离开京城的,那就让自己最信任的中官太监代替自己去看一眼。曹化淳在看到那艘大将军号以后果然也是深感震撼。只是在震撼之余,却也更加惊奇——短毛为何会同意将這么一艘雄壮巨舰白送给大明朝? 与他同来的诸人各有猜测,但那位大将军号的舰长,也是津门舰队的提督俞某人却是一语毕之:琼镇海上实力超群,送出這么一艘大舰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海上优势。 “东海,南海,已经都是他们的了,就是北海……郑氏怕也掌控不了多久。” 当时曹化淳对這位俞提督的话语很是不以为然,心想若非這几年朝廷境况窘蹙,拿不出余钱来经营水师,又对海外蛮荒之地不感兴趣,何至于让一群海贼在洋面上称雄。 和一些人的误解相反,大明朝廷其实对于拥有一支强大海上力量的意义并非沒有概念——大明的水师在歷史上可是多次下過西洋的。不過也恰恰是因为有過這方面的实践经验,大明朝廷才不愿意长時間保留规模過于庞大的舰队。 因为他们知道海船是一种消耗品,不是說象房子那样造好了就可以用到几十上百年的——任凭你再大再宏伟的舰船,只要是木材造的,长期浸泡在水中,哪怕不出航不经风浪,在船蛆,藤壶之类寄生物的侵蚀下,最多十来年,保养不好的话甚至只要短短几年時間,仍然会朽烂殆尽——当年天下无双的宝船巨舰就是這么沒的。 所以大明对于海船的态度是“有迫切需求且手头比较宽裕时就大造一批,平时尽量用旧船凑合,能用多久算多久”。除了早年间下西洋的丰功伟绩,在万历,天启年间,大明帝国的水上力量其实并不弱,北平倭乱,南逐红毛,都是立下過赫赫功勋的。 然而一支强大舰队是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维护的,随着朝廷手中的银子越来越捉襟见肘,他们不可能再花钱在那些看不到直接效益的地方。中枢阁老们在缺钱的时候,深不见底的水师维护资金肯定最先被削减掉的开支。而地方官们既然通過招安海寇就能安靖地方,又何必花费大笔真金白银去养水师? 曹化淳之前不了解這些,還是钱阁老带回短毛愿意赠送一艘巨舰的消息后,朝廷顺势建立起津门水师的過程中,朝中有见识的官员们上书向皇帝分析利弊,他也跟着看了一大堆奏折,才算弄明白些。 此时看到海面上铺天盖地皆是琼镇帆影,心中在羡慕之余,也难免泛出了丝丝酸念: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可如此宏伟的景象,你们又能维持几年?” 当天晚上,作为地主的天津知府王璞设下宴席,招待远道而来的琼海军几大军头,以及从京师過来的诸位大人们——也算是以他两头都能說得上话的身份做個中间人,免得双方冲突起来,毕竟谁都知道皇帝派個太监過来是什么意思。 本来白天时這群人都要去码头上迎接的,不過庞雨說不必,因为這次来的舰船数量太多,需要在多处同时登陆,有些地方甚至是在港区之外的沙滩上,直接用小艇驳运。军官们也分散在各处指挥,并沒有一個集结在一起,接受主人欢迎仪式的契机。 所以還是等到晚上,大伙儿休息整理過了,再集中见個面比较好。王璞接受了這條提议,耐心留在城中操办宴席。码头上也就曹化淳,张世泽等一批感兴趣的官员自己跑去看了一下子,回来后個個都是咂舌不已。 曹化淳是被短毛的舰队给惊到了,而小公爷张世泽则更为关心短毛的军队。他是直接到码头上近距离观摩了琼镇陆军的集结。然后便看到那些身穿绿色军衣的短毛士兵哪怕在最混乱,最拥挤的下船之时,也能保持着严整队列,在码头上排列得整整齐齐。移动时便是一條线,站定时就是一個個方方正正的体块。除了引路标兵以及发号施令的军官外,竟然沒有任何一個绿军装游离于集体之外的。 张世泽家学渊源,祖上世代都是领兵的,自家本事怎样姑且不說,眼力终归還是有的。对于一支军队的强弱自有其判断力。此时光看到琼海军一個集结過程,即使不考虑他们身上携带的那些精良武器和装具,以及随着步兵一同下船的那一门门油光锃亮青铜大炮,仅从短毛军的行列队伍,便足以让张世泽得到這么一個结论: “真乃天下强军!” 