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四個小时前 作者:未知 晚上20:30 八岁以前,白浩南跟他老子练乒乓球,中国的国球,他老子白连军是江州市区一個少年体校的乒乓球教练,带儿子上路简直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他一個人又当爹又当妈的状况,其实白浩南两三岁从记事起就在体校乒乓球训练室满地拣乒乓球了。 但是走专业路子规矩很简单,天赋是绝对的先决條件,沒有天赋什么都不是,哪怕白连军年轻的时候還拿過全国第几名,白浩南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被同年龄段的其他几個孩子打得找不到北,人家已经开始打江州市市级比赛,白浩南依旧看不到什么希望,他对精细到手腕抖动和旋转分寸的掌控缺乏让白连军死了心,乒乓球专业有再多关系都做不得假,所以迅速把儿子转到朋友带的足球队,白浩南从那时就跟着区体校的老陈了。 所以只有老陈才知道白浩南的天赋在哪裡。 甚至都不能完全說是足球,白浩南的运动机能继承自都是运动员的父母,真的比绝大多数同龄人要好,又一直在体校系统长大,各方面营养、训练都是专业成长沒走過弯路的。 但在十二三岁开始参加各种省级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的时候,和来自全国的几百個少年体校尖子聚会,白浩南再次见识過什么叫有足球天赋,他再一次知道纯粹比足球天赋,他還差点。 不過那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的特别之处在哪裡了。 白连军甚至一度想把儿子送去体校围棋或者国际象棋运动队的! 因为白浩南還在打乒乓球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能复盘! 复盘,這是個围棋术语,专业围棋手训练的时候大多数時間并不是和别人下棋,而是独自复盘,有按照著名棋谱重新走的,有按照自己下過的棋来一遍的,大多是靠谱子记录的顺序走,但有些高手就能凭空复盘,当然主要是指刚下過的棋,他能从第一步开始一步步几百粒黑白子恢复到最后见胜负,然后在這個過程中探讨得失找寻经验教训,這是种非常好的提升办法。 白浩南就是打乒乓球沒什么成绩的时候,气急败坏的父亲会骂他怎么怎么回事,对方這么打你怎么都不会,有沒有猪脑子的时候,他能委屈的从第一個球开始复盘,喏,他這么,我這么,我是這么想的,结果他那么打的,我够不到啊,第二分是……絮絮叨叨的能挨個儿說完整场球。 可能当乒乓球教练的白连军开始真沒注意到儿子這個特点,后来反应過来的时候,白浩南已经迷上了足球,从此就跟着老陈了。 而且是从小开始他就一直为老陈复盘,在摄像机還是個昂贵玩意儿的时候,他這种复盘能力可以說给了老陈神奇的帮助,让一個名不见经传的区级少年体校教练带队接连在全国拿了两次十几岁年龄组的冠军! 作为毫不出名的江州少年足球培训,从来都是远不如东北地区和南粤地区的,结果接连爆冷,又加上正好职业联赛开始运行,才让老陈正式走上职业教练的康庄大道。 哪怕是现代教练已经大量引入了录像机技术,重视业务的教练基本上都会把看比赛录像带作为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时候,白浩南的這种复盘能力依旧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因为他是现场即时的。 沒读過多少书的白浩南,過去二十年基本上都浸淫在足球世界裡,他已经习惯于看对方的十一個人举动,复盘的时候快速剥丝抽茧的总结出来些东西,然后悄悄汇报给老陈,再做出相应调整。 沒有摄像机反复看,有几個人能說清对方某位前锋半场突破了多少次?其中突破選擇左右分别是多少次,对方整個队伍谁才是触球次数最多的,看起来差不多的触球次数中,谁的有效传球是最高的,看似三四個人的中场,谁才是核心所在,而這個人拿球以后的习惯动作是什么,抬头先看左边還是右边,对应的人是谁…… 白浩南的脑海裡面就是能井井有條的表述出来,這其中超强记忆力是一方面,另外的恐怕就是某种独特的逻辑思维能力了。 白浩南在简单复盘叙述的天赋上已经训练了二十年的增强版,就是把自己能复盘的內容快速整理出来得出结论,汇报给老陈。 這才是他为什么永远上半场都在场下看戏的原因。 這才是他为什么永远都不担心上不了场拿不到工资的原因。 沒有他就沒有老陈。 对他来說,人生就是這样轻而易举! 把一個看似鸡肋的天赋用到极致的逍遥自在! 但老陈对他是真的像儿子一样恨铁不成钢,明明這样的白浩南還可以走得更高啊! 下半场开始十五分钟了,老陈从教练席上站起来,对這边热身的替补做了個握拳加牛耳的动作,另外两三名热身替补已经很熟悉:“南哥!老陈叫你上了!” 因为白浩南就是十六号,从八岁开始就穿這個号码,和其他孩子当年最喜歡選擇十号,到后来争抢九号,十一号,甚至七号都能红,白浩南打一开始就穿着替补号。 白浩南叹口气,每年自己必须要起码替补上场十五次,才能拿全工资,外加跟主力队员一起平摊奖金,不然就要被扣掉不少,所以到他上场的时候,不是垃圾時間凑场数,就是今天這样,老陈希望自己去改变些什么。 可今天他是真的不想上啊! 虽然从来沒有過這种临战怯阵的事情,白浩南還是過去借着脱外面训练衫低声:“感觉不舒服,能不能不上?” 老陈是真沒想到他敢這么說,猛提气,看那脸色在教练席上,在几万人的众目睽睽之下就要发飙了:“我草你m……” 白浩南连忙扔了训练衫跑:“好好好!我知道你跟白连军是连襟,沒准儿我還是你儿子呢!” 助理教练已经扑上来抱住了要踢打白浩南的暴怒教练,正好另一個教练已经把替补表给了第四官员,也正好场上有死球,白浩南赶紧上场躲避老陈的追杀。 而且就跟以前的比赛一样,白浩南从进场开始就给经過的每個队友低语:“老陈說你要……” 不一定能每個都說到,反正遇见谁就先给谁說,最后站到自己那個打了二十年的位置上。 如果說白浩南的天赋能结合到球员本身,老陈煞费苦心的琢磨了好久,才在自己的队伍裡给白浩南留下一個拦截型后腰的位置。 无论哪种阵型比赛,只要白浩南上场,他必然就是打拦截型后腰,其他中场人员跟随他做相应的调整,具体怎么调,开始老陈還给不大丁点的少年白浩南解释,让他上去带话,等過了十四五岁,白浩南基本上都是自己上去发挥了,反正上场前跟老陈假装聚首叮嘱两句就好。 裁判一声哨响,万年替补白浩南站在了自己雷打不动的位置上,可今天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踢! 脑海裡只是在盘旋,這场球的盘口水位到底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