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五章 纯真年代的姑娘

作者:人间武库
抱回来了一堆高中教材,却基本上只是堆在那裡。 時間慢慢已经走到了三月的尾巴,属于衬衫的季节开始了,男孩子裡头穿一件T恤或背心打底,外面的衬衫扣子不扣,骑车的时候,风带起衣袂翻飞。 白衣飘飘的年代,自行车后座的姑娘,沒忘吧,多少年后她大概依然在心裡,偶尔想起,依然是春风十裡,不能及。 只可惜连衣裙還得晚一些才会拿出来,而且這年头裙子太长,对于這点,江澈很失望,因为他的审美是腿——這绝对不是92年的审美标准。 总体而言這段時間日子很悠闲,每天保持听收音机,关注报纸,平常跟好友同学混混、闹闹,上课下课,餐厅和小馆,心态变得年轻不少。 就连隔壁医护学校的舞会,江澈都去了两场。 事实证明,重新单身的江澈同学,其实還是挺有市场的,别人多数是請姑娘跳舞,他在医护学校那边遇上了两回主动的,一個纯看脸,一個出于同情,因为琼瑶剧的关系,“悲剧”色彩浓重的江澈同学,得到了小护士同情的安慰,呢喃耳语和柔软的腰肢——要是制服就更好了。 江澈的风生水起气得郑忻峰不得不现场“擦玻璃”(霹雳舞)挽回颜面,用港片裡的话說,附近每所学校的舞会,都是他镇的场子。 当然,江澈也在這段時間裡不可避免的认识了苏楚。 苏楚叫江澈枕头,這個绰号慢慢被她叫开了。 怎么說呢,這姑娘别說江澈沒那個心思,就是他有,也跟她暧昧不起来,這是一個自来熟的哥们,外加惹人厌的毒舌,身上還带着一身娇生惯养宠出来的毛病。 在這個时代她的個性初接触会被很多人讨厌,被绝大多数人难以接受。 毒舌当有趣這件事,這個时候還不行,善意的都不行,你說一句别人是“吃货”,别人会当你骂她是饭桶,你說一句“你個妖艳贱货”,人就得为了人格尊严跟你拼了。 江澈還算好,毕竟是见過了10年代新新人类和網络时代個性张扬的人,包容性大一些,交往不多的情况下,相处得還行。 此外,他和叶琼蓁之间,也可以正常点头打招呼了。 不避人,一次,两次,三次,确如江澈所說,很快就沒有人再在意和特意关心。 然后仅此而已,叶同学依旧继续为了她遥远的出国梦,一步一步坚实地走着。 相比江澈這边的毫无进展,江爸江妈倒是以一個农民的勤恳和惜时,雷厉风行地开出了他们的店。 店址距离江澈的学校不远,步行20分钟左右。 這家店就如江爸之前计划的那样,投资不大,江澈参与得也很少……就两次。 第一次,是爸妈拿出了两個备选方案,服装店和小卖铺,问他的意见。 這就是這個年代一般人都会想到的生意开端,如果我們去给九十年代做生意過来的人做個调查问卷,就会发现,其中半数开過服装店。 江澈当时想了想,对爸妈說,从与人接触、交流,丰富进货渠道,价格谈判等角度,小卖铺的锻炼意义可能会小一点。 于是江爸果断選擇了服装店,搭配卖鞋,新兴的旅游鞋。 其实小卖铺也可以慢慢往超市方向去做,說不定還能有突破性的效果,但是目前而言,让爸妈积累经验還是首要的,他们的能力,也還沒办法建立起一间独立超市,因为這個年代不同后来,渠道性的东西還沒建立,选货和进货,都不够便捷。 第二次,是江爸想了一個店名问江澈的意见。 這個店名叫“一家衣”,江爸的意思是男的、女的,再从老的到小的,所有年龄层的衣服鞋子都卖,這样客户面广,生意容易好。 老实說這想法一听就是下了心思的,包括店名,但是關於這点,江澈否定了。 倒不是說江爸的想法不能实现,這個年代的服装店基本都還沒有品牌概念,自主批发进货的情况下,想来什么来什么,一点都不为难。 但是這样沒有定位意识,做不出忠诚客户群和指向性。 “我們只卖十二三岁到十六七岁孩子的衣服、鞋子。” 江澈最后提了自己的建议,陈述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因为這個时候年纪稍大些的那批人,大多都還保留着自己买布裁衣服的习惯,买成衣的少,而年龄太小的孩子,由爸妈做主,基本也都這么干。 說到第二点,江澈干脆直接问爸妈:“你们之前有几年沒买過年的衣服了?” 江妈想了想說:“我還买過两次,你爸是真沒有。” “那我的呢?”