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27章 第27章

作者:半盏茗香
一名年长的婶子提着竹篮走過来,“這是何物?”

  舒家人過去种了几十年的田,也就是這两個月开始多和外人打交道,這种在路边摆摊卖货的事更是第一次干。面对大婶的询问,不知怎的,便是最爽利的舒伯娘一时都感觉自己不好意思张口。

  舒迎迎便主动道:“婶婶,這叫豆腐,用大豆做的。”

  “豆腐?”又一名好奇的年轻妇人走了過来,“大豆不是黄的么,怎么做出来是白的。”

  其实舒迎迎他们做出来的豆腐只是显得白,仔细看還是能看出一点黄,舒迎迎跟大婶解释那是因为做的過程加水煮,稀释了。

  大婶听不懂什么叫“稀释”,幸好舒迎迎早做了万全准备。

  她们是特意背了一罐水来的,舒迎迎划了一小块豆腐洗了洗,放入带来的干净碗中用木叉压碎。然后往裡加入细葱、盐,大手笔地往裡倒了一点买来的胡麻油,搅拌搅拌后,递给大婶和妇人一双筷子。

  “婶婶、阿姐,這豆腐是熟的,买来便能吃,不過沒什么味道,烹制调味過后更美味。”

  舒迎迎說着,自己先用筷子吃了一大口,然后示意两人尝尝。

  一点小葱和豆腐,這做法看似简单,但有胡麻油就不算简单了。大婶和妇人闻着胡麻油的香味,又见碧绿的小葱和豆腐混在一起,看起来煞是清凉,犹豫一下后,便纷纷举筷尝了一点。

  豆腐微凉,细腻嫩滑,齿间能吃出明显的豆香味儿。

  大婶和妇人细细品着,沒忍住又尝了一口。

  大婶想着家中的老婆母每年苦夏,一到夏日身子便十分不爽利,胃口欠佳。這拌豆腐滋味与口感都不错,如是想着,大婶便问,“這豆腐怎么卖的?”

  “两文一块。”舒迎迎說。

  豆腐沿着豆腐箱的压痕均匀划开,每块重量基本相等,一块一斤出头。

  這价格对大婶来說不算贵,便爽快道:“那给我来一块。”

  “好嘞。”舒迎迎笑着应道。

  她让开位置,让金荷来打包豆腐。

  豆腐的打包材料是昨日从山上采摘的无毒树叶,洗干净又在阴凉地方敞干,比一個成年男子的巴掌還大,取两片包下一块豆腐绰绰有余。

  再用十字交叉法缠上两根泡過水同样洗干净的结实草藤,一块豆腐就打包完毕,可以提着走了。

  趁着金荷打包的功夫,舒迎迎则继续招呼大婶和妇人:“豆腐做法不少,具体都如何烹制,两位可以看看這边的画板。”

  两人明显不识字,舒迎迎按着图画步骤,给她们把每种做法都念了一遍。

  大婶来了兴趣,“你再给我說說那鱼头豆腐汤怎么做,還有那什么婆豆腐。”

  舒迎迎便又耐心讲了两遍,直到大婶点头表示都记住。

  “沒记住也无妨。”舒迎迎笑道,“以后我們每日都会来镇上卖豆腐,到时候婶婶再来问便是。”

  舒迎迎說话办事耐心又妥帖,大婶对着舒家人直夸舒迎迎聪明伶俐,心巧嘴乖。

  原本在旁還有些犹豫要不要买豆腐的妇人這下也表示她要买一块豆腐,然后让舒迎迎也再给她讲讲那咸蛋黄烩豆腐的做法。

  等大婶和妇人都提着豆腐满意离开,舒迎迎将赚来的四文钱交给负责收钱的舒伯娘。

  众人齐齐看向那四文钱。

  “這就卖出去了……”

  “好像也不是很难。”

  卖东西這种事只要放得下脸面勇敢张口招呼,本来就沒那么难。

  之后,再有人上来问,舒伯娘几個便学着舒迎迎那样,试着主动招呼客人。在成功卖掉几块豆腐后,几人渐渐自在起来。

  因为之前舒大伯几人各村跑着给人装水车,来镇上赶集的不少人都认出了他们,便主动上来招呼。

  见舒家人在卖什么豆腐,好奇地问了问后,有的人舍不得钱,便說几句好听话祝他们生意兴隆,也有人欢喜捧场,掏钱买了一块說回去尝個鲜。

  豆腐摊子前人一多,自然就吸引了好奇的人。尝過小葱拌豆腐或是听過舒迎迎讲解其他烹制方法的人,大多都买了一块豆腐。

  只用了一個多时辰,他们带来的豆腐就全卖光了。

  豆腐一共三十多斤,除去推销用掉的,他们刚好卖了六十文钱,只算十斤豆子的成本,最后赚了四十文钱。

  一大群人就赚這么点,看着实在太少了,可除去赶路的時間,這只是十斤豆子以及众人忙活了两個多时辰的收益。而且人虽多,但舒大伯他们都只是跟来看的,整個過程忙活的都是几個女眷。

