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飞向南门二 作者:岭南仨人 作者:岭南仨人 ,最快更新! 2045年,8月15日。 此时的木星远征军,已经在木星度過了15年的漫长岁月,不少宇航员甚至在這裡生了好几個孩子。 這一场持续了17年左右的太空生活测试,让研究员们搜集到了大量的数据。 与此同时,在這十几年期间,联邦的各项技术也在逐步发展,虽然沒有研发出真正的人工重力技术。 但是在生物技术方面,特别是基因调整技术上,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加上适应共生基甲的研发成功,此时的人类已经可以在外太空长期生活了。 特别是木星专区内,目前已经建设了两個大型旋转卫星城,足以承担八十万人口长期在木星专区生活工作。 這個长期,是指10~20年内。 木星专区,岁月旋转卫星城。 一個少年正在一個量子实验室内,做着一些实验,骚年叫张崇远,今年14岁。 显然他是属于非常特殊的一代人,因为张崇远是在木星出生的第一批纯外太空人,同时也是最后一批沒有进行基因调整的自然人。 蓝星那边的基因调整婴儿,是在2037年才获得正式批准的,在此之前的婴儿都是自然人。 张崇远出生在共工级宇宙飞船上,后来又移居到岁月卫星城,他父亲就是远征军的大队长张树义。 目前木星专区的243名居民,都是第一批远征军和他们的后代。 正在做实验的张崇远,突然停了下来,他通信器正在闪烁着,拿出来一看。 [木星新闻快讯:联邦航天部最新指示,木星专区长期生活测试工作初步结束,证明人类可以长期在拟重力环境下生活…… 即日起,航天部将开始选拔木星移民,初步计划的移民人数为5000名……] 张崇远看到這條新闻,内心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毕竟他们這些从木星出生的木星人,本质上就是“小白鼠”。 幸好当初的第一批远征军成员选拔时,就選擇了意志坚定,還有一部分有丰富心理疏导经验的人员。 因此木星专区的新生代们,并沒有出现极端思想的苗头,最多就是感到心情复杂。 一旁的另一個少年,转過头来问道:“崇远,這一次新移民過来后,我們好像可以申請返回母星,你怎么想?” “……”张崇远沉默了一会,目光有些茫然的看着眼前,量子实验室的尾场加速器正在持续工作着。 那少年笑着說道:“你不是說想去看看长城、三星堆、故宫,母星還有你的偶像。” “那也沒有那么快,估计要等几年吧!”张崇远有些心不在焉的回道。 “不,這几年飞船技术提升了,月球背面的质量投射器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很容易就将飞船加速到80公裡每秒。”少年兴奋的解释道。 张崇远对于這方面,近期倒是沒有太了解,因为他最近沉迷在量子领域之中。 14岁研究量子领域,看起来有些天方夜谭。 实际上,這主要是因为大脑科学的发展,让联邦获得了记忆植入技术,现在新生代都是直接植入科学知识的。 十几岁就堪比旧时代的科学家几十年的知识储备,一些天赋异禀的年轻人,已经不比专业的博士差多少。 张崇远虽然沒有获得正式的学位,目前只能算一個科学爱好者,另外還有一些妄想症,不過不可否认,其知识水平非常高。 俩人聊起来飞船技术,联邦在這方面的技术研发力度非常大,毕竟未来要大规模移民其他星球,如果飞船速度跟不上,時間一长,很容易产生分离主义。 现在联邦通過月球背面的质量投射器,让飞船实现80公裡每秒的最高速度。 這样一来,从蓝星前往木星的航程時間,就可以缩小到之前的四分之一左右。 之前单程需要2~3年,现在只需要6~8個月左右。 实际上,這還不是质量投射器的极限,只是受限于材料和放电技术,目前只能做到80公裡每秒的极限。 俩人聊了一会,另一個少年便离开了实验室,张崇远也整理了一下实验数据,准备停止今天的实验。 就在此时,能级非常高的尾场加速器中,几颗质子相互碰撞,产生了一股奇特的量子纠缠。 张崇远還沒有反应過来,量子纠缠的质子又在一瞬间,和周围的电磁场产生关联。 一個篮球大型的球状闪电,瞬间出现在尾场加速器的反应腔内,然后穿透一层层防护层。 张崇远目瞪口呆的看着這一幕,终究還是太過于年轻了,遇到突发状况,沒有瞬间反应過来。 带着量子纠缠的球状闪电,瞬间穿過他的身体,刹那间张崇远感觉自己飞了起来。 但這一切,在实验室的安全监控系统中,却是张崇远瞬间被球状闪电变成的一堆焦炭。 凄厉的警报声,在岁月卫星城的中枢监控室内响起来。 两個小时后,张树义看着变成一堆人形焦炭的儿子,内心有一种被撕裂的疼痛,但是作为远征军的负责人,他必须为了全体成员负责。 而且木星专区這十几年来,也不是沒有人员牺牲過。 他叹了一口气:“這都是命,按照安全條例执行吧!” 一旁的副官安宁有些于心不忍,刚想說什么,却被张树义打断了:“记住先是他木星远征军的一员,然后才是我的儿子,不要搞特殊。” “明白!”安宁无奈的点了点头。 木星的新闻频道,插播了张崇远在实验事故中遇难的消息,這让听到可以回家的远征军成员们,也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伤感。 与此同时。 在蓝星的航天部,也收到了這個不幸的消息。 已经年過半百的黄修远,在空闲的时候,翻看到了這一條新闻,同样露出一丝无奈和伤感。 至少黄修远不知道,张崇远在這一次事故中,无意间制造出来的量子纠缠球状闪电,被他的朋友重新整理实验数据后,研究出了实用性的量子通信技术。 为了纪念张崇远,這种量子通信技术,被正式命名为“张崇远—霍明时量子通信体系”。 這個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联邦的宇宙开拓速度,以前困扰联邦的通信延迟問題,终于得到了解决。 2127年,11月15日。 代表人类文明最高技术集成的三艘宇宙飞船,黄修远号、陆学东号、张崇远号在古柏带的星汉卫星城内,加满了所有燃料和物资。 這是真正的次世代飞船,单艘飞船的总质量,达到了1.8亿吨,上面可以容纳3000名宇航员。 而他们這一次的目标,将是4.22光年之外的南门二星系(半人马座α),以当前飞船4200公裡每秒的最快速度,可能需要300年左右,才可以达到南门二。 這注定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征途。 人类文明走向星辰大海的路途,才刚刚踏出自己的家门口。 如同中年人一般的黄修远,站在星汉卫星城的观星舱室,目送三艘飞船缓缓离开太阳系。 他轻叹一声:“我的时代结束了!” 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