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不强天不容 第55节 作者:未知 觉得她利用前世的记忆,她的才艺如此好,已经不需要学的太多琴棋书画,字体。 她又把更多的時間用来夫婿养成,把更多的時間用来关注唐顺延。 三五天去一次唐府做客,還在唐府收买了眼线,让眼线每天都关注孟昭君一举一动。 正午之前,派出去送拜帖的人回来了,把唐府唐小少爷今天的行踪告诉了孟昭君身边的丫鬟,丫鬟进入房间禀告孟昭君說道。 “小小姐,派去唐府的人回报說,唐顺延小少爷跟着奶娘去了农村,此时還沒回府。” 孟昭君正在写一副字,年纪比较小,就算有写字的才能,写出来的字力道不够,并不能写太大的字,听到丫鬟說的话,正在练字的手一抖把這個字写歪了,整副字作废。 孟昭君很自信,家裡却也有女生上来教她,每天都会给她布置功课,不過她因为有才能,学习比较自由,想不学的时候随时可以請假。 女先生也得到了孟家夫人的首肯,适当的时候让孟昭君放松一下,女先生每次在孟昭君让她請假,她会答应。 孟昭君每天除了练字,還会琴棋书画都练,当然也会学刺绣,女红。 前世的记忆裡,只有女红最不行的,别說刺绣,制作衣裳或者缝补衣服都不懂,像他们這样的千金小姐,是不需要自己做衣服穿。 却每個人都要学女红刺绣,只要学到這個技能,就算是以后用不着,也要做完美的才女。 毕竟在古代更多的人,自己的嫁衣是自己做的,還有裡衣,夫君的一些衣服也需要做妻子的帮忙做,更是一些荷包香囊,手帕之类的刺绣,這些必须要学。 既然琴棋书画其他的她都有自信,孟昭君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学女红刺绣上。 不知道是天资不行,還是年纪太小心不够细,女红学的磕磕碰碰的,唯一一项技能不得到先生的赞赏。 孟昭君听到了丫鬟的禀报,放下了比紧张的神色瞧着丫鬟說道: “查,快去查唐顺延那個奶娘家裡的事,家住在哪裡,家裡有什么人,有什么背景,家裡人在龙泉是干什么的?” “小小姐,派去的人很机灵,知道小小姐肯定是问唐小少爷身边的奶娘李氏的情况,再回来时已经打听到了。” 丫鬟說到這裡停顿了一下。 孟昭君着急的說道:“既然已经打听到了,快說呀!” “小小姐,不要急,容我慢慢道来。” “好,你說……”孟昭君在旁边的一张椅子坐下来。 丫鬟给她送上一杯茶,瞧瞧這個只有两岁多快三岁的小小姐,看看如此着急的样子,一些语言和心思细密,真的一点都不像是两三岁的孩子,总感觉面对的小小姐是同年龄的人。 這种感觉并不是现在才有,在小小姐出生之后,她一直在小姐姐身边,自从他能說话之后,才慢慢的发觉,行为举止非常逆天的不正常。 小小姐如此妖,小小姐身边的人得到了主人家的叮嘱,不能把小小姐的事传出去,在小小姐身边的人都是卖死契的,只能忠于主人。 “小小姐,唐小少爷身边的奶娘李氏,来自布神村,夫君和公公都是做木工的,家裡有两亩薄田,有三個小姑子,有两個小姑子還沒出嫁,其中一個快出嫁,听說是要嫁到他们镇上的一個小商铺做儿媳妇。 有一個小姑子嫁到了本村,并且生了一個男娃,李氏生了五個闺女,最小的那一個在李氏来唐府做工的时只有一個多月,此刻应该有四個多月了吧?” 孟昭君听到了李氏有五個闺女,其他的人她并不关注,以她敏感的心,总感觉李氏這五個闺女,也许其中一個会对她夫婿养成进行威胁。 “李氏的五個闺女,年纪多少岁?” “小小姐,听那人的禀报說,李氏最大的闺女八岁,然后三年两個,第二個快六岁,第三個快五岁,第四個快三岁,最小的這個四個多月。” 