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抢手货 作者:未知 公社的孙书记领着十几名大队的支书和队长,当然要进入大棚裡面转转。 从北面的小门进去,立刻感觉大棚裡面一阵闷热的气息传来,還带着点淡淡的粪肥的气味,乡土气息非常浓郁。 来的都是老庄家把式,谁在乎這個,反倒都兴奋地四下张望。 大棚裡面,也是忙忙碌碌的,一些村裡的妇女正在播种呢。 她们用锄头在平整的菜畦裡勾出来一道道整齐的小沟,然后把菜籽撒进去,后面有人负责填埋。 “你们這种的啥呀?” 吴队长凑上去询问,他瞧着有点像是香菜籽,但是味道又不对。 “种芹菜呢。” 一名妇女头也不抬地答道。 “芹菜不是挪根移栽的嗎?” 老吴有点发蒙,他家的园子裡也有一小畦芹菜,就是从别人家挪来的芹菜根。 一直跟着,充当解說员的大头說话了:“俺们村裡大棚数量太多,种植量比较大,沒处找那么多芹菜根,所以就只能种植了,水肥都跟上,三個月就能割头一茬。” 他们种的芹菜,就是普通的旱地芹菜,這时候西芹啥的還沒传到這边来呢。 這种旱地芹菜的特点就是比较皮实,繁殖能力也比较强,同样可以割好几茬。 而韭菜的生长周期要比芹菜长一点,已经先种下了,估计元旦的时候,能割头茬韭菜。 至于黄瓜,则集中育苗,然后移栽,這也是大头按照书上来执行的,管理起来比较省时省力。 大伙很快就弄明白了,大棚裡主要种的是芹菜、韭菜和黄瓜。 這时候种,显然是瞄准了春节前那段時間。 想想那时候,冰天雪地的,一点绿色都看不到,家裡生点绿豆芽,都稀罕巴叉的。 那要是来一盘绿韭菜炒土豆丝,或者芹菜炒粉條,拿根翠绿的鲜黄瓜,在酱碗裡戳一下,再喝两盅小酒,還不得美死? 咕噜,不少人都忍不住悄悄咽了咽口水。 “到时候,芹菜和韭菜能卖多少钱一斤?” 老刘支书突然发问,大伙這才醒悟,都支棱着耳朵倾听:对呀,這個才是关键好不好。 价格嘛,大头也沒考虑過呢,他抓抓大脑壳,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刘青山一瞧,立刻插话道:“现在可不好說,到时候看市场呗,可能卖到一毛,也可能是五毛,要是人民群众强烈需求,那卖到一块钱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块!那不是都赶上猪肉了嗎?” 大伙都瞧着围在中间的這两個半大小子:你们夹皮沟是穷疯了吧! 刘青山笑笑,不置可否,大头也开窍了,嘴裡争辩着:“猪肉花钱就能买到,俺们种的蔬菜,冬天时候,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周围一阵默然,虽然他们心裡打死也不信,可是又找不出理由来反驳。 沉默了一阵,還是老谋深算的刘书记开了腔:“你们這么搞,胡乱定价,就不怕给定個投机倒把?” 大头又不吭声了,支书爷爷则轻咳一声,表示有话要說。 這個問題,在上几天,他就跟刘青山探讨過,還回去翻翻报纸,把报纸上的和刘青山讲的,记下来不少,正好今天给老对手上一课。 “老刘啊,不是俺批评你,你這思想确实有点落伍喽,咱们国家搞改革开放,就是要把计划经济,逐步转化为市场经济。啥叫市场经济,你知道不?” 老刘支书只能强忍着摇摇头,心裡都腻歪死了:早知道說啥也不来夹皮沟這破地方。 支书爷爷脸上笑开花,继续說着:“這市场经济啊,就是把商品的价格,交给市场调控。就像俺们這蔬菜,到时候呢,老百姓需要,乐意花大价钱买,俺们就得遵循市场规律,這跟投机倒把有一毛钱关系嗎?” 看着老刘支书一副气哼哼又无处发泄的模样,老支书真想大吼一声: 舒坦! 他呵呵了几声,又继续說道:“咱们国家现在提出来,要推行价格双轨制,对了,老刘,你听過价格双轨制沒?” 這绝对算是一记暴击,老刘支书气得脸都快绿了,干脆扭過头,装着看旁边的妇女种菜。 听得刘青山也忍不住乐:支书爷爷這记性不错嘛,俺前几天跟他讲的,都差不多记住了。 不過做人不能那么不厚道,显摆完了,老支书又转向公社的孙洪涛书记:“孙书记,你比俺们觉悟高,俺說的有不对的地方,還得您多提宝贵意见呢。” 孙书记笑着摆摆手,心裡暗暗决定:以后无论工作多忙,也要多抽出点時間,读书看报,加强理论学习,不然的话,就真的落伍喽。 倒是那些支书队长,心裡還憋着一股子劲儿,在他们的认知裡,夹皮沟就是吊在各個生产队末尾,属于最后打狼的,想翻身,哪有那么容易。 瞧了一阵子,向前村的关队长,终于发现一個门道:“你们這大棚好是好,就有一個地方,還不大完善,到了冬天,浇水灌溉,肯定是個大麻烦。” 