江澈反问。 江妈气起来說:“你的不年年给你买啊?!一年還不止一身。” 江澈笑着說:“懂了吧?而且针对一個年龄段,只要他们准备买衣服,就会想到咱们家的店,慢慢形成名气。” 江爸点头赞许。 江妈依然如故的感慨着,“我家澈儿怎么這么聪明”。 最后一点,是基于选货和进货的考虑,刚出农村,爸妈的眼光是大問題。 要想解决這個問題,只能靠从跟着别人进货开始,慢慢培养眼光,這方面江澈不准备操心,他相信老爸一贯的钻研和学习能力。 而目前,要先尽量回避這個問題。 那么从父母的角度给孩子选衣服,也算是一种沒有办法的办法,不论怎样,总比让爸妈去给二十来岁,三十岁的人群选衣服要靠谱得多。 毕竟這年头孩子们的自主权還远沒有后来那么大,很多时候,爸妈的眼光和判断才是最终的選擇标准,比如孩子要买好看的,爸妈就要选牢固的,孩子想的是合身,而爸妈会希望衣服宽大些,好多穿两年…… 总之接近三月底,這家名字很土,出自江澈之手,叫做“花季雨季”的服装店就這么开了起来。 沒有太過分的装潢,沒有什么新潮设计,也沒有盛大、创新的开业仪式…… 爸妈不让江澈经常去店裡,口口声声說着:“你以后是要捧公家铁饭碗的人,别耽搁時間,也免得被同学看见了,瞧不起你。” 這個时候人们对于开店做生意,评价還是有部分很贬低的。 所以有一件事,江澈好几天之后才知道——郑忻峰這家伙跟江澈打听了個店名,自己偷偷跑到江爸江妈店门口去表演霹雳舞,一跳就是两天,从早到晚。 他的霹雳舞可是省裡比赛拿奖的水平。 年轻人群的目光很快被聚集了起来…… “你這同学我們之前也沒见過,刚开始還以为是来捣乱的呢,绑個红色月子带,戴個奇怪的手套,在咱家店门口,奇奇怪怪的乱跳乱蹦。刚开始你爸不在,我又不敢上去赶人,气得我呀……结果就看见好多人围過来,围過来,他就气喘吁吁的笑着,一個劲地往咱们店裡招呼人……叫他歇他都不歇……” 江妈后来是這么跟江澈描述的,一家人一边笑,一边感动、感慨。 江澈說:“难怪他后来连续好几天连走路都困难。” 江爸說:“這种朋友难得,你要对得起這份情义。” 总之“花季雨季”的生意就這么在一定程度上火了起来。 第一個晚上数完营业额,算出来纯利润,400多,江爸和江妈一夜沒睡着。 后来的人常說,90年代傻子开個店都能赚钱,這话不完全对,但至少有一部分是对的,這個年代确实比较容易做生意…… 其中竞争小、選擇少,是最主要的原因。 這個时候的供求关系相比八十年代虽然已经平衡了很多,但還沒彻底逆转,同时沒有網络,实体店的日子還在盛世开端。 生意好起来的“后果”就是江爸不得不频繁去补货、进货。 江妈一個人忙不過来,于是江澈课余時間或星期天去帮忙,基本就不太会被赶出来了。 那天是一個傍晚,江澈和老妈在店裡忙了一天,拖着一身疲惫坐在店门外吃饭,江爸进货回来,只吃了两口的一碗饭搁在了小折桌上,人在店裡陪一個客人挑衣服…… 只要他在,老婆孩子就永远是被照顾的对象,這個男人在努力适应生活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他作为一個农民的勤恳。 江澈扒了口饭,抬头。 正好一個身影从破落街道的另一边,夕阳的余晖裡走過来。 时隔两個多月,江澈再一次见到了厂花姑娘,唐玥。 她還是穿着那身蓝色的纺织厂工作服,也可能换了一身,只是制服這东西,本来就一模一样,蓝色工作服干净而整洁,也许洗磨久了,偶有几块泛白,有些旧,但是穿在她身上,就像是特意的装点,旧也旧得90年代。 她在店门外的梧桐树下站了下来。 這一刻。 你可以从她抿着的微微泛白的嘴唇上,還有,藏着淡淡的艰难的目光裡,几次张口欲言却又說不出口的艰涩中,看见,纯真年代。 江澈不得不承认自己痴迷了一下,就如同那天,两人隔着车窗对望了一眼,她慌乱偏過头去,一样的感觉…… 毕竟作为一個“后来”的人,总是会怀念并渴望這样一個带着质朴气息,有着宁静面庞和清澈眼神的姑娘。 毕竟她漂亮。 而且看起来很好欺负——只要她不出“大招”。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