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就算白养着都不亏 作者:未知 刘青山当然想要入手這家重型机械厂,然后在通過运作,和国内方面进行合作,把這边的技术和设备,弄到国内。 他现在想做的,无非就是想要以更便宜的价格入手而已。 听到格罗莫夫的恳求,刘青山站起身,拍拍对方的肩膀:“我們两国,曾经有着兄弟一般的友谊。” “对于曾经帮助過我們的人,我也永远不会忘记,所以格罗莫夫,为了友谊,我答应你的請求。” 格罗莫夫顿时喜出望外,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跟這位芒廷先生,就是一面之缘,哪有什么太大的交情? 只不過他对這家工厂有感情,還有厂子裡的工人,都是曾经的好兄弟,现在都快混得沒饭吃了,格罗莫夫看着痛心,所以才厚着脸皮求助。 万万想不到,竟然還真发挥了作用。 格罗莫夫挺大個人啦,也不禁喜极而泣,他使劲抱住刘青山:“刘,谢谢你,谢谢你……” 他实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嘴裡反反复复的,只念叨着這句话。 伊裡奇市长和厂领导也都松了一口气,不過他们也知道,這位芒廷先生,也只是有了初步的收购意向,具体的谈判,估计還有的谈呢。 但终归是好事,现在他们這边,私有化进程搞得很不成功:一些好的工矿企业,遭到哄抢。 而另外一些,像這种笨重的机械厂,根本无人问津,真要是能甩掉這個大包袱的话,求之不得。 具体的谈判,刘青山当然不会参加,他只要把自己的底限,交给谈判组就好了。 刘青山的计划是,一半支付现金,另外一半,则用物资来支付。 现在物资比卢布好用,对方应该沒有什么异议。 至于价格方面,当然是越低越好,刘青山估摸着,就這么一個沒人要的机械厂,肯定也花不了多少钱,顶多也就是几百万美金,再加上等值的物资,也就差不多能拿下。 等到了中午,厂裡准备午餐,刘青山当然不能去格罗莫夫家裡,他准备下午再去做客,可能会打探到更加真实的情况。 餐桌上的食物還是挺丰富的,不過刘青山還是发现,其中有不少华夏商品的影子。 比如红肠,比如喝的白酒之类,就连酸黄瓜,那罐头瓶子上的商标,都是汉字。 看来龙腾公司的贸易,還是比较成功的,已经渗透到毛子的生活之中。 這是一种好现象,坚持下去,就能给公司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 吃過午餐,刘青山這才提出来,要去格罗莫夫家裡做客。 這是朋友间的私人拜访,所以市长也不好随行。 倒是厂子方面,派出两位领导跟着。 格罗莫夫的家就在厂子后面职工楼,所以也不用开车,直接溜达過去。 老旧红砖楼,外表已经显得十分破败。 這种楼房,刘青山也并不怎么陌生,因为在国内,一些五六十年代建筑,也都是這种风格。 “刘,這裡就是我的家,欢迎光临,這是我的妻子萨沙。”格罗莫夫热情相邀。 刘青山也向女主人问好,并且把带来的礼物递過去。 女主人是那种典型的苏联妇女,高大健壮,体格能把瘦小的格罗莫夫装下。 她热情地邀請刘青山一行人进屋,当然了,刘青山带来的礼物,更令她感觉到高兴。 屋子裡的陈设也挺简单的,一台老旧的电视,沙发也有些年头。 不過看得出来,女主人是個勤快的人,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 不大一会,陆陆续续的,就有不少人开始涌进格罗莫夫家裡。 他们都是厂子裡的工人,有男工,還有不少女工。 沒错,在苏联时期,车间裡的女工并不少见,干活比那些就知道喝大酒的爷们强多了。 他们都是听說厂子要被卖掉,来打听消息的。 一位颇有些威望的老工人,突然大吼一声:“工厂是我們大家的,不能卖!” 這话倒是沒错,工人们手裡,都有大量的债券,這些债券就是根据厂子的资产核算之后,分发给工人的。 “马卡裡奇师傅,刘是我的朋友,他承诺,原来的工人,只要自己愿意,可以继续回工厂上班。” 格罗莫夫连忙出面进行解释,他熟悉這些工人,甚至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是一样的想法:只要有工作,能不饿肚子就成,要求真的一点都不高。 “真的?”那位老工人狐疑地望着刘青山。 