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百零八章,登门

作者:海州侯
香港理工学院,有着非常悠久的歷史,可追溯至成立于1937年的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资助的院校。

  立校之初,就是以工科教育为主,因此整個学校的发展方向也更为务实,科研多是以应用为主,這也姜斌選擇合作的原因之一。

  而且,下一年该校即将拥有硕士学位的授予资质,之后几年也会有博士学位授予资质,对于需要进修的人来說,也可以說是個不错的選擇。

  尽管已经有過事前叮嘱,整個行程尽量低调,但理工学院依然给予了很大的礼遇。

  等姜斌一行人到达办公楼的时候,校长马士元已经领着一群校董会的成员,迎候在台阶之下。

  “姜博士,你好。欢迎欢迎,欢迎来到理工学院,实令鄙校蓬荜生辉啊!”文化人之间的交流,還是学术头衔更令人亲近。

  虽然事前霍笑嫣有所介绍,但看到姜斌如此的年轻,還是让马士元等众人有些讶异。

  不過,好在尽管年轻,倒是沒有這個年纪的锋芒毕露,倨傲凌人,反而寒暄应答,让人如沐春风,令马士元多了不少好感。

  第一次见面,姜斌对于马士元的印象同样不错,五十多岁的年纪,体型虽略有些发福,但一点也不油腻,颇有知识分子的温文尔雅,最加分的是那一口字正腔圆的国语,让他觉着很是亲切。

  “马校长可是在内地待過?您的发音当中,倒是有京城话的一些影子。”姜斌笑着說道。

  马士元露出一丝回忆的神情,点了点头,“我从小在京城长大,待了快二十年,這么多年虽然沒有回去,但是乡音是沒法改喽。”

  這就是香港的特色,与旧时的民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因此解放前吸引着大批的知识分子来港,像金庸、黄霑、倪匡就是来自大陆的代表。

  所以說香港的文化,就是解放前大陆的文化,与解放后的大陆文化,既有传承,也有割裂。

  “现在,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倒也通畅,要是马校长有意,可以回家乡看看,如今改革了,可是一日一新啊。”

  “那感情好,如果有机会,一定回去走走。”

  两人說话间,马士元也不忘把身边的校董成员一一的引荐给姜斌一行。

  校董可以說是香港的另一特色,他们是董事会成员,可以担任校长,而校长是董事会聘請的学校全面管理人员,但不一定是董事会成员,也不一定是校董。

  综合来說,倒是有点像国内高校的两套班子,各有各的职责,分别负责一片。

  打完一圈招呼,姜斌才在马士元的邀請下,进了会议室。

  “在香港,东方集团可是声名远播,沒想到霍小姐身后,還有您這位青年才俊”,刚一坐下,马士元便冒出一句爽朗的夸赞。

  能不夸嘛,财神爷在哪儿都是讨喜的角色。

  “马校长過奖了,东方集团虽然這两年发展的不错,但也不過是无根浮萍而已”,姜斌面带微笑,但却出口惊人。

  “哦,为何這么說”,包括马士元在内的众人,瞬间来了兴趣,他们還是第一次遇到,這么說自己家公司的。

  “东方集团不是代理别人的产品,就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主,根本沒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可替代性太强,遇着好时候可以一飞冲天,要是天时不对,随时可能关门。”

  姜斌也不怕露底,组织了一下语言,就把公司的内部情况,毫无保留的向众人介绍了一遍,当然,他并沒有透露东方集团代理的业务也是自己的。

  众人還真以为,东方集团就如他口中說的那般不堪,岂不知只是左手倒右手而已。

  马士元听的很认真,不时点了点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代理别人的业务确实不是长久之计,凡事還是需自身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业务,這一点我還是非常赞同的,硅谷那么多企业,任何一家都是从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发展起来的。”

  “不错,我就是這個意思。這也是我准备捐赠贵校五千万的原因”,姜斌开始进入正题,直截了当的說道。

  虽然众人事前有所了解,但当听到五千万的数字,還是有些吃惊,不禁都把目光放在了姜斌身上。

  這可是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捐款,连港大和中大都沒有收到過這么多,马士元强压着心中的激动,“听霍小姐提過,不知具体是個什么情况?”

  姜斌倒也沒有藏着掖着,清晰的解释道,“我們想要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因此有意向与理工学院进行合作。而五千万港币的捐赠是准备给双方未来的合作项目,投入的首批研发资金。”

  “首批?”马士元敏锐的注意到了姜斌的這個用词,“五千万可不是個小数目,你们真的愿意拿出這么大一笔钱进行研发?”

  校企合作,学校出智力、企业出资金,共同进行某些项目的研发,這在欧美大学是很普遍的事情。只有那些企业不感兴趣的基础学科研究,学校才需要去向政府申請专项资金。

  但在香港,這样的产学研合作却是十分的罕见,這也是由香港的社会结构决定的。解放前,香港一直是作为一個转口贸易存在的,随着朝鲜战争以后,英国当局在美国的压力下收紧对大陆的贸易政策,香港的转口贸易迅速衰败,被迫走上第一次经济转型。

  当时因为解放战争,大量资金和技术从大陆涌入香港,香港的纺织业迅速崛起。但包括纺织、制衣,以及六十年代兴盛的玩具产业、塑料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沒什么技术含量。

  即使七十年代普遍兴起的电子产业,香港的电子厂也普遍位于产业链的最底层,负责技术门槛低的装配工序。

  因此,香港的大学,对工商业界的支持和贡献并不大,自然获得的反饋资助也就很有限。

  “当然愿意,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资金,贵校更不用担心,有东方集团作为后盾,拿出五千万不在话下!”

  姜斌自信的說道,“相比之下,专业人才的匮乏,才是下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我們愿意提早投资,未雨绸缪,为公司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你们希望在哪些方面与理工学院展开合作”,马士元严肃的问道。

  “我們希望在电子计算机的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元器件开发等相关领域与理工学院展开全面的合作!”姜斌认真的說道。

  “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器件?這可是日本和南韩的强项,你们這是准备虎口拔牙啊!”

  对于姜斌的冲劲,马士元很是欣赏,但对于姜斌的目标,他却是有些信心不足。

  “日本和南韩确实做的不错,但我预测几年之内,随着技术发展,必有大变局,超越也未必不可能。”

  马士元可沒有姜斌的前后眼,只是觉着日本和南韩此时如日中天,抢些份额倒是可以,超越可谓难矣,于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姜斌也不在意,继续說道,“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請求。”

  众人一副果然的表情,马士元问道,“不知,理工学院還有什么能够给予你们帮助的。”

  “马校长可能也知道我的大陆背景,這么些年,大陆的科技发展与世界确实有一些脱节,我們希望能与贵校合作,每年能够允许一批大陆学生過来学习交流”,姜斌试探的问道,“当然,费用都将由我們這边负责,不会给贵校添加任何负担。”

  香港的人才,毕竟是香港的,姜斌始终觉得自己有必要培养一批国内的“自己人”,他始终相信单靠一個人是不靠谱的,众人拾材才火焰高嘛。

  理工学院每年都有一些交流名额,姜斌的請求倒也不离谱,马士元想也沒想的就应了下来。

  姜斌沒想到今天這么顺利,倒是心情愉快,两件事情办完以后,便在众人的陪同下,四处欣赏了一下校园的美景,至于具体的商谈,自有专人进行详细的谈判。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