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九章,退婚和准备

作者:海州侯
春节期间,正好借着姜斌考上大学的机会,毛桃、李龙、周良几個要好的年轻后生,时不时的聚一聚,打扑克、喝小酒、聊姑娘,哪怕啥也不干,扯淡也能耗個半天。

  元宵节前夜,姜斌约着几個伙伴又组了個“青春小酒局”,赶在开学前来一次最后的小聚。本来姜斌喝的已经有些微醺,困意袭来,可李龙刚听来的八卦還是让他来了兴趣……

  退婚,对的,就是退婚。

  這种只有在三流的小說中才能看到的老套桥段,就在姜斌的眼前活生生的上演。

  退婚的主人公就是他们考上大学的四人组之一,赵东辉。要說他的事啊,還得铺垫一下背景。

  1958年的时候,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條例》,第一次将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户籍,自此,城乡二元经济体系正式形成。

  农业户口只能以农业生产为主,像老王头一家都是农民,早出晚归,辛辛苦苦一年,還得欠生产队钱;非农业户口就不一样,可以从事各种行业,不用下地,每個月却吃的起商品粮。

  虽說工作不分贵贱,可是自古以来,下苦活天然低人一等,因此大家都期望着进城吃商品粮。可进城的指标控制严格,每年从农村迁入市镇的“农转非”人数,不得超過现有非农业人口的

  当年的运动让知青赵东辉成了农民,可他一直想着进城。這次的高考,让他抓住了难得的机会,一战成功,考上了徐州师范。

  自此,赵东辉的户口性质变了,农转非,有粮票吃了,一個月三十几斤的饭票,還能拿到计划油,出门能穿皮鞋了。

  用他的话說,“自己的户口已经变了,再找一個农村户口的……嗯,不合适”。

  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看,這是一個标准的陈世美,活该把他骂上热搜,让女权主义者揭露他丑恶的嘴脸。

  可最难受的是,当赵东辉提出退婚的时候,女方丝毫沒有反抗,认为理所应当,觉得确实配不上城市户口的他。

  按当下的风俗,赵东辉的母亲通過媒人,把一副耳环从身上摘下来,放到对方手裡,算是了了這件事情。

  城市和农村,“人为的鸿沟”却变得理所当然,有一丝愚昧的可悲,让姜斌愈发期待在這桎梏之上炸开一道春雷。

  要是沒有“先见之明”,姜斌想着,放到自己身上,应该也会做赵东辉的選擇吧。要知道,按当下的政策,下一代户口性质随母亲,外面的天那么大,沒有人甘心自己的孩子再回到农村,重复自己過去的路。

  小說中的退婚,退婚者愚昧而自大,被退婚者必定委屈而无奈,而姜斌看到确实平淡,平平淡淡那,沒有一丝波澜,也许两個人都沒有机会当面說一声分手,有缘又变得无缘。

  也许是喝多的了,姜斌忽然笑起来,为自己的所思所想发笑,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变得文艺起来,文艺不应该是用来喂狗的嘛。

  端起酒杯,来着满脸的红晕,高亢的喊道,“干,敬我們的青春”。

  ………………

  不用复习的日子是悠闲的,姜斌刚刚做了一個长长的美梦,潜意识裡他又回到了那個温暖的家裡,软床,沙发,落地窗。

  起来洗了把脸,看着水裡那张青春的脸,皮肤白净,稍稍有一丝稚嫩,五官端正,倒也挺耐看。

  微微翘起的下巴上有些细密的胡子,四处散发着青春的魅力。就算在梦裡,他都感受到了青春的汹涌激荡,不過有一点麻烦,又得换内裤了。

  烦恼的青春。

  今天一家人還是很忙的,忙着办席面。后世考上大学以后,同学宴、谢师宴、升学宴等五花八门,而在当下,大部分人可搞不起這些。

  姜家同样沒有大操大办,不是不想,确实是能力有限,仅仅在自家的院子整了五桌菜,請了至亲好友。倒沒什么讲究,也不需要营养搭配,最重要的要有油水。

  王芳咬着牙整了三十斤膘厚,肉肥的五花肉,溜溜的做了几大碗,一定要让大家吃好。

  开席的前一天,姜斌的三個舅舅,两個姨妈就已经提前赶過来帮忙。整席,做菜,每個环节都安排了合适的亲人。

  意外之喜是公社特地安排了一位年轻的干事前来祝贺,并且送上一百块钱的红包,作为“状元”的奖励。可是让王芳高兴坏了,這几桌席面终于可以收回成本了。

  村裡的支书周玉堂和队长刘永好当然不会缺席,特地代表了村裡,郑重地送上了一套《***选集》。

  正式开席地时候,平时怯懦无言的姜广明,却变得意气风发,大气的招呼起了亲朋好友。

  姜斌只好安静跟着,姜广明打完招呼,他就屁颠屁颠的上前给人递烟敬酒。這样的场面,姜斌只记得上辈子结婚的时候干過,现在的他就是個工具人。

  晚上,王芳紧着礼簿,写写画画,最后惊喜的叫道,“居然有的挣”。

  姜斌很是好奇,问了一句,“多少钱?”

  王芳道,“四十二块八毛,不算公社给的一百,挣了八块二毛,大多都是你舅舅和姨姨们的照应。”

  ”沒事儿,娘,日子越過越好,咱還得起。“這点小钱,姜斌還是不在乎的。如果這点礼都還不起,太对不起穿越人士了。

  ”那倒是,我儿子都是大学生了,整個公社的头一份。“王芳看看儿子,又看看手裡的钱,止不住的高兴。

  午夜,姜斌躺在床上有些难以入眠,再過两天,他就要离开了。這個生他养他的地方,贫穷落后,却又如此迷人,承载了他十八年的青春,以后的日子虽然常回来,但再也不会像這一次待十八年了。

  后河、五裡墩、知青大院、村小,每一处都留有他的足迹。這一次走后,再回来也许很多东西都会消失在记忆裡。他知道這個国家前进的脚步有多快,稍不注意,就会被抹去留下的痕迹。

  他希望着家乡变得更好,却又不希望有所改变,因为他担心,再次回来,找不到回故乡的路!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