  這么短的時間赚四十文,不算舒迎迎,女眷们每人得十文。一個壮年汉子就是出去给人扛大包,一天下来也才得二三十文呢,算下来她们要赚得更多。

  今天還只是试水,豆腐如此好卖,以后就算除去舒迎迎的分成,她们也只会赚更多。

  当天入夜。

  舒伯娘难得的点了油灯,在灯火下将自己赚来的十文钱数了又数。

  她心裡乐滋滋的,沒想到有一天,她也能靠自己赚钱。

  舒大伯躺在床头看着,觉得妻子這副模样有些好笑,“明日我去买個陶瓮,用来给你装钱。”

  “买個大点的。”舒伯娘眉飞色舞,“不然沒几天就装满了,又得买。”

  舒大伯失笑地应着。

  终于是数够了,舒伯娘把钱收起来,把灯一吹爬上床,在暗色中道:“三娘先前還說做豆腐累,可這有下田累?咱们日日下田,一年挣的钱也只够果腹,若每日都能赚這么钱,再累点也值。”

  舒大伯也是如此认为,之前他们安装水车,在河底打桩时一泡最少一個时辰,泡得全身皮泛皱。可這点辛苦和种田比完全不算什么,安装一架水车拿一回钱,那钱是看得着的收益。可种田,不到把粮食收进仓,根本不敢保证今年能有多少收成。

  “三娘這孩子太懂事了。”舒伯娘又道,“她把豆腐交给我們,除了是帮扶我們,只怕也是担心小妹带着大娘住久了我們有意见。”

  “三娘以前你沒少照看她,小妹当初照顾三娘有多用心你我也都還记得。”舒大伯挺有感触,“三娘是個知恩的,咱们现在日子越過越好,都是靠着三娘。平日小妹和弟妹有什么事,你帮着搭把手。”

  “這還用你說。”舒伯娘嗔道。

  在两口說话的时候,舒小姑也在床上数钱。

  周大娘盘腿捧脸坐在旁边,眨着大眼睛,“阿娘,咱们有钱了。”

  “对,有钱了。”舒小姑眼尾含笑,“大娘,以后咱们的钱会越来越多的。”

  舒小姑身上還有钱,和离归家那日,她从王氏房裡翻出了一些带走,豆腐坊的修建便是她们几個女人各自出钱合建的。但手裡這十個铜板和那些钱不一样,這些钱是她第一次切切实实赚来的。

  自回了娘家,舒小姑表面平静,其实心裡各种忐忑不安。此前她偶尔也会想着,和离一事虽是她心裡最真实的想法,但她其实也不知自己到底做得对不对。

  此时她握着這些钱,就像终于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她的决定是对的,而给予她如此信心的人,是三娘。

  翌日,舒迎迎照旧早起,到豆腐坊看大家做豆腐。

  然后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怎么感觉舒伯娘和舒小姑看她的眼神,越发慈爱了……

  今天众人又多加了十斤豆子,做了差不多七十斤豆腐出来。

  和昨天差不多时候出发,不過今天只有舒卓跟去,舒大伯和舒正几人都沒再去,豆腐、货架也都是女眷们放在板车上一起推到镇上的。

  今天的豆腐增量了,卖得却比昨天還快。

  昨日那些买了豆腐的人家今天都成了回头客,昨天沒买到的人今天也买了。而且昨天出于尝鲜的目的,很多人怕买回去最后做出来不好吃,都只买了一块。今天就不同了,很多人一买就是两三块。

  這年头不讲究什么计划生育,基本都是有了就生,家中人口众多,两三块买回去還不一定够吃。

  豆腐做法容易,豆味儿又足,加上又是個新鲜东西,在时下菜品种类稀少的环境下,豆腐的出现直接大受欢迎。

  镇上很快出现了吃豆腐的风潮,這股风潮又经由每日来镇上赶集的各处村民慢慢传播开。

  舒家女眷们每天都在增加豆子的用量,但每天都不够卖。

  豆腐越卖越多,女眷们也越赚越多。

  舒迎迎要的分成也定下了,不论女眷们每天赚多少,每天给她二十文就成。

  豆腐生意做了半個月后,慢慢上了正轨。每日售卖的豆腐数量也慢慢稳定下来,女眷们对豆腐的制作也更加精细,做出来的味道比之前舒迎迎還好些。

  舒迎迎就去了前面几天,之后便彻底放手将豆腐摊子交给女眷们自己去经营。

  而這期间,女眷们除了摆摊售卖,還与镇上的一家饭铺达成了一桩生意。

  那饭铺的东家也是某天听来饭铺吃饭的客人提及豆腐這样物事,他来了兴趣,便买回来尝了尝。一尝就十分喜歡,并且他马上就看到了豆腐当中的利益,如果他在自己的饭铺裡卖豆腐,肯定也能赚钱。

  饭铺不大,他自己既是东家又是厨子,起先他听說這豆腐是用大豆捣成浆做的,還想试着自己做。可在把大豆捣成浆這一步就差点捣废他的双手,弄成浆后怎么让其结成一整块儿他更是毫无头绪。累死累活地试了几次都失败后,他放弃了。

  然后直接找到女眷们,让她们每日给他的饭铺送三十块豆腐。

  与這饭铺的生意舒迎迎拟了契,需要先付定金再送货。如果豆腐做好又反口不要,那么定金他们是不退的。

  饭铺东家倒也痛快答应。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