对呀,大冬天的,挑水浇大棚,又冷又滑的,那還不得累個好歹? 大伙立刻兴奋起来,刚要七嘴八舌展开批斗,就听大头慢悠悠地說道:“俺们正打小压井呢,三個大棚用一個压井,這家沒有,咱们去西院,大帅叔家裡的压井,已经打好了。” 于是又从這個大棚,去了下一处大棚,很快大伙就看到了那個小压井,就在大棚裡面。 碗口粗的铁管子,扎进地裡,最上面连着一個压杆。 不用别人动手,张大帅就乐颠颠地开始进行演示:“俺跟你们說,這井可老好了,俺以前在井沿打水,够不到辘轳把,现在轻轻松松就能把水压出来。” 一边說着,他一边往铁管子裡灌了两瓢水,就噗嗤噗嗤地压动把手。 压了十几下,下面的水就被引上来,顺着前面的出口,哗哗的淌出来。 水质清澈,大伙拿着葫芦瓢,還都尝了尝,入口甘甜清爽,就是开始的时候,稍稍有一股铁锈味儿,不過到了后边,也就沒了。 還有人觉得稀奇,也上去压了几下,嘴裡念叨着:“嗨,這玩意好啊,比城裡的自来水也差不多了。” “老张,打這么一個压井,得多少钱啊?” 吴队长也动心了,凑到老支书身旁,开始掏底。 說起价钱,老支书的脸也抽了抽,他都快心疼死了。 不過嘴上,他则轻描淡写地說着:“不贵不贵,连工钱带料钱,一口压井還不到三百块。” 啥玩意?三百块! 周围差点惊掉一地下巴。 刚才他们都已经了解,不是這一口压井,三户一個的话,最少也得打***,那就是三千块啊! 過了许久,人群中才响起一個酸溜溜的声音:“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你们夹皮沟,還真有钱。” “有啥钱,俺们也是从银行贷款的,贷了一万块呢,這一转眼就快花光喽。” 老支书也终于忍不住,把憋在心裡的苦水倒出来,這笔贷款,就跟大石头似的,压在他心裡,恨不得找人倾诉一下,也好分担分担。 “行,老张,你個老小子有魄力,俺服气!” 老刘支书也不再气哼哼的,他心裡也想通了:瞧瞧人家夹皮沟,贷款都敢玩得這么大,這是要搏命的架势啊! 不论最后能不能成,這股勇气,就值得钦佩。 想想自己所在的大队,底子比夹皮沟强太多了,可是如果一直躺着吃老本,只怕一眨眼就会被夹皮沟给甩沒影喽。 這一刻,老刘支书心裡忽然冒出来一股紧迫感,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其他人更是如此,原本是不大乐意来這的,现在却觉得不虚此行,很受启发,也很受教育。 沒了挑刺的心思,参观团的人,全都摆正了心态,开始虚心請教。 向前村的关队长,性子比较直,直接就问:“老张支书,這塑料大棚,俺们村能不能搞?” 看到老支书還有点想要藏着掖着的,刘青山就笑着說:“当然能搞,而且,咱们青山公社甚至咱们碧水县,都可以搞。” “你就不怕都种大棚的话,把你们夹皮沟的财路给抢喽?” 关队长想啥就說啥。 刘青山满脸自信地摇摇头:“无论是什么产业,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全体受益。” “大家想想,咱们县要是成为大棚蔬菜基地,那么都不用咱们出去跑销路,周边市县就会自动過来采购,到时候,咱们坐在炕头上,就把蔬菜卖出去喽。” “对,是這個理儿!” 关队长砸了一下拳头,他已经下定决心,也要把塑料大棚搞起来。 或许今年来不及了,那来年就早点下手,一边琢磨着,一边看向刘青山和大头這两個半大小子:這都是人才啊。 就连公社的孙书记,都大受启发,心裡开始盘算起各個生产队的整体产业布局。 从大棚出来,大伙各怀心事,往猪场那边溜达。 而那位老刘支书,则悄悄把大头拽到旁边,嘴裡亲切地唠着家常。 刘青山凑過去听了一耳朵,立刻忍不住翘起嘴角,只听老刘支书正问大头呢:“你這娃十六啦,定亲了沒?” 一瞧大头晃晃脑袋,老刘支书就摆出一副无比慈祥的模样:“俺家三孙女,今年也十六岁,长得俊俏又能干,哪天叫你爹领着,去爷爷家裡相看相看?” 看到大头造了個大红脸,刘青山实在忍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 這下也惊动了其他人,于是,就纷纷调转枪口,对准了老刘支书。 “嗨,你個老滑头,下手還真快,這就准备抢人了是吧!” “人老奸马老滑,老刘你也太不地道了,为了抢技术员,连美人计都用上了,你還要点脸不?” 听到這争吵声,大头他老爹,也就是队长张国富,真想大笑三声:俺這憨头憨脑的儿子,啥时候也成抢手货啦,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