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孩子不听话,多半是惯得!
野蒜,当地叫野韭菜的满山都是,长得极为肥壮,扯上几把回家洗干净,下面白色的蒜头切下来,用盐巴腌制半個小时,然后放切得碎碎的小尖椒,再放点醋和自家做的豆酱拌匀,腌制一夜,第二天就能吃了。
配上白粥,最是可口不過。
叶子也是好东西,切成小段,合着碎米磨成的粉,加水加盐搅拌均匀,然后放油,在锅裡细细的小火煎成一块一块孩子巴掌大小的野韭菜粑粑,又香又鲜。
原主带着三個孩子被赶到东光村,一来手头拮据,二来也是守孝,基本沒沾過荤腥,身体亏损得厉害。
换做她過来,那自然是不会亏待自己的身体,因此虽然目前手裡的银钱不多,可也沒小气。
拿银钱去找裡正婆娘换了半口袋的二和面,半口袋的碎米,還买了一块腊肉,十来個鸡蛋和一点盐巴回家。
這两日,就着山上采集下来的野菜山货,倒是好好打了几天牙祭。
什么腊肉松菌汤,什么野韭菜粑粑,還配上鸡蛋,吃了两天,浑身力气都大了不少。
只可怜了慕家三兄妹,天天闻着沈佳言做那么香的好吃的,却只能吃菜粥和疙瘩汤度日。
沈佳言是南方胃,爱吃米饭胜過面食,自然将碎米都留给了自己吃,二合面才是给慕家三兄妹的,为此還特意教给了慕玥如何做面疙瘩汤。
慕玥的手艺倒是进步了一些,好不好吃另說,起码不会糊锅了。
三兄妹吃得面如菜色,就跟那慕玥煮得粥裡的菜叶子一样黄。
而且這二和面的疙瘩汤也不是白吃的,每天要打扫院子,還要跟着村裡的孩子一起去山坡上捡家裡要烧的柴火。因为沈佳言說了,這米面要钱买也就算了,那柴火不要钱,他们兄妹也是大孩子了,总不至于连柴火都捡不回来吧?
让他们每天捡两筐子柴火回来,就顶了米面钱了。
慕家三兄妹自有傲气,哪裡听得這样的话,不仅每天去捡柴火不說,還主动打扫院子,浇院子裡那一小块菜地,帮沈佳言翻晒一下晾在院子裡的野菜干之类的,来证明他们沒有吃白饭。
对于慕家三兄妹這样的表现,沈佳言表示,孩子不听话,白眼狼,多半是惯得!饿两顿,让他知道世界的险恶,自然就知道好歹了。
当然,慕家三兄妹有了改变,她也就偶尔给三個孩子一点甜头尝尝,比如给個鸡蛋他们加餐,或者将自己做多的饭菜,分一点给他们。
不知道慕家三兄妹心裡如何想,最起码面上,大家都能相安无事,也就不错了。
如今沈佳言胆子也越来越大,都敢往深山裡头走了,還被她发现了一片竹林。
這片竹林都是雷竹,這個季节正是雷竹笋勃发的时候,地上已经钻出来一個個小小的笋尖,不過一两天功夫,就从地裡窜出来,长到人的小腿弯那么高。
采集雷竹笋最是方便,不用锄头,细一些的直接用手掰断即可,粗壮一些的,直接上脚。
手脚麻利的,不過一顿饭的功夫,就能掰上两筐的竹笋。
這些竹笋剥掉笋衣,开水焯過后放在凉水裡泡着,能去掉竹笋裡的苦涩,让味道更清爽脆嫩一些。
不论是清炒還是配上腊肉,那都是极致的美味。
新鲜的竹笋不能久放,背回家后,就要将竹笋都剥皮焯過水,然后泡上一夜后,捞起来,从中间撕开成两半,摆在竹帘上,或者挂在竹竿上晒干。
雷竹的笋期长,差不多有一两個月,最初的那一批最嫩最是肥美,后面的虽然不如第一批生长出来的笋嫩,可也是春天难得的鲜味了。
沈佳言打算等這一批雷竹笋干晒制好了,趁着下一次大集,就去镇上一趟。