故此,到了晚上见面时,尽管曹化淳,张世泽這些人在大明朝廷中的地位都很高,平时一個個也都是眼高于顶的,但這会儿却都不自觉把自己放在了一個较为弱势的位置——无论侯府气派還是太监威风,在那支强大舰队和虎狼之师的统率者面前,都完全不顶用的。 “琼海军,陆军第一团团长,唐健。” “陆军第二团团长,王海阳。” “陆军第三团团长,解席。” “东海舰队指挥员兼海军陆战队第四团团长,文德嗣。” “陆军参谋长,庞雨。” ……在正宴开席之前,王璞安排所有客人先到旁边一個会客的小花厅中见個面,大家互相认识一下,有些话也可以预先說清楚。免得到时候在席面上吵起来,掀了桌子就不好看了。 琼海军方面来赴宴的人不多,只有区区五人,但這每一個人的名字在朝廷中皆可谓大名鼎鼎:解席庞雨自不必提,唐健王海阳二人作为琼海镇最初的两大“匪首”军头,又是率军收复吕宋和台湾的统兵大将,其名字早被锦衣卫报入了中枢。两人长期驻扎在外,统领着短毛在海南岛之外的两大领地,其震慑方面的重将地位也是显露无疑。 至于文德嗣,在外面倒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在座這些明朝官吏中间,只要家裡有人跟海商相关的,就必然听過他的名字,而且是作为幕后大boss,提起来能吓哭小孩子的那种名声——能够不声不响在短短几年间便控制住了整個东海洋面,文德嗣行事手段可不象他脸上表情那样,总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 在庞雨作为代表介绍了自家几人之后,王璞也将前来的明朝官员介绍了一遍。其中地位最高的算是英国公世子,小公爷张世泽,不過那是虚面子。真正有牌面儿的,還要数正中央穿着大红西川蜀锦花缎蟒袍的那位: “钦差监视琼镇粮饷兵马及边戎抚赏上报等事,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 而当王璞介绍到曹化淳,报出了那一长串头衔后,小花厅内寂静了片刻,在座所有明朝官员的目光都投注到了短毛那几位头领,尤其是坐在最上首的那位唐军门身上——作为大明朝的军队,皇帝派监军太监是天经地义。但短毛认不认這個名义,就要看這一刻了。 花厅中的气氛有那么一瞬间变得很严肃,曹化淳脸上虽然笑嘻嘻的,眼中却隐约现出几分紧张感。甚至就连王璞王介山,此时也在注视着唐健,眼中显露出一种颇为殷切的神情。 而琼海军诸将那边,几個人互相看了看,庞雨张了张口想要說话,却被唐健用眼神制止了——這是关系到双方对各自身份定义的核心問題,不是用言语能含混過去的。拖延敷衍也沒有任何意义,在這即将出兵打仗的关键时刻,必须要立即确定下来,才能让所有人都安心。 唐健此刻站在這裡,自然早就和解席庞雨等人有了仔细的沟通,和后方委员会也用电报充分交流過,对于大明朝廷派遣监军太监一事已经有了成算。他看着对面那些神色各异的明朝官员,稍稍停顿了片刻后,终于开口道: “我军在京畿地区作战期间,确实也需要一位代表中枢的人物与大明朝廷,以及地方官吏沟通联络。曹钦差,希望我們能够合作愉快。至于打完這一场之后么……想来阁下也沒兴趣去海外岛屿上履职的。” 听到唐健這句话,曹化淳脸上笑容顿时真诚了几分,呵呵笑道: “那是自然,咱家在司礼监可還有不少俗务呢,此番事毕,自当回去皇爷身边。” 三言两语之间,两人算是代表双方算是讲清了條件——這一次的监军只是临时举措。唐健虽然提到后续,但曹化淳却完全沒接口——那不是他能做得了主的。于是唐健也不再多說,点点头表示认可。 见最核心的問題得以解决,王璞立即在旁边迫不及待问道: “唐军门,如今大军已至,不知何时能够出兵驰援京师?” 唐健這一次非常爽快,明确回应道: “部队需要一天時間休整,再有一天時間做准备……三天!三天之内,我军即可出发!” 。_手机版閱讀網址: 作品库 小說排行 小說推薦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