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倒逼 作者:岭南仨人 刚刚加入公司還沒一個月的李大牛,還真不知道其中的区别:“啥子” 老环卫工喝了一口西瓜汁:“之前的日子,可比现在差多了,工资不到一千,你還想吃這回锅肉想的美。” “就是,别說包吃包住了,连工资能按时发,都谢天谢地了。”另一個老环卫工吐槽道。 听得李大牛也直挠了挠头,怪不得之前环卫工沒有人愿意干,感情是待遇這么差。 “新东家的待遇這么好,难道不怕亏本” 老环卫工摇了摇头:“谁知道,反正东家挺有钱的,上次地龙翻身還捐款了五個亿,应该沒有什么問題吧!” 其实老环卫工也有些担忧,害怕现在的公司干不下去,到时候他们這些环卫工,估计又要回到之前的日子。 人一获得更加好的环境,往往不愿意回去之前,特别对于生存环境恶劣的环卫工而言,他们其实非常渴望脱离這個环境,也异常珍惜眼前的机会。 蓝色时代的经营模式,类似于东瀛的那种终身制员工,更加侧重于公司与家庭的融合,让员工彻底融入于公司。 短短几個月時間,就让不少环卫工产生了归属感,至少在蓝色时代中,他们不是被社会遗忘的边缘人,而是真真正正感受到尊严、温暖和为之奋斗的力量。 在蓝色时代负责的区域,环卫工一改之前那种麻木,而是主动积极的劳作,要不是公司设定了两班倒,不少人甚至愿意一天干15個小时。 只是公司考虑到员工身体,特别是不少员工都五六十岁了,超過十個小时的高强度劳动,可能引起得不偿失的后果,才强制规定了两班倒,每月至少放假四天。 像年轻的李大牛等人,待遇上比老环卫工還好一些,因为他们可以通過培训,掌握手机、电子设备、三轮车之类的技能。 日后老环卫工退下一個,公司就会招聘一個青壮年来顶替,逐步升级到智能化、机械化。 吃完饭后,三人将餐盒餐具和瓶子打包好,放在三轮车的箱子锁起来,便开始半休息半劳作,将街道两侧的落叶、烟蒂、塑料袋之类扫起来,装到三轮车后斗中。 不知不觉,他们扫到了這條街的尽头。 另外一個环卫工,拉着手推车,和三人迎面相遇,只是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停下来,因为這條街是分界线,另一段并不是蓝色时代的承包区域。 双方的工作服也不同一样,虽然都是橙红色制服,但是李大牛等人身上的工作服,不仅仅非常新,還配套了反光贴带、安全帽、劳保手套、防刺鞋。 而另一边的环卫工,衣服非常的老旧,上面布满脏兮兮的污渍,甚至靠近身旁,可以闻道一股汗臭味和馊味。 那环卫工有气无力地打招呼:“老李,你们也在扫地。” “是啊!刚刚扫完這一段。” 突然那环卫工靠了過来,小声的问道:“老李,你们那边還招不招人?” 老李看着眼巴巴的老伙计,摇了摇头:“都招满了,而且公司也不要年龄太大的,除非你们那片也被公司管,你才可以加入。”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這日子什么时候是個头,工资又被拖了五百块钱,真羡慕老哥的运气。”老石又气又羡慕。 “又拖工资”老李只是随口說了一句,对于這种情况倒是见怪不怪。 “哎!不說了。” 俩人便分开,各自在包干区扫地,只是俩人的心情截然不同。 拉着手推车的老石,只能将垃圾中的瓶瓶罐罐拣出来,拿去废品回收卖一点钱。 這也是底层环卫工普遍的生存方式,或者有包干区的居民区,会凑份子补贴一些,只是遇到民间补贴的情况,终究是少数。 头顶上烈日炎炎,捡起一個矿泉水瓶,老石越干就越郁闷,如果大家都一样,那他们還不会心理不平衡。 可是当一部分人突然和自己拉开距离,大家都干同样的活,這时候心理落差感就出来了,這是一种人之常情的现象,任谁都要心态爆炸。 毕竟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事实上,不仅仅老石在羡慕嫉妒恨,蓉城其他区的环卫工,心裡面同样产生了不满、羡慕。 负责管理這些环卫工的站长们,也收到了不少风言风语,正试图安抚人心。 晚上七点多,该区的环卫站内。 老石慢吞吞的将扫把放好,就他听到站长黄健康叫大家伙集中。 在环卫站的大门口,五十多個环卫工,交头接耳的說着话,突然一個中年驼子,大声问道:“大头,是不是要发工资了,老子都沒米下锅了。” 脑袋宽大的黄健康也挺尴尬的,只能敷衍几句:“快了,快了,区裡面也困难,大家谅解一下。” “那你說個锤子你個死娃儿。” “你娃臭虾子……” “狗日的,我日……” 顿时人群中一片怒骂起来。 而被骂得狗血淋头的黄健康,脸色也是一阵青一阵白,只是不好发作,等大家都骂消停一会,才再次开口: “大家骂我沒关系,但是這钱又不是我管,我這個月也少发了五百块,我已经在向上面反映了。” “那你叫大家伙過来做什么” 黄健康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說:“這些天各個包干区,都有一些垃圾清扫不及时,接到了不少投诉,大家干活都辛苦,這我也知道,只是投诉太多,上面也不好交代,工资的事情一定少不了大家。” 底下的一众环卫工,再次小声的骂起来。 搞得黄健康也非常无奈,直接将皮球踢给上面,面对這個难题蓉城方面也是左右为难。 管理蓉城分公司的李飞扬,已经被邀請了好几次,只是对于承包這個蓉城环卫业务,他也表现得无能为力。 毕竟五分之一蓉城,一年的承包费用才3亿,這個费用也仅仅是刚刚维持,单单是人工费用,一年就需要1.8亿左右,加上设备折旧、运输油费、劳保用品消耗、设备采购等,一年最多盈利两千万左右。 而且蓉城方面,对于燧人公司提出的承包价格,即一年20亿的总承包费用,其实也感到一些压力,万一那天财政困难,分公司被拖欠承包费,那就要出大問題的。 燧人公司不想過度依赖官方财政,因为這是非常不靠谱的盈利方案,哪天政策风云突变,怎么死都不知道。 经過一番讨价還价,又参考了鮀城的方案,蓉城方面和燧人公司,重新签署了一份合作方案。 将蓉城水务24的股份,作价3000万,出售给燧人公司,以及全部的管理权。 同时燧人公司承包整個蓉城的环卫业务,年承包费用20亿,通過补充协议,由水务公司的盈利抵消,方式是多退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