原主的记忆中,从搬到這东光村后,居然从来沒有出過村裡,家裡的需用的东西,都是在村裡找人买,或者托福裡正的婆娘帮着去村裡带回来,当然少不了辛苦费。
所以之前她才又去找裡正的婆娘买米面,顺带打听了不少镇上的事情,知道镇上有几家收山货的铺子,因着他们镇上离县城不远,风景也不错,倒是有不少富户在镇上安家。
這镇子附近十裡八乡的村民,在山裡采摘到新鲜值钱的山货,或者打到了猎物,都会第一選擇卖给那些富户或者镇上的酒楼。
其他的时候,则会在半個月一次的大集上,摆在路边卖。
那些富户家的管事采办,還有山货铺子、酒楼的的掌柜伙计们,都会在大集上采买。
运气好的,能被人全部包圆,运气不好的,只能等到散集的时候,低价打包处理了。
下一次大集還有好几天,沈佳言自然想多囤点东西,卖点钱回来,不然這坐吃山空,手裡那几两银子顶不住啊。
她目前還不敢进深山,也沒那個运气,挖到什么百年人参,千年何首乌,只能指望這些竹笋晒干了。
孙家那边,事情過去了這么些天,孙家人总是不出门,那些村裡的婆娘们天天守着也无趣,沒几天就都散了個七七八八。
慕家三兄妹开始還提心吊胆的,這過了五六天過去,孙家那边是半点反应都沒有,也就放松了警惕。
加上天天跟着村裡的孩子出去捡柴火,也跟着学辨认蘑菇,野菜,那心也就慢慢野了。
乡下的孩子,家境大多不宽裕,也沒有零嘴吃,不過這都难不住這些孩子,他们自己会漫山遍野的找吃的。
這個季节别的沒有,可那那野蔷薇的嫩茎,毛针草的嫩芯,都是山裡孩子的美味零食。
慕家三兄妹哪裡见過這個,看什么都稀奇,也好奇的跟着掐了野蔷薇的嫩茎,剥去外面的皮,裡面的嫩茎甜丝丝的。
毛针草一片山坡都是,不一会就能抽上一大把,扒开外头的绿色茎叶,露出裡头嫩嫩的白色绒毛内芯来,吃到嘴裡也带着淡淡的甜味。
初尝過一次后,兄妹三人就爱上了這些,捡柴火之余,就去寻野蔷薇的嫩茎和毛针草回家来吃。
沈佳言忙着自己的竹笋干大业,回家天几乎都要黑了,看慕家兄妹三人都在家,也就沒有多在意。
沈佳言每天都背竹笋下山,自然瞒不過村裡人。
第二天,村裡的婆娘就跟在沈佳言的后头,也找到了那片竹林,她们人多势众,干活俐落,沒几日那近处的竹笋就被扫荡一空了。
這山林裡的东西,本就是无主之物,谁采到就是谁的,沈佳言也不能說什么。
只能往竹林更深处走,裡头的竹笋会多一些,那些婆娘很少能进到這么深的山裡,看竹林裡阴森森的,都不敢进去,倒是還有些竹笋。
又将上山的時間给提前了,以前是太阳出来了后才上山,這几日,沈佳言都是天色发白就开始准备好水和干粮,背着背篓就往山裡走。
------题外话------
這章節有些罗嗦了,可作者实在太想写這些春季的野韭菜,松菌,還有野蔷薇嫩茎和毛针草了,這都是作者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啊。
小时候,真的是万物皆可吃,五月的端阳泡,野桑椹,還有酸酸的野葡萄藤,還有一种长在地裡的,叫鸡腿根的植物,都是纯天然的零食!如今是都吃不到了,唉~~
PS:谢谢大家的收藏,月票和推薦!
多多给票票呀~~比個小心心~~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