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此一时彼一时也

作者:未知
拖拉机和汽车,当然是两個层次,造汽车的,感觉上要比造拖拉机的高大上一些。 鲁工和王工,潜意识裡,也会有這样的想法。 所以听到刘青山弄回来十几名造拖拉机的专家,就有点发蒙。 刘青山一瞧两個人的表情,也猜出個大概,他也不在意,笑着给双方进行介绍。 虽然心裡有点不解,但是鲁工和王工還是非常热情的,双方亲切握手,刘青山给负责当翻译,气氛倒也融洽。 正在這個时候,一辆辆大卡车开到汽车厂门口,放眼望去,后边根本就看不到头儿。 李铁牛从最前面的车裡跳下来:“小师兄,俺们都来啦!” 刘青山拍拍他的肩膀:“一会好好喝点,解解乏,叫格罗莫夫同志陪你。” 格罗莫夫一听,吓得连连摆手:他就二两的量,陪李铁牛喝酒,還是算了吧。 和李铁牛打完招呼,刘青山這才转向鲁工:“运回来一批拖拉机,先停厂子裡吧。” 鲁工和王工现在已经沒工夫搭理刘青山,這俩人早就跑到汽车跟前,满眼惊喜地打量着车上装栽的零部件。 好家伙,那大车轮胎,就有一人多高,看着就威猛。 二位都是专业人士,一瞧這轮胎,就可想而知,发动机的动力,肯定也不小。 随着公路运输的兴起,迫切需要运载量更大的卡车,而发动机当然就是核心,沒有匹配的发动机,小马拉大车,也是白搭。 “青山老弟,這就是你說的拖拉机?”王工终于发现身旁的刘青山。 刘青山点点头:“沒错,确实是拖拉机。” 他们說话间,性急鲁工,已经爬上车斗,去查看发动机。 像发动机這样重要零部件,当然外面都要打上包装,以免子啊运输途中,发生磕碰。 “鲁工,先开厂子裡去,然后再看不迟。”刘青山在下边吆喝一声。 李铁牛也咧着大嘴嘿嘿乐:“老鲁,你扛家裡看都成。” 呃,這個鲁工還真扛不动,不過他也舍不得下车,直接在车斗裡招手:“开车,先开厂子裡去!” 几十辆大卡车,浩浩荡荡开进汽车厂,搞得厂子裡职工都挺纳闷:我們這以前都是往外出去的时候多呀。 汽车厂的院裡,当然够宽敞,几十辆车按照顺序停好,早就有人闻讯赶来看热闹。 大伙围着這些汽车指指点点,对上面拉着的拖拉机的各项数据,嘴裡做着各种猜测。 瞧得出来,這些专业人士都非常兴奋:如果他们也能生产這种大马力发动机的话,那重型卡车就不再是梦想。 “青山,你呀,這几年怎么不来我們汽车厂。” 卢文也来了,他现在瘦了不少,糖尿病也得到有效的控制。 “卢书记,這不是来了嘛,而且還带来了好东西。”刘青山上去和卢文握握手。 卢文也顾不得寒暄:“青山,你這又是人又是车的,弄過来有什么打算?” 他可不像鲁工那些技术人员,作为厂子裡的主要领导,想的自然更加深远。 刘青山瞧瞧周围乱糟糟的人群:“卢书记,咱们进屋谈吧,最好把厂裡主要领导都請過来。” “好!”卢文一听,就知道刘青山這边有大动作,于是叫通讯员赶紧去打电话。 刘青山又把格罗莫夫等人介绍给卢文,然后就要一起去会议室。 不料却被鲁工给拦住:“能不能先组装出来两台,大伙都瞧得心痒痒!” 格罗莫夫等人在听了刘青山的翻译之后,也都眉开眼笑的,毕竟這些产品,是他们的骄傲。 于是格罗莫夫他们直接换上工作服,下车间去了。 刘青山也不管他们,汽车厂這边就有翻译,還有李铁牛帮衬,双方交流起来也不成問題。 而且两国的技术人员凑到一块,双方志趣相投,鲁工等人肯定能照顾好格罗莫夫他们。 跟着卢文,刘青山去了一间会议室。 陆陆续续的,就有厂领导进来,有些是熟面孔,当然也有一些新领导。 像汽车厂這样全国的重点企业,還是出過不少大领导的。 “青山同志,欢迎欢迎。”认识的還是不认识的,都笑吟吟地跟刘青山打着招呼。 虽然他们的级别都挺高,但是在刘青山面前,沒有一個摆谱的,都显得和蔼可亲。 因为大家都清楚,眼前這個年轻人,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刘青山也逐一打着招呼,回到汽车厂這边,确实感觉十分亲切。 毕竟在创业之初,刘青山還是从汽车厂方面获得不少帮助,他可不会忘本。 而且最近几年,虽然刘青山沒怎么往這边跑,但是双方可沒有断了联系。 夹皮沟每年都会定期运過来一些农产品,以及冬天的大棚蔬菜之类,然后汽车厂给职工发福利。 国营大厂,就是這一点比较好。 等到人齐了,卢文就率先开口:“各位同志,青山好久沒来了,我們彼此都很想嘛,所以今天把大家請来,一起聚聚。” 