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置办年货1
“啥,二百文一斤?我的天啊,就這玩意還能卖钱,還這么贵”黄氏十分震惊。一家人也都很惊讶,谁都沒想到夏天让大家绕道而行的马蜂窝,竟然還能卖钱。
“再上山的时候,仔细找找,這個东西可比肉值钱多了。”王守昌說道。
接下来的日子,家裡的男人上山上的更勤了,当然也收获颇丰。乐的黄氏這段時間是眉开眼笑,心情好的很。
“咱家按這個办法,一年下去能挣不少钱呢,靠着它都能吃穿不愁喽!”黄氏笑着和两個儿媳妇說道。
“可不是,咱们二平這脑袋就是聪明。”大伯母孙氏夸道。
“我們二平的脑袋随我……”刘氏是一脸的骄傲。
還别說,沒有系统边角料之前的智商可能真随你啊,我的母上大人,王茂平心裡吐槽道。
“奶,春天来的时候,山裡這些野兔,野鸡就不缺食物了,咱们的办法就都沒用了。”王茂平泼了冷水。
“再說,咱们无论是陷阱還是拿粮食醉野鸡都非常简单,别人一学就会。”王茂平继续說道。
“可不,這几天我看有村裡人也上山到处转了,這個办法要不了几天大家就都会了。”王广顺說道。
“咋能這样呢,不行,這可是咱们想出来的方法。”黄氏听了王广顺的话顿时急了起来。
“奶,沒有谁规定别人不能用這個方法啊。”
果然,過了几天,就有村裡人也拿着野鸡回了家。黄氏也上了火,吃啥东西都不香了。
“這是沒办法的事,你总不能拦着别人赚钱不是,再說咱们不是比他们抓的多嘛。”王守昌安慰道。
“就是,奶奶,因为這個生气犯不上,這個方法赚不到钱了,咱们就想下一個嘛。”王茂平附和道。
“你說的倒是简单,赚钱的方法那么好想的话,咱家早就发达了。”黄氏還是怒火中烧。
“奶奶,我既然想到這個方法,自然就能想到其他的办法。我說我能捉到兔子,不就捉到了,我說能逮到野鸡不是也逮到了。奶,你要相信你孙子,我肯定能想到新的方法。”王茂平拍着胸脯保证道。
或许是相信了王茂平的话,黄氏也慢慢的消了气……
赚钱的方法要是有那么好想的话,那王茂平前世早就走上人生巅峰了。不過前几天,总是谢谢惠顾的边角料终于出来了新的东西—《尖嘴子山五十种植物图鉴》。
王茂平在脑海裡翻了翻這本书,图鉴上植物的样子栩栩如生不說,详细的介绍了植物的生理特性,生长环境,主要价值,经济价值等等。
“垂柳,落叶乔木。枝细长下垂,淡黄褐色……。”
“青杨,落叶乔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灰白色……”
“红瑞木,灌木。秋天树叶鲜红,果实洁白,落叶后枝干红艳……”
唉,挺详细,但沒有用。
“咦??”
“甘草,豆科植物。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功效……”
“五味子,木兰科植物。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
“竟然還有几個药材。”王茂平有些意外之喜。俗话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能够挖些药材换钱也是好的。但最少要等到春天时才能开始了,這冰天雪地的挖啥都挖不到。
家裡人几乎每天都忙着上山,一转眼,已经快两個月了。而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快要到了。
俗话說過了腊八就是年,而這些日子家裡人一直都沒有時間来好好置办年货。明天是腊月二十一,這眼瞅着就過小年了,黄氏决定明天一家人去镇上置办年货,顺便把前些日子的收获去卖掉。
因为要置办年货,所以去的人比较多,黄氏带着两個儿媳妇,大伯和王茂平他爹。王茂平拉着大堂哥也来凑热闹美名其曰寻找新的赚钱方法。王春雨留在家裡看家顺便照顾小豆丁王茂康。
去的人比较多,就分成了两波,黄氏带着两個儿媳妇坐村裡王五爷的驴车,而四個男人则推着独轮车载着這些天的收获步行去镇上。
由于快過年的原因,大家都来集上置办年货,人挤人,货挤货,一派热闹景象。王家带来的野鸡也比平时好卖很多,不一会带来的东西就都卖光了,乐的黄氏合不拢嘴。
“娘,我和老二把這些马蜂窝送到药铺去。”王广兴說到。
“好,我們就在這逛逛。你们快去快回”黄氏摆了摆手。
“大伯,我們也去。”王茂平拉着大堂哥赶紧跟上。
进去药铺,一個伙计走了過来,王广顺赶紧說道“小哥,我們又来卖些马蜂窝。”說着从筐裡掏出這些天采的马蜂窝。
“好的,您這边請,我给您称一下……”
王茂平打量起這個药铺“怀济堂”,药铺并不大,前面是店铺,主要出售药品,左边的隔间应该就是坐堂大夫诊治的地方,后面应该是加工炮制药材的作坊。典型的前店后坊的格局。
“三斤四两,直接给您七百文吧,您拿好。”伙计将钱递给王广兴。
“大哥哥,請问药铺都收什么药材呀?”王茂平问道。
“我們這收的可多了,一般常见的药材我們都收的”虽然问话的是個小孩,伙计還是很认真的答道。
“那甘草,五味子這些都收嗎?”王茂平接着问道。
“都收的,但药材一定要晾干才行。”伙计答道。
“好的,谢谢大哥哥。”
一行四人出了药铺,准备和黄氏汇合。
“二平,你刚才說的甘草還有什么五味子,這些都是药材嗎?你是怎么知道的?”王广顺有些纳闷。
“我以前沒事就喜歡上山转一转,有一天刚好碰到一個人蹲在地上挖着什么,我好奇就问了一嘴,那人還挺热情,告诉我他在挖甘草,還给我讲了讲他经常上山采的东西。”王茂平编起了瞎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