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生產
她對宋初雨是感激的,可是,宋初雨那裏不需要她做什麼,她也報答不了什麼,所以,她只能對宋小葉好了。
對宋小葉好,應該更能讓宋初雨滿意。
她的這份善心,又會讓宋初雨記在心裏,最後還是回饋到她的閨女那裏。
至於姚天磊,他在宋初雨心中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呵呵,根本不需要她再刷了。
她清楚,在宋初雨心中,她和靜雪是一體的,然後和姚天磊是分割的。
一旦不執拗於那些蠅頭小利,格局打開,心胸放開,一些人情世故,處理圓滑的手法就學會了,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學習,會發自內心,自然而然形成。
考了兩天,宋小葉的高考之戰也結束了。
他從考場一身輕鬆,滿臉帶笑地走出來,衝等在外面的姚天磊笑道,“走了,天磊哥,回家了。”
“這是穩了?”姚天磊問他。
“穩了,穩了。”宋小葉咧嘴笑了,“謝謝天磊哥,有你陪我這幾天,我心裏安穩,發揮更好了。”
姚天磊也難得露出一抹笑,在他腦袋上拍了下,“是你小子自己爭氣。”
不知不覺間,姚天磊不再像一開始那樣,仿若孤狼,誰也無法靠近他,現在的他更像是沉默寡言的大家長。
並不多言,但是默默關注着所有的人,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果斷地伸出援手。
宋小葉又嘿嘿傻笑了幾聲,心情愉悅地跟着姚天磊往家裏走,
“考完沒事了,等收到錄取通知書,我就要去京市找我姐他們了,你要不要一起去玩幾天,看看長城,故宮啊之類的。”
“太熱。”姚天磊擰眉嫌棄,並不想去,很多時候,他也是懶散的。
像旅遊這樣的,對他沒有什麼意義的活動,他根本就不會去做。
“好吧。我也就是問問,沒報什麼希望。”宋小葉聳聳肩。
姚天磊又在他腦袋上扒拉了一下。
宋小葉高考完,宋初雨他們也到了放暑假的時間。
宋初雨還有宋源他們是不回去了,付小翠已經到了臨產期,隨時都可能生產。
付媽媽已經從鄉下趕過來了,現在這個時節,鄉下也沒什麼農活,閒的很,付媽媽一聽說閨女要生了,就趕緊從鄉下趕過來了。
坐那麼遠的車,還要提着一堆鄉下的乾貨之類的,包裏塞的滿滿的,沉沉的,都是媽媽的愛。
媽媽一來,付小翠不光生活輕鬆了,心裏也安穩了,第一次生孩子,她多多少少還是怕的。
有她媽在,她就沒那麼怕了,總覺得有給自己兜底的,不會的,也都有她媽呢。
有時候我們再大,對父母也是從心裏依靠的。
七月的最後一天,一大早的,還沒喫早飯呢,付小翠發動了。
他們住的地方距離醫院也近,她是先見的紅,看見內褲上的紅色時有一瞬間的慌,不過,付小翠也看過生產方面的書,知道見紅要比先流羊水好的多。
而且,見紅更不見得馬上就要生了,不急不急,慢慢來。
可心裏想着不急,付小翠從廁所出來,就嘴裏慌張地喊道,“媽,媽,宋源哥,我要生了!”
“啊?!肚子疼了?要生了?!走,走,咱們趕緊去醫院!”宋源第一個從房子裏衝出來,啥也沒帶呢,就要帶着付小翠往醫院去。
“等,等等,彆着急。”付小翠見他這麼慌,自己倒是不慌了,笑着說道,
“宋源哥,我肚子沒那麼疼,就是見紅了,應該是要生了,咱們拿好待產包,再慢慢走着去醫院也行。”
去醫院,走着半個多小時,但是,大熱天的,讓一個臨盆孕婦走在烈日下,很可能中暑的。
“說什麼傻話,怎麼能走着去!我去借個三輪車,騎着車子帶你去!”宋源說着,趕緊去借車子了。
兩人說話的功夫,付媽媽也從屋裏提着一個大包袱出來了,都是生產住院要用的東西,尿布,嬰兒衣服,大人衣服,奶瓶,奶粉,衛生紙,臉盆之類的。
“閨女,只是見紅了不用擔心的,只要疼的不是那麼厲害,就說明下面宮口都沒打開呢,等開了四五指後,哎呦,那陣痛收縮才叫疼呢。”
付媽媽生了好幾個孩子,對這方面還是很瞭解的,生孩子到了哪個步驟了,她也懂。
看閨女現在這安穩的樣子,就明顯陣痛不厲害,根本不用着急。
付小翠一聽媽媽這麼說,心下就更加安定了,這就是有老人在身邊的好處了,能指點好多有用的東西。
不一會兒,宋源借了輛三輪車回來了,讓付小翠上車,東西放上去,小小的三輪車也就滿了。
宋源騎着,付媽媽跟在車子身邊半跑半走着,還要安慰閨女,等到了醫院,又熱又累的出了一身的汗。
宋源也是,後背都被汗浸溼了,他隨便一擦腦門的汗,扶着付小翠下車,進去掛號排隊,辦理住院。
一通忙亂下來,終於看上醫生了,醫生給坐了檢查,開了三指了,羊水沒漏,距離生還有段距離,可以多走動走動,爬爬樓梯之類的。
“先讓媽陪着你,我去買點早飯,再給初雨他們打個電話。”宋源心下也安定了不少,笑着衝付小翠道。
“嗯嗯,去吧,我現在肚子也不怎麼疼,跟平時差不多。”付小翠說。
要不是醫生檢查過了,開了三指了,付小翠都不覺得自己要生了。
很顯然,不疼就是宮口沒繼續開,這孩子起個大早,居然起到一半就沒動靜了,也不知道要磨到什麼時候生出來。
宋初雨他們一接到電話,聽說嫂子要生了,就趕緊開車去了醫院。
同時還提上了這段時間給未來侄子或是侄女買的一些東西,進口的奶粉啦,嬰兒衣服啦,玩具啦之類的。
“怎麼還拿這麼多東西到醫院來啊,生完明天我就出院了,到時候還要提回去,多麻煩。”
付小翠看見宋初雨提來的一堆東西,笑着朝她嗔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