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字帖
“今天不是集市嘛,一個庄户人家摆摊卖的,說是自己家腌制的。”赵妈妈答道。
“還挺好吃的,恶心的感觉压下去不少。”女子說道。
“夫人觉得好吃的话,過几天我再去街上看看,他们逢集应该還会来卖的。”
“也好……”
一行人回到家裡,将东西放好,黄氏买的东西很多,枣泥豆沙的月饼,几斤五花肉,二坛桂花酒,還有给王守德家准备的中秋糕点……
将东西收拾好,王广兴将今天卖杏脯的钱从怀裡拿了出来,放到了桌子上。大家开始数今天的收获。
“两贯零五文,咱们今天咱们赚了二两银子呢!”王茂平很兴奋。
“沒想到這個杏脯能赚這么多钱,這成本都回来了。”黄氏有些感叹。
“咱们天天去镇上卖,過不了多久就能全部卖完了。”王广顺想的很美。
“爹,谁家也不能拿杏脯当饭吃啊,天天去卖的话是卖不出去的。”王茂平有些无奈。
“二平,那咱们什么时候去卖合适?”王广兴问道。
“咱们隔一個集去一次吧。”王茂平說道“不過,应该不会像今天卖的這么多,今天是因为要過节,所以卖的才会特别多。
第二天已经是中秋节,一早王守昌提着两包糕点,一坛桂花酒,带着王茂平去王守德家裡去送节礼。
夜晚降临,一轮圆月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照了下来,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衣。一家人早已把桌案放到了院子裡。上面摆满了西瓜、苹果、李子、葡萄,一坛桂花酒,当然還有今天的主角月饼。
王茂康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吃月饼:“嗯,真好吃。”
大人们在一起說說笑笑,赏赏月,尝尝月饼,再喝一杯桂花酒。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裡明。”王茂平看着天上的月亮,不禁感慨道。
“二平在嘀咕什么呢?”刘氏问道。
“沒什么,娘,就是看到月亮想起了前人的一首诗而已。”王茂平答道。
“我們二平,越来越有读书人的样子了。”大伯母孙氏赞叹道。
……
隔了几天,王家人又装着几個坛子上镇子上卖杏脯,這回沒有推独轮车,黄氏带着两個儿媳妇一起坐着王五爷的驴车,去了镇子。驴车上,還有两個同村的人也去赶集。
“婶子,這是去卖什么,装了好几個坛子?”郑家媳妇打听道。
“自家做的杏脯,拿到镇上去,看能不能换些钱。”黄氏含糊的答道。
郑家媳妇瞬间就失去了兴趣。在心裡不断的腹诽什么杏脯,比咸菜都齁,又咸又酸,难吃的要命,能卖的出去才怪。
到了镇上,找了個人多的地方开始摆摊,和王茂平說的一样,买的人并沒有第一次那么多。
“你们怎么才来,我都找了你们好几天了!”一個中年女子走了過来,正是那天买過杏脯的赵妈妈。
“给我称二斤。”
“好嘞!”称重后孙氏和刘氏利落的把杏脯包好。
“您拿好,我們一般隔一個集会来镇上卖一次杏脯。”黄氏解释道。
“行,到时候再来找你们买。”赵妈妈說完急匆匆的走了。夫人這两天胃口又不好,买的杏脯也都吃光了,赵妈妈在街上找了好几天,今天终于买到了,得赶紧给夫人送回去。
生意虽不算火爆,但陆陆续续也有一些人過来买,其中還有不少回头客。散集时,還剩半坛子的杏脯沒有卖完,黄氏想了想准备给王广源送去,让他带给自己小孙子吃。
三個人先把空的坛子搬回王五爷的车上,然后抱着這半坛子杏脯,又买了一包糕点来到了王广源做工的酒楼。
“娘,大嫂,二嫂,你们来了。”王广源从后门走了出来。
“嗯,這些拿回去给茂景吃。”說罢便把东西递了過去了。
“這是……”
“咱们家做的杏脯,拿给你们尝尝。”黄氏說罢又聊了几句,便带着两個儿媳妇离开了。
坐在回去的驴车上,郑家媳妇看着坛子带着看笑话的心态问道:“婶子,做的杏脯卖的怎么样?”
“還行,都卖出去了。”黄氏瞟了她一眼。
“啥,都卖出去了?”郑家媳妇有些不相信,连忙挨個掀开坛子盖。“還真都卖出去了!”郑家媳妇有些不敢相信的嘟囔道,到了家都沒缓過神。
“怎么了你?”郑家婆婆看着有些发懵的儿媳妇问道。
“娘,你還记得东头老王家腌的杏儿嗎?”
“记得,齁咸,怎么突然提起這事了?”郑家婆婆有些不解。
“今天,他家去镇上卖那個杏儿了。”郑家媳妇說道。
“那么难吃,有人买才怪。”郑家婆婆不以为然。
“全卖出去了。”
“那难吃的东西都有人买?這镇上人的口味和咱们差别那么大嗎?难道镇上的人喜歡吃咸的?”婆媳俩陷入了深深的疑惑。
“娘今天带過来的东西,說带来给茂景吃。”晚上王广源回到了家,将东西放到了桌子上。
“這坛子裡装的是……蜜饯?”钱氏掀开盖子有些疑惑。
“娘說是家裡做的杏脯。”王广源解释道。
钱氏拿起筷子夹起一個尝了尝“味道還真不错。”
王广源听到钱氏的话也尝了一個“嗯,甜中带着一丝酸味,還有一些香味。還真挺好吃。”
“我也要吃,我也要吃。”王茂景小家伙听到有吃的东西也跑了過来。
早晨起床后,王茂平和往常一样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签到。
“签到成功,随机书法名家代表作品礼包一份。”书法作品?系统边角料還挺贴心,知道王茂平现在最需要什么。
“恭喜获得赵孟頫代表作品。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书法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一起被称为楷书四大家。”系统边角料還是很贴心的做出了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