刘青山笑着点点头:“而且我們還可以聘請经验丰富的技工到华夏那边去工作,别的不敢說,每天晚上,肯定能喝到白酒。” 這句话的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刘青山也不是忽悠,這几年,已经陆陆续续的,有数百名苏联专家,被他介绍到华夏那边去工作。 和毛子這边吃不上喝不上的生活相比,简直不要太幸福。 喀秋莎和那些女工,說起這件事,還提到了几個名字,都是从共青城招聘過去专家。 工人们不信刘青山,但是对喀秋莎這种自己人還是信任的。 而且他们也确实知道一些那些在华夏工作的专家的情况,毕竟家人還都在這边,据說生活都非常富足。 有了這個基础,大家对刘青山也就不再抵触,還七嘴八舌地询问,什么时候能重新开工,大伙都等米下锅呢。 刘青山也笑着保证:所有的工人,马上就可以领取到首批的屋子,包括面粉、肉类等等。 只要双方谈妥收购合同,马上就能复工复产。 虽然刘青山說這边的大型拖拉机,在华夏那边沒啥销路。 实际远不是那么回事,在龙江省這边,有不少大型农场,他们使用的农机具,许多還都是六十年代的呢,早就该更新换代了。 至于农场那边能不能拿出這笔钱,沒关系,沒钱的话,用粮食抵押也一样,毛子這边,這几年正缺面粉呢。 工人们也都看到希望,一些人就自发地去厂子裡做复工的准备,现在苏联刚刚解体,這些工人還是非常敬业的。 双方都有意合作,谈判的速度也飞快,仅仅用了三天時間,就签署了正式的合同: 喀秋莎商行,用三百万美元的现金,以及价值五百万美金的商品,正式接手重型机械厂。 在当下,物资甚至比美金還有诱惑力。 這個价格怎么說呢,堪比白菜价。 就按照前几年工厂的价值,那都是上亿卢布的,而那时的卢布,基本上和美元等值。 也就是說,這家机械厂,价值最少是一亿美金,而现在,只有八百万美金就拿下来了。 而且其中還有五百万美金,是用货物来抵债的。 实际的价值,在龙腾公司的进货价中,也就几十万美金。 满打满算,刘青山也沒用上五百万美金,就入手一家完整的大型机械厂。 不仅仅有厂房、设备、各种图纸和技术资料,甚至還包括数百辆沒有出厂的重型拖拉机。 只要把這些拖拉机运到本国,卖废铁基本上都能回本。 這时期的中俄贸易有多赚钱,由此可见一斑。 在双方签订的合约中,另外還有一些附加的條件,比如不能随意抛弃原来的工人,以及各项福利待遇等等。 刘青山也不是那种黑心资本家,他可以掠夺這個国家的财富,却不会故意压榨這些工人。 在签署合同的时候,刘青山還特别加入了一些條款,比如可以无偿使用技术這一类的。 讲真,对于车間裡那些大型數控机床,以及先进的生产线,刘青山還是很眼馋的。 机械厂是民用工厂,也不涉及到什么军事机密之类,所以对方也满口答应。 至于這些工人,在刘青山的计划中,包括格罗莫夫這些技术员,有一小半人,都会陆陆续续办理签证,到华夏那边,去支援建设。 剩下這边的工厂和工人,就算白养着都不亏啦。 在共青城,刘青山眼馋的大工厂還有许多,不過现在不是入手的最好时候,還要等上一两年,用债券收购,才是最佳方案。 在共青城住了一周的時間,刘青山此行的任务也基本结束。 回去的时候,队伍又有所扩大,除了原班人马之外,還多了格罗莫夫以及机械厂裡的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代表,刘青山准备带他们過去先感受一下。 告别了喀秋莎和老姜等人,刘青山他们终于坐上返回的列车。 格罗莫夫显得格外兴奋,坐在刘青山对面,又开启了话痨模式: “刘,這一次,我們不会再遇到那群光头的家伙了吧?” 刘青山望着出现在他视野中的几個人影,笑着說道:“那可不好說。” 格罗莫夫又不知道从哪摸出来一瓶白酒,美滋滋地喝了一口:“刘,我保证,上次只是一個意外,小小的意外。” 沒等他說完,就看到两個脑袋剃得乌青锃亮的壮汉,出现在他的眼前。 “你,你们想要干什么?”格罗莫夫又握起了酒瓶子。 “芒廷先生,可以和我們走一趟嗎?”一位大汉向刘青山问道。 “不,刘,你不能和他们去。”格罗莫夫激动地蹿起来,用酒瓶子指着那名光头大汉: “你们這些强盗,都是你们,败坏了我們這個国家的形象!” 刘青山则笑着摆摆手:“格罗莫夫,不要激动,他们是我朋友的人。” 說完朝那名大汉点点头:“是谢尔盖同志派你们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