孟昭君听了丫鬟的话,觉得在古代姐弟恋比较难一些,毕竟男子都比较大一点成亲,女孩子到了15岁就找婆家成亲,18岁還沒有成亲的,已经成为了老姑娘。 如此对她有威胁的,只有李氏最小的两個女儿。 “李氏的那些闺女长得怎么样?” “听說,大的那三個整天去田地干活,吃的不好,模样长的不行,头发枯黄脸色黄黄的,第四個闺女比那三個长的好一点,最特别的是最小的那個闺女,长的粉雕玉琢。 在那样的條件下也长的如此好,出生一個多月就沒有了人奶吃,只喝粥水都能长的好,实在是很幸运。” 孟昭君女子的直觉,觉得李氏第四個女娃的威胁,最小的那一個只有四個多月的女娃也许对她更有威胁感。 心情烦躁,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的到天亮。 昨天她吩咐了丫鬟,早一点叫醒她,在丫鬟的服待下睡眼萌松的强打起精神,来到了母亲的院子吃早餐。 孟夫人很关心小女儿,见到小女儿還沒有睡醒的样子,让她先吃饱早餐,如果沒精神就回去睡觉,今天去拜访唐家她自己去也行。 孟昭君拒绝了母亲的好意,要亲自去拜访唐家,并且亲自要去看唐顺延。 当她们母女吃了早餐来到唐家,在唐家少奶奶的院子做客,已经有丫鬟去請唐顺延。 不久之后唐少奶奶身边的丫鬟回来禀报,說少爷下课了再来少奶奶的院子见客人。 第九十七章 有威胁感 孟昭君沒像一次那样去唐顺延的书房打搅他,已经察觉了唐顺延不喜歡有人打搅他学习。 她又不甘心在此等待,本来心情不好,又加上昨晚沒睡好,在大人们的身边,又插不上她们的话题,强打精神嘟着嘴,忍住睡觉的想法,为了不让自己睡着,她不断的喝茶,吃糕点。 却沒想到喝了少奶奶這裡泡的菊花茶,感觉困觉开始精神,而且吃的点心和平常吃的点心不一样。 孟夫人也感觉到了,平常来棠府吃的点心味道和今天吃的味道不一样,她以前都会为了身材和端庄,一般很小在外面多吃多喝水。 今天却有些特别,居然和女儿一样,菊花茶喝了几杯,自己杯茶喝到肚子裡,感觉全身舒爽。 “唐少夫人,你让人泡的茶在裡面放了什么?除了蜜糖還有什么?那些糕点是用什么制作的如此好吃。” 唐少奶奶今天招待客人,特别让丫鬟到婆婆的院子,在那裡要了一些蜜糖,還让人把這些蜜糖做成糕点来招待客人。 大夫人当然肯,孟夫人如此尊贵的客人,当然要好才好东西招待。 唐少奶奶听了县令家的夫人称赞今天喝的茶味道好,吃的点心味道好,不由的右手捂着嘴,笑着說道: “茶裡面就放了菊花和蜜糖,厨师也和以前制作的方法,制作点心,只是放的蜜糖不一样而已,你们都觉得有些特别是吧?是不是觉得很香?” 孟昭君和母亲孟夫人听了唐少奶奶的话都点头,孟夫人說道: “愿闻其详,那么今天吃喝的东西味道不一样是因为蜜糖?到底蜜糖是在哪裡买的?不一样之处太让人惊奇了。” 唐少奶奶被客人赞赏,忘记了平常对李氏都不喜歡,笑着說道: “蜜糖不是买的,是延儿去李氏家中玩,他们家的小女儿送给延儿,還送了一些玩具,延儿這次带着厚礼去奶娘家,被送了蜜糖和玩具,還不算亏。” 孟夫人只是关注唐家人,她是不会去关注唐家人的一個奶娘,只有她的女儿心思细密,小小年纪想得如此多,就连她這個母亲都沒有猜测到女儿的想法。 “哦,那個奶娘在家中有养蜜蜂嗎?他们家又做雕刻的嗎?” “听李氏說,家裡并沒有养蜜蜂,也许是她夫君从别处买的,送给延儿的玩具确实是李氏夫君雕刻的。” 唐少奶奶完全不相信一個平民家的女儿只有四個多月会雕刻,打死她都不相信真的有神童。 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最好的,自己儿子虚岁三岁也還沒能做到更多的事,她话语中刻意隐瞒了李氏家中的娃聪明能干。 县令家的夫人,那是官家夫人,她可不想一個官家夫人去关注一個平民百姓。 