卢文也很会讲话,并沒有讲官话,還是从感情入手,因为他清楚,刘青山是個重情重义人。 大伙都笑吟吟地鼓掌,都是老油條,当然知道卢文說的客套话。 厂领导基本都到齐了,沒有大事才怪呢。 刘青山也起身鞠了一躬,然后才坐下說道: “回到這裡,我還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既然各位领导都把我当家裡人看待,那我也就直接說事,這次回家,是寻求家裡帮助来的。” 他也顺着卢文的话茬,叫在座的這些人,心裡都暖洋洋的。 随后刘青山就进入正题:“我們国家正在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但是我們的工程机械,依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 “我這裡有几张草图,我聲明,這不是正规的图纸,我也沒那個本事,都是在国外看到的一些大型工程机械,照猫画虎弄出来的,各位别笑话我。” 刘青山从公文包裡,取出几沓纸,分发下去。 厂领导中那些技术派,立刻都兴致勃勃地翻看起来。 只见上面绘制着不少图形,一瞧确实就是外行画的,有履带式起重机、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之类。 另外還有一些小型工程运料车,都使用液压臂,比较方便装卸。 “青山,你這還真是大手笔。”卢文乐呵呵地夸了一句。 而戴着大眼镜的主管技术的江副厂长则說道:“青山同志,画着简单,但是我們现在根本无法生产,最简单的,沒有那么大功率的发动机。” 发动机是最核心的东西,其它方面,可以研发改进,但是沒有成熟的发动系统,一切都是空谈。 刘青山笑笑:“我在毛子的共青城,收购了一家重型机械厂,那裡能生产卡玛兹740发动机,单台发动机的排量为10.58L,功率为210马力。” “如果是双台发动机的话,可以产生420马力的功率来驱动车辆,制作這些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应该够用了吧?” 在座的這些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江副厂长也只有点头的份儿: “够用,绝对够用,青山同志,你的意思是,我們进口发动机?” 进口发动机的话,也不是不行,毕竟人家肯出售就已经算不错了。 刘青山笑着摇摇头:“进口的话,终归受制于人,最好還是咱们自己能够生产,這样也有提升的可能。” 在座的這些人也都激动起来,卢文也听出来刘青山的言外之意,忍不住站起身: “青山,你的意思是,对方愿意进行技术转让?” 刘青山点点头:“我在收购工厂的时候,已经說明這一點,對方并無异议,连图纸我都运回来一部分,就在外面的车上呢。” 怎么会這样? 领导们都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搞不懂,這么好的东西,毛子会拿出来给别人? 這就是信息不畅的缘故,毛子那边,饭都快吃不上了,谁還顾得上這些。 别說卡车的发动机了,就算你买蘑菇弹,他们都敢卖。 激动了好一会,领导们這才重新稳住神,他们也意识到,对汽车厂来說,一次重大的机遇,就這样不期而至。 大家都望着劉青山那张年轻的不像话的面孔,心中只剩下感叹:后生可畏啊。 领导们紧急磋商,很快就制定出方案:由汽车厂牵头,成立一家工程机械公司,属于汽车厂的分公司。 然后由這家分公司负责和刘青山进行合作,至于具体双方的占股,那就需要再详细进行商谈了。 反正刘青山出主要的技术以及技术人才,肯定要占大头儿。 不知不觉,時間已经過了中午十二点,卢文提议道:“车间裡還有国外的专家呢,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在五十年代,苏联专家的待遇,那就差当祖宗供着了。 “已经叫小食堂那边准备午餐。”厂办的主任汇报道。 不過当刘青山和卢文去车间請格罗莫夫的时候,却发现,鲁工他们一大帮人,都在车间裡吃盒饭呢。 格罗莫夫那伙人也都端着饭盒,吃得津津有味。 卢文也笑了:“這些专家倒是好伺候。” 刘青山嘴角微微翘起:“此一时彼一时也。”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