潜意识不让孟夫人关注李氏,不過蜜糖的事儿稍微打听别人就知道,這件事可以瞒不了。 孟夫人听了也只是点点头,不再在這個话题上聊,开始聊起過一两個月就要過年,各家要送礼,希望唐家這边能从别处运送一些好一点的送礼东西。 又聊起了,今年京都流行的布料和发型,装束,和唐少夫人聊的都是家常,并不聊夫君在县城办事的官家事情。 孟昭君静静的听着母亲和唐少奶奶聊天,她的心思去了唐顺延身上,看来這個李氏家越来越让人觉得神秘,一個做木工家的,现在又多了雕刻這一项,唐家人不会是想和他们家合作吧? 孟昭君呆呆的想着自己的事情,前世她看的最多的是小說和电视剧,什么灰姑娘翻身? 富家女走下坡,灰姑娘斗富家千金灰姑娘胜,农女逆天的帮家裡发财致富。 孟昭君觉得自己除了前世的记忆,并沒有别的金手指,只有好的家世,重生一回居然沒有特点,以前自傲的想法,想想觉得有点可笑。 总感觉李氏家的女儿对她有威胁感,有想去见李氏女儿的想法,却无法想出,以什么样的理由去见? 她可是县令家小小姐,又怎能去平民百姓家中拜访? 如果让人知道了又会怎样想?会不会因为她的事儿惹来是非,并不想给父亲带来言论。 唐家和孟家有来往,也只是夫人家的来往,并不想牵扯进男子们。 孟昭君這几年在父亲身边,知道父亲三年一考核,来到這裡一年多。 如果一年之后考核好了,父亲会升职,也许会调任,父亲母亲更希望回去京都,京都繁华做一個小官都比在外好,也不用像现在這样背井离乡。 孟昭君想着心事,更想探听唐家有沒有和李氏家合作。 她一個小孩子议论這些话题,有些不妥,只能以天真的笑容,像是无中问道: “唐少奶奶,唐顺延收到的那些玩具很新奇嗎?你们家会不会把這些玩具也做成生意,或者說你们两家合作一起赚钱?” 孟夫人听到女儿這样问唐少奶奶有些惊奇,知道女儿聪明伶俐,却沒有想到女儿也有商业头脑。 唐少奶奶更是呆呆的看着孟昭君,眼前這個只有三岁的小女孩,不要那么逆天好嗎? 想到她三岁的时候会干些什么?回想起来影子模糊,那时候只知道吃,唯唯诺诺的,怕大娘那边对她们母女责罚,更是怕做错了事。 “孟夫人,你真是厉害啊!把女儿教导得這么好。” 唐少奶奶的称赞声音令孟夫人笑起来說道: “她一個娃娃懂什么?也许是平常我管理家事,管理家裡的嫁妆铺子,她在旁边听了此刻胡說的吧!并不是故意探听你们家的秘密。” 孟昭君听了母亲的话低下头,别人是生意之家,有一些事情正在做,還沒有完全对外宣传,是不想外人知道,她這样问唐少奶奶可以不应答。 唐少奶奶却觉得這只是小事,他们家和李氏家合作的都是小生意,一点都不看好李氏家,黄了才好呢。 并不在意泄露出去要交税,在县城父母官的眼睛亮着,哪裡逃得過他的眼睛? 如此一想又觉得,孟夫人和她的女儿很厉害。 他们家正也要和李氏家合作,孟家如此快知道了這件事,并不觉得是自己刚才话裡說出去让人感觉到了其中的意思。 第九十八章 高傲的小孔雀 唐少奶奶又猜测,唐家会不会有县令家的眼线?官家的人已经伸手伸到了他们家了嗎?太可怕了! 唐少奶奶如此一想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和官家夫人打交道,真是說话要小心呐。 夫君和公公都是做生意的,做的正正当当的生意,可做生意的人又怎么会沒有出纰漏的事,就算她不懂做生意的事。 也知道咱家能如此富裕,并不只是生意做的大,生意這方面的窍门,她是一窍不通。 担忧夫君和公公被县令家盯上了,恐怕自己和官家夫人来往不但帮不上家裡的忙,可能会给家裡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